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民黨將領胡宗南的晚年是怎樣度過的?

國民黨將領胡宗南的晚年是怎樣度過的?

網友mer86:

胡宗南的履歷,網上都查的到,就不多贅述了。我就說說海峽對面,胡宗南的次子--台灣中原大學副校長鬍為善眼中的胡宗南。

事先聲明,胡為善畢竟是胡宗南的兒子。他的描述或多或少都有袒護父親的情況,如果接受不了,下面的內容就不要看了。

離開大陸前夕

胡為善說,自己父親在人生地不熟,既無冬衣,又無糧餉,更無兵源,連軍火彈藥的補給都斷絕的條件下,帶著部隊在西康死守三個多月。解放軍攻佔西昌前,蔣先生從台灣派了最後一架飛機接胡宗南走。但是胡宗南堅決不走,說要戰死在西昌,被部下強行架上飛機。

(胡先生畢竟是解放後(1951年)出生的人,他一定不知道當年的紅軍,也不知道紅軍的事迹。他父親在西康遭的那點罪,在共產黨人看來,呵呵。)

降落台灣即被彈劾

胡為善說,父親撤到台灣後沒錢買房,還是湯恩伯幫他在花蓮租了一套房子,算是落腳了。隨即遭到監察院李夢彪等四十多位監察委員的彈劾,台灣報紙對胡宗南也譏諷挖苦,落井下石。父親的手下們覺得很不公平,失去大陸並非一人之責,建議胡宗南開記者會申辯,或者上書。

網友藝術美化:

胡宗南,浙江鎮海人,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黃埔一期畢業,是蔣介石心腹中的心腹,骨幹中的骨幹,被稱為「天子門生第一人」。胡宗南稱得上是戎馬一生,他經歷了東征,北伐,抗日成為了當時手握四十萬重兵的「西北王」,然而卻在解放戰爭中輸得一塌糊塗,最終飛往台灣了卻餘生,那麼這位「西北王」後來在台灣的生活到底如何呢?

1950年3月26日,此時人民解放軍部隊已經逼近西昌,胡宗南看淡大勢已去,自知自己無力回天,於是他將自己手下6萬兵馬交給了自己的參謀長,然後孤身一人去了台灣,這件事為他以後的不受重用埋下了伏筆。

1950年5月份,胡宗南到台灣才一個多月,國民黨的「監察委員」便提出了對胡宗南的彈劾案,同時還把文章發在了台灣和香港的報紙上,輿論嘩然。雖然在蔣介石的庇護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平安過關,卻也讓他再得不到重用。

網友鳳姐:

1950年4月,55歲的胡宗南從西昌、海口輾轉飛抵台灣。"監察院"委員李夢彪聯合46名委員提出彈劾,胡宗南平時養兵45萬,"今皆何在?所畀予之重地,節節放棄,以至於寸土無存,喪師失地,事實昭然,全國之人,共見共聞,何庸更問其他"。8月中旬,胡宗南向"國防部"遞交"自辯書",昔日一些好友、僚屬亦積極運動立法委員百餘人,上書蔣介石備言胡宗南"忠國忠黨"、"擁護領袖"等種種功勞。是年底,"國防部"宣布"應予不付軍法會審"。

1951年春,蔣介石重新啟用胡宗南,要他去浙江省東南海域的大陳島地區,整理指揮沿海游擊武裝,組建"江浙反共救國軍"。為此,"行政院長"陳誠親自到胡宅慰問,"那邊一切都很落後,不過那些部隊如果能加以整編,好好運用,還是可以發揮很大的力量的"。胡宗南表示:"環境困難沒有關係,只要那些人能夠發揮力量,有所作為,是可以試試看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故事會 的精彩文章:

如果希特勒看到了今天的德國,他會有怎樣的想法?
宋美齡貌若天仙,張學良為何不敢要她?

TAG:華夏故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