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壯遊山川十萬里,人與梅花一樣清

壯遊山川十萬里,人與梅花一樣清

「千古奇人」徐霞客

徐霞客(1587年-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明南直隸江陰縣(今江蘇省江陰市)人,明代傑出的地理學家、旅行家,被譽為「千古奇人」。他經30年考察撰寫而成地理名著《徐霞客遊記》,共計60萬字,被譽為「千古奇書」。

徐霞客出生在一個貲財豐厚的詩禮之家,卻自小摒棄科舉,醉心於旅行考察。自22歲起,到去世前一年的30多年中,他共步行10萬餘里,用雙腳丈量了大半個中國的土壤山脈,足跡遍及今江蘇、浙江、河南、河北、廣西、貴州、雲南等21個省區市,「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遊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

徐霞客故居·仰聖園

「聞奇必探,見險必截」,徐霞客耗費半生光陰,用足跡開拓出一條與近代地理學相通的道路。而他「義無反顧的人生,追尋真理的步伐」,與徐氏族人「立志、忠孝、誠信、恪勤」的祖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如今,徐氏家訓,經徐霞客傳承和延續,已成為人們拳拳服膺的修身典範和治家良策。

家 訓 精 選

· 忠孝仁愛

原文:養鞠育不可以言盡,子雖終身承顏致養尚不能報其萬一。孝是天經地義古今不磨之理。——摘自《梧塍徐氏宗譜》

譯文:養育之恩難以用言語來說清楚,子女就算侍奉父母終身也報答不了養育恩情的萬分之一。孝順父母是自古以來做人不變的真理。

徐霞客故居內景。徐霞客故居坐落於江蘇省江陰市徐霞客鎮南暘岐村,徐霞客故居始建於明代,是徐霞客出生和生活的地方,由故居、仰聖園、晴山堂石刻和徐霞客墓組成,原有房屋十三進,每進九間,共有房舍一百一十七間。

· 立志有品

原文:人生天地間萬事成於此志。有志則有品,有品則忠孝廉節事事可做。無志則無恥,無恥則辱身賤行無所不為。——摘自《梧塍徐氏宗譜》

譯文:所有事情的成功都源於有遠大的志向。有了志向,人就有了高尚的品格,有了高尚的品格也就具備忠孝廉節的美德。如果沒有志向,人就沒有羞恥之心,沒有羞恥之心就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徐霞客故居·晴山堂

· 誠信篤行

原文:信者,言之有實也,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則信之一字是行己處世之關鍵。——摘自《梧塍徐氏宗譜》

譯文:誠信的人,說話、做事都講求實事求是,如果不守信、不務實,那就得不到別人肯定。所以,為人處世的關鍵是重事實、守信用。

晴山堂石刻

· 恪勤匪懈

原文:業精於勤而荒於嬉,士農工商定要各習一業。人生不論貴賤不可一日不勤,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摘自《梧塍徐氏宗譜》

譯文:學業由於勤奮而精通,由於遊戲玩耍而荒廢。所以,任何人都需要有一技之長。不論從事的是什麼工作,都要勤勤懇懇堅持去做。勤奮終會有所成就,遊手好閒一點好處也沒有,要始終勉勵自己持之以恆。

沒有思想的民族走不遠,沒有精神的民族立不住。曆數先賢,不應該忘記作為科學家的徐霞客,回望430年前的時空,當遙祭萬山叢中那一尊精神的豐碑,徐霞客的科學精神霞映古今長天,照耀當今時代,是我們的文化自信。

3月8日是徐霞客逝世377周年,和文文一起把徐老去過的風景再欣賞一遍吧~

浙江省

· 游天台山日記

徐霞客是江蘇江陰人,他二十齣頭剛開始旅行的前幾年沒有寫遊記,整理留存的遊記中第一站便是浙江的天台山。現在天台山還留有因為徐霞客而得名的「霞客古道」。

· 游雁宕山日記

徐霞客所去的雁宕山就是今天的浙江省溫州市雁盪山。一路艱難攀援爬了幾天,就是為了看山頂的雁湖。但由於道路奇險,徐老這次未能登上雁湖。直到二十年後,第三次游雁盪山時,終於看到了雁湖進行了實地考察。

· 浙游日記

你以為徐霞客這就把浙江放過了?很天真哦。1636年已經51歲的徐老還在路上,從江陰的家中出發,完成自己因病拖延的西遊計劃。這次游遍浙江最為精彩處,就是金華三洞之游,也就是金華北山的「雙龍」、「冰壺」、「朝真」洞。

