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交易量大跌,監管持續收緊,加密貨幣要失寵了?

交易量大跌,監管持續收緊,加密貨幣要失寵了?

幣圈近日持續傳來要被「斬盡殺絕」的消息,國內監管層在全面封殺境內交易所和ICO(首次代幣發行)交易之後,繼而把矛頭指向那些向境內投資者開放的涉及跨境虛擬貨幣交易或者ICO的平台和機構。

日前有境內媒體報道稱,近期ICO又以「出口轉內銷」的方式,面向境內散戶開放,而接近互金整治辦人士也表明,「該抓人要抓,只要是針對國內用戶的金融欺詐犯罪,不管在境內境外,都要管,正在督促有關部門屏蔽境外交易所平台的IP地址。」

第一財經記者從一位接近監管人士處確認,中國監管層治理防範針對境外ICO和虛擬貨幣的欺詐犯罪並不止關閉IP地址一種方式,國家最高監管層還會通過其他手段對此類平台採取措施。

在此強監管背景下,虛擬貨幣要降溫了?幣圈風雨飄搖,泡沫即將破裂?一位持有上千枚比特幣的資深幣圈人士告訴記者,對於2012年左右或者更早入圈的人來說,不論比特幣是漲是跌,他們都是會持續持有的,但監管的收緊會讓那些盲目的投資者逐步退出這個遊戲。

亂象依舊,國內監管持續收緊

雖然央行等七部委在2017年9月發布了《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全面取締ICO等非法融資,並隨後關閉了境內所有虛擬貨幣交易所,但包括比特幣在內的虛擬貨幣產業通過各種「變身」依舊活躍。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自2017年9月發文之後,境內的各大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紛紛出走海外,火幣網、OKCoin、幣安等大型數字貨幣交易平台將交易所業務全線撤離中國境內,並停止所有人民幣對數字貨幣的交易。

不過,這些平台雖然將伺服器遷至境外,但依然對境內用戶「敞開大門」,用戶可以繼續登錄交易網站,通過場外交易將人民幣兌換成比特幣,再通過幣幣交易兌換其他種類的數字貨幣。

同時,各種論壇和帖子里不乏「如何用法幣交易虛擬貨幣」的攻略,從如何創建國際賬戶、如何充值、如何尋找代理商、如何進行BTC交易,到如何贖回,都有詳盡的解讀。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發現,OKEx交易平台仍在持續上線新的ICO代幣,最新的幣種名叫WFee,該幣種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WiFi共享生態體系,於3月6日上線。而火幣Pro站也在持續上新中,創新區上線的ICO代幣已多達20餘種。

與此同時,很多ICO項目打著區塊鏈的旗號圈錢的情況也仍在繼續。

今年2月底,一種名叫Beautychain(美鏈BEC)的代幣,在OKEx和Lbank上線後開盤漲幅一度超過4000%,即將近4美元,此後價格有所回落。從美鏈的白皮書中可以發現,美鏈和美圖公司旗下海外應用產品BeautyPlus有著戰略性合作關係。不過,美圖公司董事長蔡文勝隨後在社交網路上闢謠,稱美鏈是由第三方獨立機構開放的區塊鏈產品,美圖旗下與其在海外有推廣合作,美圖並不涉美鏈其他相關業務。

但有資深幣圈人士告訴第一財經,美鏈幣本身並不具有任何價值,通過上交易所炒作實現的價格暴漲,實際上就是一種變相的圈錢,所有類似的行為都會被監管層秋後算賬的。

第一財經此前曾報道,公安系統網監部門正在嚴密監控涉及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的境內外交易網站,預防洗錢、傳銷、詐騙等非法案件的發生。從2017年9月起,公安機關網監部門就開始密切關注境內交易平台的動向,雖然一些平台轉移到了境外,但他們依然對它們進行同步監控。

某資深虛擬貨幣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網路監管最主要的方式是關閉網站入口,但這種方法通過技術手段很容易破解,「如果對交易平台相關銀行賬號和支付賬號進行監管或是凍結,會更直接一些」。

截至目前,在2018年以來不到2個月的時間內,中國監管層已對虛擬貨幣整個產業鏈中的場外交易、境外交易平台、挖礦等的各個環節進行了全面出擊。

1月中旬,有媒體報道稱,央行、中央網信辦、工信部等多部委將聯合加強對虛擬貨幣市場的整頓清理,特別是對於註冊地在境內的場外交易平台、境內大額「點對點」的做市交易,以及註冊在境內但通過其在境外的網站平台為國內客戶提供虛擬貨幣集中交易服務等行為,將進行逐步清理。

此後,互金整治辦向轄下各省(區、市)下發通知,要求各地綜合採取電價、土地、稅收和環保等措施,積極引導轄內企業有序退出「挖礦」業務。此外,央行營業管理部還於今年初發文要求轄內各法人支付機構,嚴禁為虛擬貨幣交易提供服務,並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支付通道用於虛擬貨幣交易。

