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風華絕代,終生不婚:民國傑出女性呂碧城究竟看上了誰?

風華絕代,終生不婚:民國傑出女性呂碧城究竟看上了誰?

作者:金滿樓

清末民初時,一批新女性從時代浪潮中脫穎而出,其中即包括了女詞人呂碧城。

1904年時,呂碧城出任北洋女子公學總教習(教務長)。兩年後,北洋女子公學更名為北洋女子師範學堂,年僅23歲的呂碧城升任監督,這在當時尚屬首例。

民國年後,呂碧城在袁世凱的邀請下改任總統府機要秘書。但不久因為袁世凱要辦大事而辭職遷居上海。

在滬期間,呂碧城行陶朱之學,獲利頗豐,成為國內屈指可數的女富豪。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呂碧城雖姿容優雅卻終身未婚。

曾有人說,這是因其早年被人退婚而留下陰影所致,但這只是部分原因,因為其後如英斂之、楊志雲等均與其有過感情糾葛,但呂碧城寧願獨身終老也不曾踏入婚姻的大門。

作為早期的女權主義者,呂碧城個性既強,遇事也極有主見,隨著其知名度的一步步提高,其與有知遇之恩的英斂之的關係也開始出現裂痕。

在日記中,英斂之對呂碧城的態度也由最初的欣賞與好感逐漸變為不耐和反感,甚至斥之為「不通」、「虛驕刻薄,態極可鄙」等。

1908年,《大公報》上刊載了一篇題為《師表有虧》的短文,文章不點名地批評了某校數名教習打扮妖艷,不中不外,招搖過市,有損師德。

由於當時的女教習人數很少,打扮妖艷者更是屈指可數,而呂碧城則性喜奢華,打扮新潮,英斂之此前對之頗具微詞。

呂碧城讀了這篇文章後,或因內心敏感,或是借題發揮,她隨即在《津報》上發表文章,進行了言辭激烈的反擊。由此,兩人的關係徹底走向了破裂。

英斂之

呂碧城早年在英斂之的幫助下成名,而後者對她也頗有好感,其情感難免複雜,而以其獨立偏執的性格,更是難以在相處中感受自如。

之後,呂碧城索性借題發揮並與英斂之乃至《大公報》一刀兩斷,其中奧秘,恐怕還是一種不自信與不安的表現。

作為一個在婚事上受過傷害的女人,呂碧城對於之後的感情和婚姻往往抱著小心翼翼的試探態度,一有阻礙,即知難而退。

民國後,英斂之退居北京香山靜宜園並致力於慈善教育事業,他先後參與創辦了香山慈幼院和輔仁社。儘管二人後恢復來往並互通書信,呂碧城還一度前往香山探望英斂之。

但是,相比於當年津門相談甚歡、笑語盈盈的情景已是隔去三秋。1926年,英斂之因病去世,而呂碧城當時已在異國天涯。

如同現代都市中的女金領,呂碧城在事業、才情、樣貌、金錢四者一樣不缺,她能看上的人屈指可數,而被看上的人,往往又「使君有婦」。

袁克文

當友人問及於此時,她自稱:

「生平可稱心的男人不多,梁啟超早有家室,汪精衛太年輕,汪榮寶人不錯,也已結婚,張謇曾給我介紹過諸宗元,詩寫得不錯,但年屆不惑,鬚眉皆白,也太不般配。」

曾有人說,她是袁克文(袁世凱的二公子)的紅顏知己,呂碧城笑而不答,稍傾曰:「袁屬公子哥兒,只許在歡場中偎紅依翠耳。」

對此,有著師生之誼的嚴復批評她「心高氣傲,舉所見男女,無一當其意者」,而其最終的結果是,一生未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滿樓風雨閑讀書 的精彩文章:

人約黃昏後:中國古代真正的情人節不是七夕,而是元宵節
退政儀式上乾隆拒交國璽,嘉慶當場傻眼:皇阿瑪,您怎麼可以這樣!

TAG:滿樓風雨閑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