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年的山西人,為何選擇走西口,前往內蒙方向

當年的山西人,為何選擇走西口,前往內蒙方向

在中華大地悠久歷史中,曾經有過三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它們分別是闖關東和走西口以及下南洋。闖關東的很多都是山東人,而走西口當中,很多人都來自山西。在這次人口遷移中,很多人的目的地是呼和浩特和包頭,那麼當時的山西人為什麼要選擇去往內蒙方向呢。

在中國大地上,自古以來,凡是疆土在中原的朝代,大多把精力放在了發展中原和江南等地區。而北方的草原上大多是游牧民族。到了清朝時期,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的精心治理下,國家人口迅速提升。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人口數量和土地數量的衝突,土地數量越來越難以承載不斷增加的人口數量。

山西省內多山,耕地數量更是緊張。再加上光緒3年到5年的三年時間內,山西等附近地區發生大旱,民眾顆粒無收。無奈之下,為了謀生計的民眾背井離鄉,前往內蒙古等地。此外,清朝後期,清朝廷國力衰敗,為了穩固北方疆土,抵擋蓄謀著向南延伸的沙俄統治者,清政府取消了實行多年的封關令。

從此,無數的山西、陝西、河北等地的群眾百姓,前往了內蒙地區謀求生活。據數據顯示,光緒後期曾就有幾百萬的百姓離開家鄉。而在這一整個移民浪潮中,山西省就有1300多萬群眾移民外省。

其實剛開始清政府是不允許山西等省人民進入內蒙地區的,對於極少數進入內蒙的人民,清政府會嚴加看管。後來清政府放開了限制,但是山西、陝西等人民進入內蒙只能走清朝開放的幾個關口,主要有殺虎口、府谷口以及河北獨石口。隨著清朝滅亡,這種限制也不復存在,更多的民眾選擇前往內蒙地區。

大量的山西人民進入內蒙,這對內蒙地區的經濟結構和生活方式都帶去了非常大的變化。他們將中原地區先進的農耕技術帶到內蒙,改變了內蒙一直以來游牧的落後的生活生產方式,從而發展演化出既有游牧也有耕種的生活方式。

在那個時代,百姓主要靠種地為生,地里的收成不能養活自己了,就需要想別的辦法,當時的人們也是為了謀生為了生存下去才選擇了離開自己的家鄉,外出發展。而每一次的移民浪潮,也會對文化傳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讓兩地文化能更加巧妙的融合,促進了相互之間的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網新絳縣供電公司 的精彩文章:

冬季,這才是取暖的正確姿勢!

TAG:國網新絳縣供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