全球各國紛紛出手治理ICO

除了中國以外,全球其他國家也加入了治理ICO的行列。

據境外媒體報道,美國目前已有80多家涉及ICO的企業收到美國證監會(SEC)的傳票,TechCrunch(TC)創始人邁克·阿靈頓(Michael Arrington)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傳票內容包括要求企業提供ICO的預售和銷售構成等信息。

歐盟委員會日前表示,將評估歐盟現有規則對數字貨幣、ICO的適用性,並且將加大建立通用區塊鏈技術標準的努力,以促進歐盟金融科技市場發展。同時,歐盟委員會還將設立金融實驗室,以幫助監管者應對金融科技問題。在過去幾個月,歐盟委員會已經加強了對加密貨幣行業的信息收集。

奧地利目前已計劃監管數字貨幣,並將應用現有的黃金和衍生品交易規則作為樣板。據歐洲媒體報道,奧地利政府的主要擔憂是數字貨幣可能被用於洗錢。同時,政府也希望將傳統金融產品的監管措施延伸至數字資產領域。

奧地利財政部長Hartwig Loeger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打擊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的鬥爭中,對數字貨幣的監管非常重要。」Loeger概述了政府計劃實施的若干措施,包括要求數字貨幣市場參與者對交易各方進行識別、對交易金額超過一萬歐元的投資者信息向金融監管機構進行披露等。

Loeger表示,該規定還將涉及ICO項目領域的監管。政府將對市場操縱、內幕交易和搶先交易等方面的現有規則進行應用,並要求組織者向國家金融市場管理局(FMA)提交「數字貨幣招股說明書」。

與此同時,泰國監管機構也加快了虛擬貨幣及ICO監管進程。據泰國媒體報道,泰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將於3月8日對ICO監管框架進行審查。其中,相關資產和服務要求、KYC(了解你的客戶)等合規審查規則被列為重點。此外,信息披露、交易報告、系統安全性、交易目標、ICO資金使用方式等,也將被納入監管框架。

此前,有泰國媒體報道稱,泰國的上市公司和私人公司都正急於在相關監管政策出台前進行ICO,這些公司擔心監管機構會為發行方和投資者增加麻煩。 近期,泰國上市公司Jay Mart Plc的子公司J Ventures成了泰國第一家進行了ICO的上市公司,該公司銷售了1億個數字代幣,籌得6.6億泰銖(約2100萬美元)。

泰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秘書長Rapee Sucharitakul透露,加密貨幣監管工作組將在本月內舉行會議,以討論現行法律是否足以監管加密貨幣。該工作組由來自泰國中央銀行、證券交易委員會、財政部和反洗錢辦公室的代表組成。

比特幣熱度悄悄下降

在中國和全球監管持續收緊的大背景下,虛擬貨幣的熱度似乎已悄悄地降了下來。

搜索引擎Google的最新搜索數據顯示,如果將2017年12月的巔峰值設為100%,那麼截至3月4日,比特幣一詞的谷歌搜索量已經跌至16%,創去年10月初以來新低。這一結果意味著,和去年12月的巔峰期搜索量相比,現在網民對比特幣的搜索量減少了80%以上。此前比特幣搜索量相仿的時間段,比特幣價格在5000美元左右。

與搜索量一同下降的還有比特幣的每日交易量。從全球多家頭部比特幣交易所的交易數據來看,比特幣每日的交易量相比2017年12月的高點,已減少了一半,隨著2月6日比特幣價格跌至新低,交易量也跌至谷底。

業內人士認為,交易量下降的原因有很多,部分緣於全球監管收緊,一些投資者失去交易途徑,此外,還和價格的大幅波動存在關聯。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2月中旬至今,比特幣價格持續反彈,截至3月7日,已恢復上漲至11000美元左右,並在過去兩周基本穩定在10000美元上方。同時,其他虛擬貨幣的價格在過去兩周之內也基本保持穩定,以太坊穩定在700美元左右,第三大數字貨幣瑞波幣則穩定在0.8美元上方。

然而,價格上漲卻沒有帶動交易量的上漲,交易量仍未見起色。據Coinhills數據顯示,過去24小時,全球比特幣的交易量大約為145萬枚比特幣,約合153.6億美元,這一數字已不足去年12月最高點時的一半。

倫敦Newscape Capital Group的投資長Charles Morris指出,這樣的成交量對比特幣多頭來說可能是壞消息。他表示,在比特幣網路中的交易和購買可以通過交易量等指標來衡量,由此可見價格的方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行為藝術家在花園裡燒椅子,彷彿也在燒自己
7月1日起將取消流量「漫遊」費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