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做權臣好還是篡位好?看《獨孤天下》兩位權臣結局,結果一目了然

做權臣好還是篡位好?看《獨孤天下》兩位權臣結局,結果一目了然

中國歷史上幾乎每朝每代都會出現權臣。而權臣作為重要的政治勢力,身份基本上包括這幾類人:當朝宗室、將帥、宰輔、外戚乃至宦官。在封建社會對王權的威脅有很多,比如統兵大將,藩王,游牧民族,農民起義,但威脅最大的還是權臣。從西漢到趙宋,幾乎所有的王朝更替都是由權臣來完成的。比如王莽篡漢、曹丕篡漢、司馬晉代魏、劉裕登極、宋齊相迭、楊堅代周、五代相替、「黃袍加身」等等。

權臣的結局無外乎這幾種:第一種君臣相安無事,權臣心安理得的做「無冕之王」,這類的代表有大漢大將軍霍光、蜀漢丞相諸葛亮、明首輔張居正等。第二種就是覬覦神器,意圖登上大位的,最後被幹掉了的,這類的代表有比如東晉的桓玄等。第三種就是篡位成功了的,這種類型就太多了。第四種就是最不明智的一種,不能或者不願意篡位而又得罪皇帝的,這種最後的結局最慘。

《獨孤天下》這部電視上,以南北朝時期的北周為歷史背景。在這個時期其實出現過幾大權臣,比如東魏的高歡父子,西魏的宇文泰。但今天說的是另外兩個離得近的權臣:宇文護和楊堅。

宇文護被網友評為歷史上最牛的權臣,在於死在他手上的自家皇帝就多達3個,在這一點上,所有權臣都趕不上。至於劉裕殺6帝,有4帝是戰敗被劉裕所殺,另當別說了。

宇文護早年隨著叔父宇文泰東征西討,立下不少汗馬功勞。宇文泰是西魏的第一號實權人物,在公元556年死的時候,兒子們都還小,沒有得到過歷練。於是宇文泰把實權交給了自己的侄子宇文護,讓他輔佐自己那些還未成年的兒子。

宇文護接過實權沒多久後,就廢掉了西魏皇帝拓跋廓,立了宇文泰嫡長子宇文覺。宇文護是權臣,但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奸臣,在他專政的十幾年裡基本做到政治清明,在軍事上積極對付北齊。但宇文護最大的特點就是貪戀權勢,不肯放手權力。在三年時間先後殺掉了拓跋廓、宇文覺、宇文毓。殺了宇文毓之後立宇文邕。宇文邕在歷史上是個雄才大略的主,但同時又能忍辱負重。宇文護作為權臣其實是非常危險的,作為攝政但並非帝王,有什麼事情都是和大臣商量著來。而權臣不肯放權最後結果就是得罪皇帝。宇文邕在隱忍12年後,終於把宇文護殺掉了。

在電視上還會出現的一個權臣就是楊堅。在宇文邕公元578年去世後,接位的是宇文贇。楊堅的女兒是宇文贇的皇后,這樣楊堅以外戚身份做到柱國大將軍、大司馬。本來這個時候楊堅都還沒機會的。但這個宇文贇花天酒地,沒幹兩年就死了,留下了7歲的兒子宇文闡。宇文闡即位,任命楊堅為丞相。楊堅以外戚身份就控制了北周的朝政,做起了權臣。楊堅當上丞相以後就開始了篡奪北周大權的計劃。大定元年(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靜帝以楊堅眾望有歸下詔宣布禪讓。楊堅三讓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宮,備禮即皇帝位於臨光殿,定國號為「隋」,改元開皇。

就這樣兩大權臣,走的路不一樣,最後結果就不一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煮酒說史 的精彩文章:

同一時期世界三大明君,中國的明君評價最低,網友對此卻表示贊同
中國歷史最悲壯一戰,士兵婦孺無一生還,戰後中國丟失160萬土地

TAG:煮酒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