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為什麼藥物常常對女性有危險的副作用?

為什麼藥物常常對女性有危險的副作用?

我們都會去看病就醫。我們還盲目的堅信他們所做的測試以及所開的處方葯都是有醫學根據的——為了能更好的幫助我們。然而,現實狀況是這些依據並非對每個人都適用。假如我告訴你醫學研究的成果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以來僅僅只是基於一半的人口數據得來的呢?

我是一個急診醫生。接受的都是醫療急救方面的訓練。也就是關於拯救生命。聽起來很酷吧?好吧,當然也有很多涕水橫流和撞傷腳趾的患者,但是不論是誰走進急診室的大門,我們都會做相同的測試,開相同的處方,從來不曾考慮過患者的性別。我們為何不考慮呢?因為我們從未被教導過男女之間有何不同。最近的一項政府責任研究顯示,被從市場上撤回的藥品中80%都是由於會對女性產生副作用。讓我們思考一下。為什麼藥物已經在市場上開始流通後我們才發覺其對女性有副作用呢?你知道一種藥物從一個想法開始,到在實驗室里對細胞進行測試,到動物研究,到臨床人體試驗,最後再經過監管審批程序,經由你的醫生開處方給你,這一系列過程需要多少年嗎?更不用說還需要成百上千億美金的投資款項去推動這一切。那麼為何在經歷重重驗證後,我們仍發現那些不可接受的副作用會出現在半數人口身上呢?究竟發生了什麼?

事實證明,被實驗室用於測試的細胞,都是雄性細胞。動物研究時所用的也是雄性動物,而臨床試驗則幾乎完全是針對男性的。

為什麼男性模型會成為醫學研究的框架呢?讓我們來看一個已被媒體廣泛傳播的示例吧,是關於一種助眠藥物Ambien的。20多年前Ambien被投放到市場,迄今為止,醫生們已經開出了數以百萬計的處方,主要是針對女性患者,因為女性遭受的睡眠障礙普遍比男性多。然而僅僅在2013年,美國FDA才建議針對女性消減一半的劑量,因為他們剛意識到女性代謝藥物的速度比男性慢得多,這意味著她們一早醒來後身體里所含的活性藥物成分將會更多。然後她們就昏昏欲睡地坐進駕駛座,面臨著高概率的機動車事故。作為一名急診醫生,我不禁想到,那麼多年來我看過的病人中,有多少人經歷的機動車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如果這種分析能在20年前進行並實施,尤其在藥品流通到市場上之前。還有多少其他事情是需要做性別分析的?我們還遺漏了什麼?

第二次世界大戰改變了許多事情,其中一件就是保護所有人避免成為醫學研究的無辜受害者。許多政策和規則需要立即制定出來,其中一部分就旨在保護育齡女性不受參與醫學研究的威脅。因為存在這樣的擔心:如果胎兒在研究中受到傷害怎麼辦?誰會為此負責呢?所以當時的科學家們還認為這是因禍得福,因為事實上——男性的體征是非常平穩的。他們不會有長期荷爾蒙紊亂的情況去擾亂整齊的數據,所以他們只把男性作為研究對象。這樣更簡單,也更廉價。更何況,在那個時候人們普遍認為男性和女性的生理特徵幾乎一模一樣,除了生殖器官和性激素之外。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個決定:所有醫學研究測試都針對男性,之後的研究結果再應用於女性身上。

這對女性健康的概念有什麼影響呢?女性的健康被與生殖相等同:乳房,卵巢,子宮,懷孕。這些詞都統稱為「比基尼藥學」。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直到醫學界以及公共衛生負責人對此提出異議,當他們發現在所有醫學研究中排除女性反而是欲速則不達,因為除了生殖問題之外,我們對女性病人的獨特需求一無所知。

從那時起,大量證據不斷湧現,指明了男女之間在各方面都存在差異。我們在醫學中有這麼一句話:不能把小孩兒當作成人的微縮版。我們這麼說是為了提醒自己兒童的生理狀況其實和成人不同。而就是因為這個,醫學界中才有兒科。現在我們有兒童醫學研究來改善他們的生活。我知道,女性也面臨同樣的情況。女性不只是有女性生殖器官的男性。她們有自己獨特的生理結構,也需要受到同樣的重視。

