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教中,女人修行那些事

佛教中,女人修行那些事

男子與女人都能獲得解脫與成佛嗎?

佛教各宗對這個問題的觀點是不同的。金剛乘認為男女都能解脫與成佛,然而上座部與一般大乘的說法則是女身雖然能夠獲得解脫,但是成就佛位的最後生必定是男身。

佛是超越男女形體的,只要能利益有情,覺悟的人為可以化現人、動物、男、女等任何一種身體。若欲仔細加以觀察,我們可以自問現在的心究竟是男性是女性?當我們在靜坐中觀察自己的呼吸或自心時,是否能從自心中找出男女的成份?抑或這些名詞僅是依靠身體中原子組合方式的不同而假立?我們是否把「男」「女」的觀念想像得比實際情況更為堅實?

女人在月經期間能夠供養念誦與靜坐嗎?

當然可以!任何覺得她們不能這樣做的觀念都是迷信。

女人修行是否比男子更困難?

各人的情況不同,有些女人的月經會引起情緒變化,但是她們可以學著對付它,男人也會鬧情緒的。我相信障礙女人的主要因素是社會價值與家庭教育所造成的缺乏自我意識與自信心,如果我們以為自己做不好某件事就不去努力,這對人身的潛力是多麼大的浪費啊!我們既然是人,又有人的智慧,不但遇到了佛法,而且還具備修行和獲得證悟的必要條件,那麼就應該去努力!修行的成功依賴於自己的自信心與所花的功夫,而不是別人的意見。歷史上有許多女人獲得了解脫與成佛,我們可以從"Therigatha"(早期佛教女修行人的證道歌)、密宗傳記與大乘經中讀到她們的故事。

女人在佛教機構中是否與男子平等?

在大多數西方與亞洲的傳統文化中,女人的行為受到很多限制,她們的社會地位低於男子。近年來在西方社會中,向女人開放的職務與機會已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在亞洲其變化沒有這麼大。公元前六世紀佛在世時,女人被視為男子的附屬品,她們在社會上地位受到了很大限制。根據印度的價值觀念,佛陀指示比丘坐在前,尼眾坐在後,僧人受供事時男眾在前;女眾的僧團也由比丘照管。這種情形的根源在於古印度的習慣,而並不表示女人的智力或能力低劣。事實上,男子代表道的方便分(即方便部份,包括出離心、菩提心、布施、持戒、安忍、精進與禪定),而女人則象徵智慧分(即智慧部分,如證空慧)。

雖然據說佛陀最初拒絕讓女人出家,但是他很快同意給女人授比丘尼戒[78]並建立尼眾僧團。在古印度社會,這是一項改革性的舉措,那時女人最初從屬於父親,其次歸丈夫所有,最後是兒子的財產。佛陀清楚地認識到女人有解脫的潛力,並給她們授大戒而鼓勵她們修持,這在他所生活的社會是十分難得。當時除了耆那教以外,佛教是唯一允許女人出家的宗教。

雖然在傳統上女人有修法與獲得高深證悟的能力是得到認可的,但是由於文化上的偏見,女人在佛教機構中總是佔次席。不過,內在的修持與外在的權力及他人的認可並不相關,真正的行者更關心前者。不過,這並不表示女人應當接受文化的偏見,相反的,我們必須努力去糾正不平等的現象,然而這樣做動機不應該是傲慢與嗔恨,而是應當出於希望一切男女有情都能好好修行並成就佛位。

在佛教中女人所能受的戒律有八戒、沙彌尼戒與比丘尼戒幾個不同的層次,在各地所能受到的戒律層次也有所不同,而這又影響到亞洲不同的社會對於出家女眾的看法。中國的尼眾可以受最高的比丘尼戒,她們中有許多人受過教育,而且也積极參与社會並教授徒眾,目前中國尼眾的數量超過出家男眾的數量。然而,在泰國的女人不能得到比丘尼戒,受八戒的女人則介乎僧俗之間。在斯里蘭卡,女人可以受十戒,她們也處於僧俗不明的地位中。西藏女人可以受沙彌尼戒,但是比丘尼戒的傳承卻沒有傳入西藏。西藏雖然有幾位女性的大修行者,但是講經說法的西藏女人卻很少。

現在缺乏比丘尼戒傳承的佛教流派正考慮重建這種律制。僧尼們都在研究如何從不同的佛教流派移植比丘尼戒。有些亞洲與西方的女人則在台灣、香港或美國的中國或韓國寺院受比丘尼戒。

因為目前的西方社會不能容忍對於女人的偏見,我相信當佛教傳播到西方時,人們將會屏棄這種現象。現在在西方,女人在佛教機構中非常活躍,其中很多還是團體的負責人或講法授徒的師長。然而,由於性別歧視仍然存在,我們必須非常謹慎,確保對於女人的偏見不流入西方佛教的翻譯、儀軌與教育之中。文/圖丹法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九讀佛 的精彩文章:

慈悲與貪愛的差別
地球上第一個被轉基因食物毀掉的國家,太慘了

TAG:老九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