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胎教有哪些作用?

胎教有哪些作用?

胎教一詞源於我國古代。最早出現在漢朝,那時胎教的基本含義是孕婦必須遵守的道德、行為規範。古人認為,胎兒在母體中能夠容易被孕婦情緒、言行同化,所以孕婦必需謹守禮儀,給胎兒以良好的影響,名為胎教。《大戴禮記·保傅》:「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又說「周后妃(即邑姜)任(孕)成王於身,立而不跂(不踮腳尖),坐而不差(身子歪斜),獨處而不倨(傲慢),雖怒而不詈(罵),胎教之謂也。」《列女傳》中記載太任懷周文王時講究胎教事例,一直被奉為胎教典範,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孕期有關行為、攝養、起居各方面之注意事項。如除煩惱、禁房勞、戒生冷、慎寒溫、服藥餌、宜靜養等節養方法,以達到保證孕婦身體健康,預防胎兒發育不良,以及防止墮胎、小產、難產等目的。

中國古代胎教始於西周。據劉向《列女傳》記載,周文王之母太任在妊娠期間,「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意思是說,太任懷孕時,眼不看邪惡的東西,耳不聽淫亂的聲音,口不說狂傲的話,這就是行的胎教。「文王生而明聖,太任教之以一而識百,君子謂太任為能胎教。」文王生下來非常聰明,「教之以一而識百」,這是太任施行胎教的結果。賈誼《新書.胎教》篇中也記載:「周妃後妊成王於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喧,獨處不倨,雖怒不罵,胎教之謂也。」意思是說,周成王的母親懷孕時,站有站的樣子,站時不將重心倚在一邊,坐有坐的樣子,坐時也不歪斜,笑時不放聲喧嘩,獨居一處時也不懈怠放任,發怒時也不罵人,如此等等,用禮教的規範來約束自己的一舉一動,從而保持對胎兒的良好影響。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雲天夜談 的精彩文章:

TAG:白雲天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