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末的李自成起義軍為什麼當時能夠得到那麼多人的擁護?

明末的李自成起義軍為什麼當時能夠得到那麼多人的擁護?

恰如雷布斯所說的風口上的豬,李鐵蛋、李狗剩站在李自成那個位置上,同樣可以獲得廣泛的擁護。

有人擁護,就有人反對,到了明末,傳統的擁護造反的陣容擴大了,流民、貧民、災民這些基本盤不用多說,小地主、自耕農也加入農民軍的隊伍,沒辦法,賦稅太重;落魄文人的上升空間被堵死,也來找找事情做;官紳階級是既得利益者,正常情況下不會擁護,但受過教育、懂得時勢的他們,未必看不出大明王朝的氣運已盡,及時投靠新政權至少會最大保全自己的原有利益。

李自成的宣傳團隊打造的口號也很響亮,「均田免糧」、「貴賤均田」、「五年不征」,雖然不比歷史上的同行們更出彩,但口語化的「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的效果更加深入人心。

老百姓不傻,知道造反的政權不可能永遠無需納糧,均田這事多半也難以執行,但飲鴆止渴,也比渴死強。當一個王朝的社會秩序已經崩亂,人民歡迎任何人建立的任何新的秩序,最壞的秩序就是不穩定,他們正在體驗,而能夠帶來相對穩定的秩序,它就是好秩序。

皇族與官家是意志堅定的抵抗者,這個群體被李自成農民軍毫不猶豫的屠戮,多年累積的財產旦夕間就被農民軍掠走,對於李自成或別家的農民軍來說,這種穩定的收益遠比讓百姓納糧性價比高很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自成 的精彩文章:

李自成兵臨城下時,曾提出三個退兵條件,崇禎一看氣的踢翻了龍椅
老農有一把御賜寶刀,埋在地下數年,如今想捐給博物館卻被拒絕了

TAG: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