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制服「熊孩子」100招之一-用行動代替語言

制服「熊孩子」100招之一-用行動代替語言

最近,表姐經常和我抱怨說,小寶現在2歲就有自己的主意了!有的時候自己和他說不讓他做什麼事情,就好像沒有聽見一樣,特別的讓人生氣!

有的時候真的懷疑小寶是不是自己的孩子,難道是上天派來折磨她的孫猴子嗎?

聽到表姐這樣說,真的是讓我哭笑不得。相信很多寶爸寶媽有一樣的感受,每次和孩子說「不許做這個,不許做那個」的時候,他們總是表現出一副「我行我素,裝聾作啞」的樣子。

我們常說孩子是很單純的,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沒有煩惱。真相就是當孩子在認真地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們經常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對父母的話並不是置之不理,而是真的沒有聽到。他們全神貫注的在思考,在研究該怎樣去完成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家長有時候突然大聲的呵斥會影響到孩子心理和後期性格的發展。

您可以試一試 ----行動代替語言

敲黑板:這裡的行動可不是對孩子暴力教育,更不要打孩子!

正確的做法是:

首先:寶爸寶媽走到孩子面前,可以拉住孩子的手,目的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能聽到、注意到你的講話。

其次:您可以和孩子解釋,告訴他,他的行為是不對的,為什麼是不對的。

這個時候,您要做一名嚴肅的家長。嚴肅並不是讓您嚴厲地訓斥孩子,而是要表情嚴肅,語氣和緩的 「講道理」 !

孩子是非常聰明的,當您用表情和肢體語言來傳達你的觀點的時候,他們是可以區分的出來您的態度和事情的嚴重程度。

例如:當孩子用手指去觸碰插線板的時候,您一定要態度嚴肅並堅決地告訴他這是很危險的,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孩子會知道這樣的事情下次不可以做了。

當然,用「行動代替語言」這個辦法是在孩子的行為不會產生嚴重性的傷害的情況下。如果孩子的行為對他自己或他人會產生嚴重的傷害。家長不僅要大聲的呵止,同時還要迅速地走上前進行制止。

孩子的一些行為真的會讓寶爸寶媽們感到無奈與氣憤。您需要做的就是真正地了解並理解幼兒,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問題,耐心地幫助幼兒解決問題。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耐心、耐心、耐心

相信在您一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父母!

———————————————————

今天的小妙招您學會了嗎?您可以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試一試,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期待著您的留言提問!

每周一、周三,制服「熊孩子」100招與您相見! 幫您解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育兒問題。

祝近安!

璐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兒早之道 的精彩文章:

TAG:幼兒早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