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從昏昏欲睡到哄堂大笑,《海鷗》到底發生了什麼?

從昏昏欲睡到哄堂大笑,《海鷗》到底發生了什麼?

122年前,也就是1896年。俄羅斯的彼得堡皇家劇院里噓聲一片——

「違背所有喜劇法則」、

「動作很少,像部小說」

契訶夫《海鷗》的首演失敗了。

契訶夫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契訶夫是19世紀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大師和20世紀世界現代戲劇的奠基人之一。《海鷗》是他的第一部四幕喜劇,百年後被公認為對現代戲劇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但是在當時,契訶夫還只是一個為生活所困小有名氣的作家,他的作品也還沒有受到世人的認同。契訶夫也是幸運的,想想同一時期歐洲的梵高吧,他的作品在百年後才開始發光。契訶夫呢?契訶夫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1863年-1938年)

俄國演員,導演,戲劇教育家、理論家。

契訶夫

(1860年—1904年) ,

俄國小說家、戲劇家、十九世紀末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短篇小說藝術大師。

《海鷗》首演的兩年後,一位導演重新編排了此劇。莫斯科藝術劇院內是截然不同的光景:掌聲如雷,大獲成功。是的,導演就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導演《海鷗》的過程中,斯坦尼啟發演員在舞台上「生活」體驗角色,而非以傳統方式機械「表演」,完成了他在戲劇觀上的一個關鍵性轉變——「外部的真實」轉向「內心的真實」,而這個轉變為其以後的藝術探索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莫斯科藝術劇院甚至以飛翔的海鷗形象作為徽標。1902年2月,斯坦尼把一枚金質海鷗院徽派專人送達契訶夫手中。至此,二人展開了「交鋒式」的八年合作。二人在如何闡述作品上直至死亡仍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後世就這個問題也頗有爭議。但不能否認的是,在這種並不和諧的合作中,契訶夫寫出了他幾部最著名的劇本;斯坦尼也不斷完善自己的理論成為了表演理論的第一人。

戲劇大師的作品易「催眠」?

契訶夫是19世紀末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與法國作家莫泊桑、美國作家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契訶夫早期的創作主要集中於短篇小說領域,後期轉向戲劇創作,對19世紀至今的戲劇領域都產生了重大影響。但有網友評價,看契訶夫的劇容易睡著。(鍋都給網友背系列)

賴聲川的太太丁乃竺則表示,賴導對契訶夫情有獨鍾。

在賴聲川看來,契訶夫在戲劇方面的創造及貢獻,被很大地低估了。「很多專家學者研究他,卻搞不懂他到底厲害在哪裡。」賴導認為,契訶夫的戲,是通過對生活的展現,描繪現實中的悲喜交加。他的作品表達了對醜惡現象的嘲笑,對貧苦人民的同情,以及揭露不合理的社會制度。

偉大藝術家被大眾接受的過程,往往十分曲折。契訶夫就經歷了這樣的過程。

《海鷗》是契訶夫在1895年創作完成的四幕喜劇。1896年在彼得堡皇家劇院首演時遭遇了巨大的挫折,當時的輿論認為,俄羅斯的舞台上還從未有過如此大的失敗,契訶夫一度陷入絕望,發誓永不再創作劇本。有當年的吃瓜群眾這樣諷刺,「他為什麼不滿足於寫點小說呢?」

但僅僅兩年以後,著名俄國導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再次把這齣戲搬上了舞台,這一次的演出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好評紛至沓來,一種新的表演方法及戲劇形式由此誕生。

隨後契訶夫創作的《萬尼亞舅舅》、《三姐妹》、《櫻桃園》等劇本同樣表現不俗,達到了一個現實主義新高度。

經典IP劇《海鷗》

《海鷗》是契訶夫第一部成功上演的劇目,也拉開了他與斯坦尼合作序幕。百年來,全世界範圍內有無數個不同版本《海鷗》的演繹,比如1898年內莫斯科藝術劇院版,1992Broadway(百老匯) 版,2007-2008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版,2008 Classic Stage Company(經典舞台公司)版,2012 Oregon Shakespeare Festival(俄勒岡莎士比亞戲劇節)版等等。

賴聲川導演在1990年翻譯了《海鷗》,在台北藝術大學排演,第一次把《海鷗》帶入了國內。1991年北京人藝邀請到了前蘇聯導演奧烈格·葉甫列莫夫來排演《海鷗》。

此後多年,海鷗在國內的改編熱潮經久不衰,更是大多數藝術院校的經典教學劇目。近年還出現了改編幅度較大的小劇場實驗性話劇,比如《我是海鷗》和國家話劇院的《海鷗,海鷗》。

