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哈爾濱地區的民族演變

哈爾濱地區的民族演變

哈爾濱地區的民族演變

滿族是女真的後裔,1635年皇太極命大臣巴蘭奇、木什喀分左右兩翼,率兵2500名往征黑龍江地方。諭曰:"爾等此行,道路遙遠,且此地人民語言與我同,攜之而來,可為我用。攻略時,宜諭之曰:爾等先世皆我一國之人,載籍具在,爾等未知之,是以甘自外,我皇上久欲收服。如此諭之,有不翻然來歸者呼?爾等共勉體朕意",又說:"我國原有滿洲、哈達、烏喇、葉赫、輝發等名,向者無知之人,往往稱為諸申。夫諸申之號乃錫伯超墨爾根之裔,實與我國無涉」,"自今以後,一切人等只稱我國滿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稱"。由此,始定族名為"滿洲",正式廢除了"諸申"(女真)舊稱。滿洲之為族稱是以建州、海西女真為主體,也包括了大部分野人女真、漢族和蒙古族等其他民族,共同形成滿洲的重要組成部分。1636年,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黑龍江下游、烏蘇里江以東的東海瓦爾喀部和使鹿等部相繼歸附,其中有尼滿部、阿庫里部、厄勒部、烏扎拉部、兀爾吉部以及錫霍特山北段和黑龍江下游的使鹿部。

皇太極宣布廢除諸申族名,改稱滿洲,這就是滿族名稱的由來。

滿洲有"佛滿洲"和"伊徹滿洲"之分,即舊與新之分。所謂"佛滿洲",是指"國初收服諸部,凡族人之能成數佐領、數十佐領者,咸歸於滿洲"部分,如清初努爾哈赤在統一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過程中,先後收服了葉赫、輝發:烏拉、哈達和虎爾哈、瓦爾喀諸部,並被編人八旗而成為滿族的老成員。所謂"伊徹滿洲"是指清朝"定鼎後人旗者",即清軍1644年人關後,編人八旗者。據有關資料統計,康熙年間,原住在寧古塔、三姓一帶的赫哲人和輝春以東沿海地方的庫雅喇人,被編人新滿洲旗籍者,共有85個佐領。如果按康熙朝每佐領130名計算,約有1萬丁以上,連同家屬,估計有5萬多人的新成員。滿族中還包括一部分編人滿洲八旗的漢人和蒙古人。

哈爾濱地區,亦由於努爾哈赤、皇太極連年用兵征服各地,並對所征服之地的居民強行編人八旗,致使明末清初本來已經地曠人稀的哈爾濱地區再度荒蕪。據著名滿語專家穆曄駿實地調查家譜記載,也完全得到了證實。

穆曄駿先生於1964年到1977年期間,曾訪問了巴拉人(未人關而逃人深山的滿族人,即本地人)67戶,共74人。閱讀了巴拉人的家譜16份,其中滿文家譜7份,漢文家譜9份;有譜序、譜記的家譜14份,有兩份只有譜單(即祖輩名諱和姓氏),別無可考。這67戶人家,當時分別居住在雙城、五常、阿城、延壽、尚志、方正、木蘭、呼蘭、通河、賓縣、巴彥11個縣,自稱漢族的有6戶,其餘都自稱滿族。

據他們的家譜記載,皆不隸旗籍,在明朝末年,有的是尚堅城(白城)的站丁,有的在勒力(拉林)河一帶從事漁獵,有的在阿舒河(阿什河)和蘇額里河(松花江)以漁獵為業,有的是庫里罕河(呼爾哈河)的漁民有的是阿林烏底克(即深山密林中人)。由於"蠻珠"八旗軍)發兵求戰,抵敵不過,攜帶家口、牲畜,輾轉數年,逃人山中避難,因久居山中,世代相傳遂成了巴尼人(本地人)。由於他們不隸屬旗籍,旗人不稱呼他們為巴尼,而稱呼他們為巴拉或巴懶尼雅瑪。