安徽省

· 游白岳山日記

白岳山今天叫齊雲山,徐老去的時候是正月,山裡正是冷的時候,可他為了看冰枝玉樹,不惜冒雪躡水前去。

· 游黃山日記

黃山是徐霞客游白岳山後所遊覽的又一名山。他去黃山的時候也很辛苦,在奇險的黃山上,又是在雪地中找路,又是鑿冰開路。還詳細地記敘了黃山溫泉、黃山松等。

福建省

· 游武彝山日記

黃山過後,徐霞客就前往武夷山。都說「黃山歸來不看岳」,也許是看過了奇峰怪石,徐老對於武夷山的描寫更溫婉細緻。乘船沿溪而游,以溪水回曲為線索,幾乎每曲都記錄下不同景觀。

· 游九鯉湖日記

在九鯉湖之前,徐霞客又去了一次黃山,這裡不再贅述。開篇徐老就說『浙、閩之游舊矣。余志在蜀之峨眉、粵之桂林,至太華、恆岳諸山』。

· 閩游日記一 二

閩游日記第一篇是1628年,漳州司理的邀請,後篇是1630年他再次游閩所見。徐霞客又細緻的遊覽了福建,除了上一次游過的武夷山、九鯉湖,在兩篇閩游日記中著重寫了仙霞嶺山脈。

江西省

· 游廬山日記

廬山位於江西省北部,徐霞客到廬山正是8月,放縱舒暢的玩了5天,特別對三疊泉瀑布的描寫十分精妙,『一泓深碧,怒流傾瀉之上,流者噴雪』。不談造詣只談才情,與李白『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相比,雖然沒有豪情卻很細膩清新。

河南省

· 游嵩山日記

徐霞客來到嵩山特別興奮,因為當他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就立志想要遊覽五嶽了。其實徐霞客19歲那年,就想開始旅行,但是舍不下家中老母。好在他的媽媽十分開明,全力支持兒子到處旅行。

陝西省

· 游太華山日記

太華山也就是「華山論劍」的華山,由於華山遊歷的地方太多了,徐老的記敘也很雜,光羅列地名就用了大量的筆墨。

湖北省

· 游太和山日記

離開華山徐霞客就去了太和山,也就是湖北均縣武當山。他離開時是清明節附近,也就是四月份的時候,正是武當山山花爛漫,欣賞桃李柳葉的好春光。

山西省

· 游五台山日記

又去了一次天台山和雁盪山後,徐老的旅行路線向北行進,1633年到了山西省五台山。記錄了游南台(錦繡峰)、西台(掛月峰)、中台(翠谷峰)、北台(葉斗峰)等山峰的經歷。

· 游恆山日記

「登頂峰,不惜棄衣踐棘,鼓勇而上。」徐霞客一碰上五嶽就上演人在囧途,越好的風景,路途越坎坷。

江西省

· 江右游日記

1636年游遍浙江之後,51歲的徐霞客又到了江西,作了《江右游日記》。徐霞客著重寫了貴溪之象山勝景,這裡有宋理學家陸九淵的遺迹,光是人文景觀就可堪一書,陸九淵對於文科生來再熟悉不過就是他的唯心主義思想,象山書院可以說是一座有哲理的書院了。

讓徐老驚艷的還有建昌的麻姑山,麻姑山以水稱奇,以水為勝,它的瀑布有五級之多,每一級都有不同的奇妙之處。《名山志》上也說「中國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分布在九州四海,唯獨麻姑山,既有洞天,又有福地,秀出東南。」

雲南省

晚年的徐霞客從探索景點的旅行者轉型成了地質專家,或者說他深埋在體內的地理狂魔屬性終於大爆發。在《徐霞客遊記》的後兩冊中,大量的進行地質地貌的考察和記錄,光在雲南的滇游日記就寫了13篇。

雖然徐霞客所著的對雲南文化發展有重要貢獻的《雞山志》已失,現存的雞山志目,雞山志略一二也對雲南雞足山詳盡記錄。

此外對貴州等地也進行了深入的考察。他的《徐霞客遊記》也因此成為世界最早記錄喀斯特地貌,並詳細考證其成因的書籍。

二十二歲出發,到五十六歲逝世,徐霞客旅行了三十四年,沒享受過富家公子的華貴生活,卻寫下兩百多萬字的遊記手稿,而今天的《徐霞客遊記》因戰火損毀只剩四十萬字。如果世界上真有永遠不會落地的鳥,我想它的名字應該叫徐霞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中國欄目 的精彩文章:

秋冬時令水果,享受一場補水養生!
杜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TAG:文化中國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