這樣一部被戲劇專業領域尊崇的戲劇,卻還有一個有趣、耐人尋味評價,就是不太適合給剛開始接觸戲劇的朋友當作入門劇目。

原因有這樣兩個。

首先,《海鷗》為何會被契訶夫標註為喜劇?這是長久以來充滿爭議的一個話題,追溯到最開始時期,斯坦尼和契訶夫為了對劇本的不同理解甚至發生了巨大的爭吵。後來原劇本被不同的導演和劇團重新演繹,仍沒有完全擺脫這個問題的困擾。

其次,《海鷗》是典型的契訶夫的劇本,充滿了象徵和隱喻。契訶夫是反戲劇的,他主張在舞台上去掉強烈的戲劇衝突。但是很少有人願意在台上看平淡的生活。所以當你去看契訶夫時,首先你得是個有故事有閱歷的人,其次你需要沉下心。

沒有人像安東·契訶夫那樣透徹地、敏銳地了解生活瑣碎卑微的悲劇性,在他以前還從沒有人能夠把人們生活的那幅可恥、可厭的圖畫,照它在小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毫無生氣的混亂樣子,極其真實地描繪給他們看。

——高爾基

排練場三部曲

還有一個人,我覺得可以稱其為契訶夫的「知音」。因為他是這樣解讀契訶夫的——

從某種角度來說,演員表演契訶夫的戲就像要許下希波克拉底氏誓言一樣,因為置身於契訶夫風格的戲中,每一刻都是命運的轉折。不幸的是,激情、愛情、嫉妒、憎恨這些情感在契訶夫的作品中都被隱藏在了一段段哀歌里,台詞就好像茶話會談一樣,其中的人生就只不過是個過客。

「實驗室三聯劇」( 又稱「排練場三部曲」)《海鷗》、《哈姆雷特》與《在底層》是OKT劇院近幾年來的代表作。《哈姆雷特》曾兩度來華,兩次都掀起轟動,被很多人譽為「顛覆性的哈姆雷特」「最好看的版本」「年度榜單之首」,觀眾的反饋幾乎「零差評」。《在底層》在各巡演國也掀起了觀影熱潮,但不知為何,還不曾有緣來華與觀眾見面。

而此次即將在1862時尚藝術中心上演的《海鷗》是三部曲的壓軸之作,終於可以一解觀眾對其熱切的期待。

最有「笑果」的閱讀理解

《海鷗》在2017年第五屆烏鎮戲劇節時已首次於中國觀眾面前亮相,當時出現了大排長隊、一票難求的盛況。不僅吸引到了何炅、林青霞等各路明星的捧場,也得到了著名話劇導演孟京輝的盛讚,他表示《海鷗》是值得戲劇學院的學生連看三天,認真學習其技巧和真誠狀態的高品質佳劇。

在科爾蘇諾夫的劇目體系中,把經典劇目當成當代作品去排演,找到劇中和當代有關聯的東西,同時也把當代作品當成經典劇目去排演,傳遞出有普世價值和永恆意義的信息。

科爾蘇諾夫和他的演員們一直在嘗試挖掘契訶夫劇本里的終極核心。這一版《海鷗》展現了對「契試幽默」的獨到見解,成功將《海鷗》的悲劇核包裹在喜劇效果中。《海鷗》在烏鎮演出時,現場不時爆發出觀眾的會心一笑,那一刻,在科爾蘇諾夫的引導下,觀眾似乎與時空那頭的契訶夫更加接近了。這場演出結束後,網上出現了「終於可以看一版搞笑的《海鷗》了」 「OKT版《海鷗》:如何嚴肅地搞笑」等誇讚這次演出「笑果」的評論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版《海鷗》中,觀眾會看到在台上候場的演員,看到調試燈光的過程。在場邊列成排坐著的候場演員,仍然保持著劇中角色的身份,同時又是普通觀眾,模糊了表演和真實的邊界。它突破了傳統舞美的輔助,燈光和道具的設置都更趨向於真實生活,這些都是對「排練場自然主義」的強調。觀眾可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演員身上,忘卻與舞台之間幕布和距離,享受到一種沉浸式的觀劇體驗。

看了學會談戀愛的劇

2018年3月20-21日,奧斯卡?科爾蘇諾夫導演將帶領OKT劇團,從立陶宛漂洋過海來到上海1862時尚藝術中心。他們將帶來《海鷗》里關於愛和人生的故事。

有人評價《海鷗》是一部戀愛的百科全書。何不帶上你的愛人,一起讀這一本書,看一場劇,體味一段人生。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生Arts 的精彩文章:

無問西東,只問「我」在哪裡?
2018,你的腰還好嗎?

TAG:三生Ar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