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從辦公室到小島,「女性專享」的不只是婦女節紅包

從辦公室到小島,「女性專享」的不只是婦女節紅包

近年來,國際社會對女性給予了極大的關注,越來越多的女性也開始為自己發聲。當女性用不同的方式維護自身權益的同時,「女性專享」(women-only)逐漸成為了一種熱門現象。除了婦女節的女性專享紅包,其實在全世界的工作、娛樂場所內也普遍存在「女性專享」現象。


全女性陣容電視台:讓女性離新聞更近一點

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有一個完全由女性負責製作和運營的電視台——Zan TV。「Zan」在達利語里是「女性」的意思,Zan TV是阿富汗第一個採取這種模式運作的媒介。1996年到2001年,在塔利班統治下,阿富汗女性失去了基本權利,她們無法接觸新聞,無法接受教育。雖然21世紀初阿富汗的女性開始逐漸回歸社會並扮演重要角色,但戰爭的陰影仍使得阿富汗女性難以觸及新聞行業。去年11月,阿富汗女記者中心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阿富汗僅有1037名女性在媒體行業工作,近年來女記者的人數也在逐漸減少。

Zan TV希望能幫助改變這一現狀,讓女性進入媒體行業,不只是能夠在屏幕上被看到,還要對女性面臨的問題進行調查和報道。該電視台的首席記者西迪(Shogofa Sidiqui)說:「在報道這些事實,談論女性在社會中面臨的挑戰時,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刻。」儘管西迪清楚地知道女性在新聞工作中會遇到一些難題,但她希望Zan TV能夠激勵年輕女性追逐她們的夢想。目前,Zan TV共有50名女性工作人員,她們負責製作每天的新聞、政論及生活類節目。該電視台也僱用了男性,不過這些男性主要負責培訓女性操作攝影機和剪輯視頻,不參與電視台的其他工作。而Zan TV面向女性在Facebook上發布的招聘廣告,去年5月時平均每天能獲得8000個贊。

共享經濟面對女性的正確發展模式

The Wing的女性專享空間。

如果說「女性專享」在阿富汗是幫助女性找回失去的工作機會,那麼在美國則是在改變女性的工作環境。在沒有男性的辦公環境下工作是種什麼體驗?奧黛麗·格爾曼(Audrey Gelman)和勞倫(Lauren Kassan)聯合創辦了一家女性俱樂部The Wing,這裡除了提供聯合辦公空間(co-working space)之外,還組織各種活動包括講座、主題派對。

該俱樂部會費為每月215美元,或每年2250美元,Glossier首席執行官Emily Weiss、時裝設計師Jenna Lyons等人都是該俱樂部的會員。這裡的休閑娛樂設施較為豐富,包括咖啡廳、休息室、補妝室,美國電視台CNBC的記者體驗後雖然覺得華而不實,但也指出,這裡有很多在自己領域內很努力的現代女性,確實是社交、學習的好場所。類似的聯合辦公空間還有很多,比如洛杉磯的Paper Dolls、多倫多的Shecosystem......各個城市都在發展這一女性專享的共享空間。多數人的目的是為了支持女性工作,讓女性聯合起來互幫互助。


日本首發女性專享車廂

說到「女性專享」,很多人最能聯想到的大概還是女性專享車廂。2000年,作為制止性騷擾的一項舉措,日本最先推出了女性專享車廂。最初,女性專享車廂有嚴格的管理制度,任何試圖進入的男性都會被站台工作人員強制帶走。到後來逐漸發展為男性也可以乘坐女性專享車廂,更多的是靠大家的自覺維護。不過有趣的是,由於東京人和大阪人的性格區別,男性在東京乘坐女性專享車廂可能會遭到白眼,但在大阪可能會被溫和對待。同樣,剛剛在中國發展起來的女性專用車廂也因為擠滿了男性引發了一波討論。全世界範圍內的女性專享車廂可能還會更多,這些車廂與其他車廂的不同之處除了貼有「女性專享」的字樣,往往還會特別裝扮一番,整體呈粉色或紫色,同時裝扮上小花圖案。


住進神奇女俠同款天堂島

除了公共交通,許多酒店也有了女性專享樓層,女性專享咖啡館、公寓、健身房等等都變得越來越普遍。很多人心中十分嚮往的神奇女俠同款天堂島(Themyscira)如今也成了現實,一位企業家克里斯蒂娜·羅斯(Kristina Roth)買下了芬蘭的一座海島,並命名為SuperShe Island,任何男性不可以進入,不過她也十分歡迎LGBT群體里的女性。島上共有4個豪華包廂,可供10人住宿,今年7月將正式開業。羅斯表示,她的理念是讓優秀的女性聚集在一起,讓女性遠離社會壓力,放鬆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一場與趣味的較量
圖集:全球各地的孩子日常都愛吃什麼?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