我們拿心血管系統來舉例。這個醫學領域做出了許多努力試圖找到為什麼男性和女性心臟病發作的癥狀不同。心臟病在兩性中都是最常見的死因,但是在心臟病發作第一年內女性死亡率比男性要高。發病時,男性常常抱怨有胸口劇痛——像一頭大象坐在胸口一樣。我們把這叫做典型心臟病。女性也會經歷胸痛。但是更多女性會抱怨「感覺不對勁」,「好像喘不過氣來」,「感覺最近太累了」。我們通常把這個叫做非典型心臟病,儘管我剛才提到過,人口的一半是女性。

那我們有什麼證據來解釋這些差異呢?如果從解剖學的角度來看的話,女性環繞著心臟的血管要比男性的小一些,這些血管發展疾病的方式在不同性別間也存在著差異。而我們診斷病人心臟病發病率的測試原本是根據男性的生理特徵來設計,檢測和完善的,所以並不適用於女性。接下來再看看藥品——常用的藥品,比如阿司匹林。我們讓健康男性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心臟病,但是你知道如果給健康女性阿司匹林,其實是有害的嗎?

這些都是在告訴我們,我們對這方面的了解還十分有限。急診藥物是一個快節奏商業。在多少旨在挽救生命的藥學領域,比如癌症和中風,在男女之間存在重要的區別,讓我們可以用來發展醫學?甚至,為什麼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流鼻涕,或者那些碰傷腳趾的人使用的止痛藥只在某些人身上管用?

醫學研究所已經發現每個細胞都有自己的性別。這代表什麼呢?生理性別就是DNA(脫氧核糖核酸)。社會性別則取決於一個人在社會中的舉動和表現。這兩者並不一定完全匹配,比如我們看到的變性人群體。但是我們必須要認識到,從受孕的那一刻起,我們身體里的每一個細胞——皮膚,頭髮,心臟,肺臟——都包含著我們獨特的DNA,而這些DNA中就含有決定你的性別,是男性還是女性的染色體。

過去我們常認為照片中的性染色體——男性是XY,女性是XX——只會決定你會有卵巢還是睾丸,而這些器官產生的性激素是我們看到的異性區別的原因。但是我們現在知道這個理論是錯誤的——至少是不全面的。幸好有像來自懷特海德研究所的Page博士一樣的科學家,一直在進行Y染色體的研究,還有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楊博士,他們已經找到證據指明我們身體中每個細胞中的性染色體在我們的一生中一直處於活躍狀態,而且可能和我們觀察到的男女用藥劑量上的差別有關,還有男性和女性對疾病的易感性和病情嚴重程度存在區別的原因。這個新發現會徹底改變我們的認知,當前科學家有責任繼續尋找和研究這些證據,但是臨床醫生有責任去分析這些數據,並運用於臨床上。現在就要採取行動。為了推動這項工作,我與人合作創立了一個全國性組織,叫做「性別研究女性健康協會」,我們收集了所有的這些相關數據,用於教學和患者護理。我們試圖彙集醫學教育家來一起合作。這是一項巨大的任務。從一開始,這就在改變醫療培訓的方式。

但是我相信他們能夠做到。我知道他們會認識到性別研究的重要性,並把它納入課程中。這直接聯繫到對未來醫療人員的正確培訓。在本地,我是布朗大學急診醫藥學科一個部門的聯合創始人,部門的名字是「急診醫療中的性別研究」,我們正在對男性和女性在緊急狀況中不同的反應進行研究,比如心臟病,中風,膿血症和藥物濫用,但是我們始終相信教育是最重要的。

我們創造了一個全方位的教育模式。我們有針對醫生,護士,學生和病人的課程方案。因為我們不能把問題都留給醫療管理者。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去改變現狀。但是我必須事先提醒你們:這並不簡單。事實上十分艱難。這在實質上改變了我們看待藥物,健康,還有研究的方式。這也改變了我們和醫療系統之間的關係。但是我們已經無路可退了。我們現在所了解的已經足夠證明我們之前的做法是錯誤的。

馬丁路德金曾說過,「改變不會自動到來,唯有經過不斷抗爭。」

而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提高意識。這不僅僅關係到女性的醫療保健。這是關於每一個人的個體化的醫療。這種意識有能力完全改變兩性的醫療。從現在開始,我想讓你們問問自己的醫生,你們接受的治療是否針對你的性別。他們或許不知道答案——但馬上就會知道了。改變已經發生了,我們可以一起學習和進步。請記住,對我和我的同事而言,你的性別很重要。

謝謝!

▲本期講者Alyson J. McGregor博士,是布朗大學沃倫阿爾珀特醫學院(Warren Alpert Medical School of Brown University)急診醫學部急診學科性與性別(SGEM)部門(前身為緊急護理中的女性健康)的聯合創始人兼主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