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史鐵生:我殘疾的是身體,中國人殘疾的是心靈

史鐵生:我殘疾的是身體,中國人殘疾的是心靈

史鐵生:我殘疾的是身體,中國人殘疾的是心靈

史鐵生

今天向大家推薦當代作家史鐵生的著名散文《我與地壇》。為什麼推薦這一篇散文呢?先講近來上課的一個小故事。

最近課堂布置一篇作文,一學生在作文寫到,媽媽希望他在周末能陪家人一起去爬山散心,但他心裡很抵觸,以各種借口比如作業多來推脫,媽媽的催促讓他最後不得不去,但整個過程他都是黑著臉低著頭心不甘情不願,明裡暗裡向家人埋怨鬥氣,後來他才知道原來當天是外公的生日,心中有些後悔。

史鐵生:我殘疾的是身體,中國人殘疾的是心靈

這是一個很日常很有生活味兒的故事,家長們平時都可能遇到過類似問題,孩子越長越大,但陪伴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一方面是孩子的學習任務越來越重,另一方面,以前那個貼心粘人的小孩似乎也不願意花時間在自己身上。就像龍應台在《目送》中說到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這篇作文在寫人狀物、渲染烘托方面都有不少亮點,但自我情感豐富、複雜的細節呈現處還有值得提高的地方。

史鐵生:我殘疾的是身體,中國人殘疾的是心靈

學生作文片段

我問學生,為什麼不願意陪家人爬山呢?他回答,就是不想爬。我追問,那你想把陪長輩的時間花在哪呢?學生一時語塞,後來真誠地向老師承認自己就是只想跟朋友打遊戲。學生這才明白自己不情願背後是自己從不考慮家人感受的自私情緒,進而體會到母親嚴厲苛責背後的愛,也理解了外公沉默背後那種包容堅忍、毫不張揚的愛。這種家庭成員內部不同性格相互平衡的力量展現了很典型的生活片段橫截面。

我繼續追問學生的情感變化,他還想到自己得知外公生日後,內心是有不安的,想道歉卻又如鯁在喉,說不出口。經過提煉,他概括為「出於一個青春期男孩的倔強和羞澀」。學生寫到,這份歉意後來只能深埋心底,成為鞭策、鼓舞自己的一份信念,所謂成長是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關懷別人的感受,而不是冰心筆下一朵「只會孤芳自賞的牆角的花」,眼中只有一方窄窄的天地。

史鐵生:我殘疾的是身體,中國人殘疾的是心靈

修改後作文

經過這樣的修改,我覺得這篇作文實在寫得太棒了!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中學生細膩而曲折的情感變化,又提煉出家長和學生一定程度上的群體共性,是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的。我積極鼓勵他向報刊雜誌投稿。

作文修改後,學生神情很愉快很滿足,跟我說,「老師,我以前寫完作文都不願再看作文一眼的,別說去改了。但這次我很開心,覺得不是在改作文,而是在探討自己,就像拍電影一樣,在自己身體裡面進行一場挖寶藏的冒險。」聽到這番話,作為老師的我眼淚都快掉下來了,既為學生的進步感到欣慰,也為學生能有這番深刻的領悟而驕傲!

我將學生的話概括為「自我心靈的一場冒險」,不斷發現自己內心情感深處,反思自己的優點和局限,並用文字向世界表達自己。

這段經歷,也向我們揭示一個問題,我們不少孩子平時已經學會去觀察世界、留心自己身邊的事情,但是卻不會關心自己,多問問自己為什麼這樣做、這樣想,自己情感是怎樣變化的。缺乏這層自我的關切和覺醒,作文中就往往只見生硬的故事編造、不著邊際的抒情和空洞的道理說教。

我希望學生在寫作中,能在文字的舒展中挖掘內心細微的變化,向外界呈現一個具有豐富複雜情感的自我,不但做到「知人者智」,還能「自知者明」!如克里希穆提所說,認識自己是所有教育的真正目的。

史鐵生:我殘疾的是身體,中國人殘疾的是心靈

史鐵生

向大家推薦《我與地壇》,作者史鐵生就是這樣一個不斷省思自我、關切內心靈魂的作家。史鐵生二十一歲那年雙腿癱瘓,「在最狂妄的年齡忽地殘廢了雙腿」,空間的局限讓他只能在在文字中、寫作中開闢出一條新的路。「左右蒼茫時,總也得有條路走,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筆去找。」

他雖然身體殘疾,但是心靈不殘疾。

向內心迸發,向時間求索生命的意義,讓史鐵生在對自我心靈的探討上達到當代文學的一個新高度。史鐵生也真誠地向讀者坦露他的內心,讓我們學習一種摯誠的寫作方式。

推薦他的作品,就是希望同學們能夠學習這種寫作的精髓,在寫作中不斷發現、教育、完善自我,將學習變成一種「為己之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