哈爾濱地區幾度荒蕪,這次荒蕪持續了半個世紀之久。

直到18世紀中葉之前,哈爾濱還沒有顯示它在地理位置上的任何重要性。當時在哈爾濱周圍經過的三條驛道,都遠離哈爾濱通過。第一條是l 686年修築的吉林烏拉通往璦琿的驛道,途經伯都納、新站、齊齊哈爾、墨爾根至璦琿。它最近處距哈爾濱150公里;第二條是1686年至1759年修築的吉林烏拉通往三姓的驛道,途經舒蘭、拉林、蜚克圖、崇古爾庫至三姓,它最近處距哈爾濱30公里;第三條是1735年修築的烏蘭諾爾通往呼蘭的驛道,途經鄂爾多圖、布拉喀、扎克和碩至呼蘭,它最近處距哈爾濱1 5公里。由於這些驛道沒有直接從哈爾濱經過,所以哈爾濱一直沒有發展起來,而其鄰近之呼蘭、阿城、拉林、雙城早在哈爾濱村形成之前就已經發展成重鎮了。

江北,1683年在呼蘭河流域設8處卡倫。1734年建呼蘭城,並從齊齊哈爾、伯都納等城移撥來滿洲、索倫、達斡爾、漢軍500餘名,設旗駐防。1736年,設置呼蘭水師營,並建恆積倉。1737年,黑龍江將軍那蘇圖奏准在呼蘭設立官莊,咨盛京將軍於八旗開戶人內選能種田壯3400名,攜帶家口前往開墾。每壯丁一名撥給地60畝,蓋給草房2間,每1 0丁合編一庄,共設官莊4O所。1742年,增至50所。1857年,御史吳煒有馳禁官荒之奏,查出例年旗招民墾地23000餘垧,民戶2500名。1860年,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奏准招民試墾閑荒,鄰省居民聞風趨至,迨至1875年,民墾地已達128,994向,呼蘭遂成江北重鎮。

江南,1683年清軍為征討羅剎(俄羅斯),在行軍路線拉林設置官倉,俗稱"拉林倉」。1725年,設拉林協領,1744年設拉林副都統,1768年建拉林城;阿勒楚喀,始於1726年設協領,1729年改建土城,1744年設阿勒楚喀副都統。江南大規模土地開發,始於1741年戶部侍郎梁詩正奏准京旗"閑散人丁,分置邊屯",並著大學士查郎阿等前往吉林、黑龍江等處查有可墾之地。據查,"拉林,阿勒楚喀地方,有地一段,周八百餘里,尚屬可墾"。1742年,議政大臣廣祿議准"移駐滿洲一千名,屯墾耕種"。據《吉林通志》》記載,至1744年,遷往拉林地區的京旗已有750人,共設24個旗,每旗分3個屯。今哈爾濱市郊沙曼屯最初便是由拉林東北15公里處鑲藍旗三屯中的富、關、吳三姓滿洲遷此落戶建屯的,自稱「依蘭包",即"三家子"之意。後因富姓薩滿出名,又稱"薩滿屯",訛稱俄語"沙曼屯"(意為"草坯屯")。

1812年,清政府財政日益困難,決定再移京旗人屯墾東三省,命吉林將軍賽沖阿實勘。1814年,吉林繼任將軍富俊親往拉林、雙城堡勘察荒地,並上奏《拉林試墾章程》,請求往拉林、雙城堡移撥京旗。至1827年,又移來京旗487戶。拉林、雙城、阿勒楚喀遂成江南三大重鎮。

由於松花江南北兩岸京屯、官屯和民屯日見增多,旗人、漢民等捕魚的也就多了起來。據1761年吉林將軍恆祿奏稱:「松花江下游、伯都納所屬地方,旗民驛站人,口外蒙古等,設網打魚,率多爭競,請分定邊界,計網徵稅,以杜訟端」等語,並著喀喇沁貝子瑚圖靈阿等馳驛前往秉公查勘,分定地界。

1761年7月,瑚圖靈阿等回奏"查松花江下游,內岸屬伯都納、拉林,外岸屬蒙古,應令各於本岸捕魚,不得互越。其按網徵稅事宜,除拉林十網,曾給閑散滿洲,蒙古十二網,亦經分給該處,均不徵稅外,伯都納十八網,每網按年徵稅銀二十兩"。哈爾濱恰為分給拉林閑散滿洲十網中的一網,那麼最初佔據哈爾濱漁場的便是滿族人。由此可證,這種民族環境排除了哈爾濱為女真語,或蒙語、達斡爾語、錫伯語、漢語之可能性,而必為滿語無疑。

文章來源:哈爾濱市地方志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