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人如此痴迷大熊貓,這種文化情結或起源於唐朝武則天

日本人如此痴迷大熊貓,這種文化情結或起源於唐朝武則天

大熊貓作為中國獨一無二的國寶,在傳統文化中被視為祥瑞之物,是國民的寵物。但在世界上,中國人對熊貓痴迷程度,遠遠比不上我們的東方鄰國日本。可以說,日本對於大熊貓,已經由喜愛變為情結,甚至成為一種文化。

大熊貓在古文獻中可謂歷史悠久。在新石器時代,華夏先祖用大熊貓殉葬。在上古奇書《山海經》中,稱大熊貓為食鐵獸。西漢漢武帝時期,皇家獵場上林苑養了數百種珍禽異獸,其中就有大熊貓。唐朝時,唐太宗就曾將10多張大熊貓皮賞賜給有功之臣。

國寶大熊貓

在唐朝時期,陝西和四川一帶還有大量野生大熊貓存在,日本遣唐使在唐朝女皇武則天的御花園中,第一次見到了大熊貓。可能是一見鍾情,日本使者向武則天請求恩賜。這位唐朝女皇一向大方,在公元685年日本遣唐使歸國之際,武則天將一對活的大熊貓,以及70餘張大熊貓皮,作為國禮贈送給日本。這是歷史上中國大熊貓第一次走出國門。

武則天贈送大熊貓給日本

據日本史料記載,這對大熊貓到達日本後,受到皇室的特別眷顧。它們被當成國寶,豢養在日本皇宮之中。那70張大熊貓皮被賜予日本貴族,當時在日本社會就極受歡迎。可惜,由於水土不服,這對大熊貓沒有在日本繁衍後代,不久就死亡了。大熊貓的柔弱和來之不易,讓日本人更加珍視和喜愛。

近代,日本先後得到了幾對中國大熊貓,因歷史上的前車之鑒。動物園非常重視大熊貓的養育,大熊貓呆萌和可愛的特點,非常符合日本人的審美觀,得到了日本民眾的瘋狂追捧。

日本人痴迷大熊貓


從以下幾個事例就可以看出:

1.大熊貓在動漫中出現的頻率很高。比如《櫻桃小丸子》中,一家排長隊看熊貓,都快中暑了還是不放棄,這是對日本熊貓熱現象的真實反映。在日本動物園的熊貓館,每天不僅限制人數,還限制停留時間,不少人千里迢迢而來,只能遠遠觀望2分鐘。

2.大熊貓在日本無處不在。動物園周邊,商店的招牌和廣告畫上,道路的路標上,小學生的校服和校車上,許多看似不相關的事物,也都印上了大熊貓。在日本網路上,大熊貓的頭像一直很受網友歡迎。

日本大熊貓校車

3.日本還出現過「熊貓痴漢」。有個日本年輕人痴迷熊貓整整6年時間,每天風雨無阻去動物園探望。動物園休息日,他也要到門口拍張照片再走。這期間,他共拍攝了130多萬張照片,積攢了200多隻大熊貓玩偶。為了不中斷這種堅持,他甚至連朋友的婚禮都拒絕參加。

大熊貓飲食文化

日本人為什麼對大熊貓這麼痴迷呢?個人認為,主要有2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日本是島國,在古代時與世隔絕,日本文化意識里有種封閉的觀念。和中國人的大氣磅礴比起來,日本人更喜歡觀察思考,對事物的細微之處比較敏感。日本精緻的飲食文化、繁瑣的禮儀、重視細節的園藝等,都反映了這一點。因此,大熊貓普通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能讓日本人驚呼卡哇伊。

日本路標上的大熊貓

二是日本固執的「痴」文化盛行。日本人一旦喜歡上某種事物,就會固執地一直追求和探索。比如對中國的古代歷史,對漢字、跪坐等中國文化,可能中國人都已經忽略的文化,在日本人身上卻能還找到痕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講史堂 的精彩文章:

《西遊記》中的4大未解之謎,佛教和道教竟是如此競爭和共存的
3件穿越的神奇文物,周朝科技如此先進,晉朝流行低頭族

TAG:文化講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