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陪你讀書:《一句頂一萬句》

陪你讀書:《一句頂一萬句》

作者:劉震雲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2009-3

頁數:362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

《一句頂一萬句》的故事很簡單,小說的前半部寫的是過去:孤獨無助的吳摩西失去唯一能夠「說得上話」的養女,為了尋找,走出延津;小說的後半部寫的是現在:吳摩西養女的兒子牛愛國,同樣為了擺脫孤獨尋找「說得上話」的朋友,走向延津。一走一來,延宕百年。書中的人物大部分是中國最底層的老百姓,偏偏安排了一個義大利牧師老詹。

中國人心裡苦

文丨southstarj(來自豆瓣)

讀這本書本打算放鬆一下,可讀的過程中,心裡越來越抓撓,苦澀得很。

書里的故事很簡單,就像鄰居的大爺和你閑扯,講講村裡其他人的事情似的。可一頁頁翻下去,故事又不簡單,劉震雲說到的這些人:賣豆腐的、販驢的、殺豬的、剃頭的……這些似乎毫不相干的人的命運,卻莫名其妙地交織在一起。無論是幾十年前的爺爺輩兒,還是80年代的新中國,人們的生活變了,可人的內心卻沒有變。寫到最後,這些人之間的關係,無非是分成「說得上話」和「說不上話」兩種。書里的每一個人,都為了和別人「說不上話」苦了一輩子。

讀這本書之前,本來以為這種苦只有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才有。大學寢室里,四個人各自開著電腦做著各自的事情,一晚上互相之間一句話不說,這似乎已經成為常態;曾經一起吃飯聊天吹牛逼的高中同學,進了大學就沒怎麼再說過話;也同樣因為說不上話,身邊的一對對分分合合……看了小說才知道,原來從兩千年前中國人就都因為這個原因心裡苦著。這種苦不是別的,就是孤獨。

中國人喜歡熱鬧,是因為一大幫人鬧哄哄的時候可以暫時忘了孤獨,可當又不得不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又要覺得孤獨了。書裡面牛愛國陷入困境的時候曾經琢磨過:這世上的人有千千萬,可能去投奔的卻只有兩三個。平日里和老婆說不上話,已經覺得孤獨了,遇到走投無路的情況,就更加覺得孤苦無依,只好去千里之外找曾經「說的上話」的戰友。可有的時候,離家已經千里之外,卻還是「心裡亂」,只好走得更遠。孔子兩千年前就曰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們都以為是老朋友從大老遠的地方趕來,心裡很開心。可書里老汪說得好:你們都不明白孔老夫子的心思。從遠方來的這個人,是不是朋友還兩說著呢,反倒是因為和自己沒什麼關係,才能放心地把心裡話說給他聽。心裡話說了,就舒坦了。

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和熟人說話,有些心裡話得掂量著說;但和網上的陌生人聊天,反正誰也不認識誰,反倒是什麼心裡話都講了。校內網出來了,微博實名制了,又把熟人圈子強行拉到了網上,於是大家說話,又開始掂量了。可話憋著總是難受,於是大家就發些不疼不癢的自拍和水貼,腦子費在了這些瑣碎事上,也就暫時忘卻了孤獨感。這和喜歡熱鬧沒什麼本質區別,晚上躺在床上,洶湧的孤獨感還是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又有人發明了「微信」,晚上睡覺也能「搖」。可難免有人無法接受這種欺騙自己的做法,要麼讓自己不停忙碌從而忘記,否則只好獨自承受。

可這心裡的苦究竟是為了什麼,書里沒有給出明確的回答,但是我們也許可以從老詹的身上看到些什麼。老詹是在延津傳了一輩子天主教的義大利人,舉手投足已經和中國的老頭沒什麼區別。他這一輩子只在延津發展了八個教徒,但是他卻從來沒有放棄過傳教。或許那八個教徒都不夠虔誠,但是老詹絕對是從心底信了主。臨死的時候也把自己設計的教堂草圖放在身邊。即便全延津的人,帶上新鄉天主教會的人都不待見他,但他仍然相信他能和主說上話。

中國人沒有信仰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了,當然,我們不用改,這就是我們的本性。西方人信神,我們信的是人。我們無法擺脫人際關係對我們的影響,家庭、朋友、領導、圈子……只要在中國生活,躲也躲不掉。神是有定性的,可人是沒有定性的。甚至可能因為一句話,朋友變成了仇人;或是幾十年後突然遇到,曾經的仇人變成了朋友。在中國人這裡,朋友不一定說得上話,說得上話的不一定是朋友,就這麼亂七八糟的,都在殼的外邊。殼的裡邊,永遠是一顆孤獨的心。

——END——

【轉載、投稿、合作】

喜馬拉雅FM搜索「衢州都市微頻道」

讀一本書懂一座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衢州都市 的精彩文章:

專欄:跟著陶庵游西湖
開化草書展:許建一

TAG:衢州都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