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濕氣久治不愈?專家獨家妙方,自製茶飲每天一杯,2周輕鬆根除!

濕氣久治不愈?專家獨家妙方,自製茶飲每天一杯,2周輕鬆根除!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姚博義教授

濕氣這個詞,被越來越多的人提起,那是因為體內有濕氣的人太多了,我身邊有好多人都中槍,用了好多辦法,但是依舊反反覆復無法根治,你是否就是其中的一個,今天我就為你揭開濕氣的神秘面紗。

看不見摸不著的濕氣是什麼呢?

濕氣重是指濕為重濁有質之邪,屬陰,濕邪致病,常出現以沉重感為特徵的臨床表現。如頭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濕邪外襲肌表,困遏清陽,清陽不升,則頭重如裹。濕邪阻滯關節,陽氣不得布達,則可見肌膚不仁,關節疼痛重著。濕熱雖有外濕、內濕之分,但其為病則相互影響,為內外合邪。

濕氣是怎麼來的呢?

一個是因為外在的環境,也就是濕邪進入到了身體。

比如長期呆在濕氣重的地方,比如淋了雨還不及時擦乾,比如晚上洗頭沒吹乾就睡覺,讓外界的濕氣進入到體內。濕氣進入身體後常常奔著脾胃去,導致脾的運化能力下降,而這又會容易導致體內生濕。

另外一個就是飲食習慣差,導致脾運化能力下降而生濕。

濕氣有哪些特點呢?

1、笨重並且混濁

濕氣依附在身體某些地方,和身邊的物體緊緊結合,難捨難離。物體濕的狀態時會比乾燥的時候重很多,所以體內有濕氣的時候,我們往往覺得身體或頭部沉重;濕氣濁會導致身體氣血流通不暢,長期聚集身體又沒法整治它,導致有濕氣的地方髒亂差,滋生各種毒害。

2、難纏粘人

什麼東西被濕邪盯上,就好像被纏上了粘液,各種不爽,比如小便不暢,大便黏膩不爽等。此外它還很難去除,經常和你纏纏綿綿,病程較長,比如風濕病、溫濕病。

3、阻遏氣機、損傷陽氣

濕氣本質上屬於陰邪,靠著它黏膩難纏的勁頭,賴在臟腑經絡上不走,導致氣機升降無能,於是陽氣就沒法正常生髮了。所以一般被濕邪困住的人,陽氣都不太旺,會有臉色淡白,精力不濟的現象。

體內濕氣太重有什麼特徵表現呢?

首先可以觀察一下你的舌頭,這是看你是否濕氣過重的簡單方法,看看你的舌頭兩側是否殘留牙齒壓迫的痕迹,也就是俗稱的齒痕舌,這說明你體內的濕氣還是比較重的。

其次,看看舌苔的顏色,如果是粉潤紅潤,那就是比較正常的,舌苔顏色過於發白髮黃,且比較厚實的,體內濕氣都比較重。

再次,看看你每天的大便狀態,注意觀察大便是否成型,是否黏膩在馬桶上多次沖洗不幹凈,是否每次大便都感覺便不幹凈,如果以上癥狀都有,說明體內濕氣很嚴重。

最後,看看自己每天的精神狀態,是否經常無精打采,怎麼睡都覺得不足夠,脾胃也很虛弱,如果具備以上幾點,可以100%確定你是個濕氣很重的人了。

濕氣重不用怕,每天一杯茶輕鬆去濕氣!

1、二花蜜茶

做法:木棉花10克,槐花10克,蜂蜜適量。木棉花、槐花放入砂鍋,加清水800ml,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分鐘,去渣留汁,調入蜂蜜即成。

功效:具有清熱祛濕,涼血止痢的功效。尤其適用於有痔瘡大便不暢或大便帶血的人群飲用。

2、五花茶

做法:金銀花、杭白菊、扁豆花、雞蛋花、木棉花各15克、鮮土茯苓、苡米50克。將上述材料洗凈後(鮮土茯苓宜斬成細塊狀),加入適量水,煎煮半小時即可飲用(根據口味可以加入適量冰糖調味)。

功效:選用的均為清熱、解暑、利濕功效之花,使其功效不言而喻,再加入利濕、解毒、利關節的土茯苓,及健脾利水、清熱、舒筋的苡米,使得本茶利濕效果更強。

3、辛涼飲

做法:薏米30g、藿香3g、佩蘭3g、白豆蔻仁3g,因為薏米很難用沖泡的方法來提取有效成分,先要用熱水煎煮薏米半小時,然後用薏米湯來沖泡另外三種茶材即可。

功效:這四種植物向來被認為是祛濕的上品,暑濕季節服用可以幫助脾胃化解體內的濕氣。同時,薏米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可以增強脾胃抗濕的能力,避免濕氣再次侵犯。

4、木棉砂仁飲

做法:木棉花10克,春砂仁3克。上2味一同放入杯中,沖入沸水,加蓋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具有健脾祛濕的功效。適用於春夏季感受暑濕後出現腹脹、不思飲食、四肢困重的人群保健飲用。

祛除濕氣的最佳方法

中醫講究葯食同源,膏滋劑型是目前祛除濕氣最好吸收的劑型,它目的就是要以食物的自然本性對身體進行調理,而拒絕藥物的毒性。肖家流傳百年的——肖淑之夫陽清濕飲,含有薏苡仁、芡實、茯苓、赤小豆等二十四味藥材,網上就可以找到的,它採用的是古方膏滋的劑型,形如蜂蜜,沖水即可,口感甘醇,使用的時候膏滋走到身體哪裡,就會從哪裡吸收,所以祛濕的效果特別好,複發的情況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遏止。

甄選上等食材,才能熬出上品的膏滋,才能夠得到膏滋「一拉成絲,滴水成珠」的效果。比湯藥濃稠,在人體停留的時間更長,不會隨尿液排出,從而對人體的滋養更持久;不含有雌激素。

防止濕氣入侵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哪些事項?

1、多做運動,慢性有氧運動,如游泳、瑜伽、慢跑、肌群訓練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每天運動後出出汗,是個很不錯的方式。

2、注意攝入去濕氣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溫熱性質的蔬菜、水果,少吃冰涼寒性的食物。

3、寒冷天氣要多穿衣服,多注意保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飲 的精彩文章:

因為它,我的手機要爆了!又一家仙女收割機茶飲,開業買一送一!
本澀岩茶,值得分享的茶飲

TAG:茶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