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外長會上的這些熱詞,看懂新時代中國外交的新作為!

外長會上的這些熱詞,看懂新時代中國外交的新作為!

3月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外交部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記者提問。短短兩個小時,王毅外長回答了20多個問題,充分展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思想、新理念、新實踐。

2018,中國外交有何新作為?

一、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3年4月,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上,首次提出「命運共同體」意識。

2015年9月,習主席在第七十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中發言時,首次系統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五大支柱。

2017年2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寫入聯合國決議。

十八大以來,習主席遍訪世界57個國家,接待110多位外國元首訪華,極大增進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了解,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

2018怎麼干?

—— 「一帶一路」是中國提出的陽光倡議,沒有一家獨大,沒有暗箱操作,沒有贏者通吃。我們真誠歡迎各方為「一帶一路」建言獻策,共同把「一帶一路」建設好、推進好。

二、新型國際關係

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訪問俄羅斯時,提出各國應該共同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

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進一步充實和豐富了這一概念的內涵。

2018怎麼干?

——中美之間主要是合作。我來這之前看到一個美國民調的最新數字,表明美國民眾對中國的好感度超過了50%,是近30年來最高的數字。中美可以有競爭,不必做對手,更需當夥伴。

——俄羅斯是一個有韌性、有堅持,也能抗壓的民族。中俄深化合作沒有止境,中俄關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2018年是中歐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15周年。期待今年的中歐關係能夠高開高走,邁上新台階。全球治理合作已成為中歐關係新的增長點,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是雙方的共同責任,商簽中歐投資保護協定有必要提速前進。

三、「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

2013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首次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在與周邊各國交往中要體現「親、誠、惠、容」的理念。

十九大後,習近平主席首次出訪選擇越南和寮國,傳遞出中國推動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的明確信號。

2018怎麼干?

——我們將繼續把東盟放在對外合作議程的首頁,打造更高水平的戰略夥伴關係,構建更緊密的命運共同體。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只要日方不猶豫、不折騰、不倒退,客觀對待和認同中國的發展,中國願意與日方相向而行。

——中印要龍象共舞,而不是龍象爭鬥;中印1+1不僅等於2,更等於11。希望雙方打開心結,相向而行,用信任代替猜忌,以對話管控分歧,靠合作開創未來。

四、「真、實、親、誠」對非方針

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坦尚尼亞發表演講時提出「真、實、親、誠」對非方針。

2015年12月,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上,提出未來三年重點實施以非洲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為牽引的「十大合作計劃」,並為此提供600億美元資金支持。

2018怎麼干?

——9月在北京舉行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主題將聚焦中非共建「一帶一路」,推動「一帶一路」與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對接,與非盟《2063年議程》對接,與非洲各國發展戰略對接,讓中非合作插上「一帶一路」的強勁翅膀,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五、正確義利觀

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訪問非洲時,首次提出正確義利觀。

201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正確義利觀,做到義利兼顧,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樹道義。

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秉持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理念,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

2018怎麼干?

——中拉合作是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相互幫助和相互支持,不針對和取代誰,也無意動誰的乳酪。中國古人云:「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寬廣的太平洋正在把中拉雙方聯接在一起,成為跨越萬水千山的合作夥伴。

——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中國都會堅持大小國家一律平等,堅持尊重不同文明體制,堅持正確義利觀。反對以大欺小,反對恃強凌弱,為弱小國家主持公道,幫助欠發達國家實現發展。

六、新發展觀

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倡導各國共同走出一條公平、開放、全面、創新的發展之路。從達沃斯到日內瓦,從漢堡到峴港,習主席在一系列國際場合發表演講,為世界經濟把脈開方,為全球治理貢獻力量。

2018怎麼干?

——4月在海南舉行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今年恰逢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本屆年會將總結改革開放成功經驗,展示新時代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新前景。

——11月在上海首次舉行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將向世界張開雙臂,展現市場潛力,歡迎各國參與和分享中國發展的新機遇。

——在全球化的今天,選擇貿易戰是抓錯了藥方,結果只會損人害己,中方必將做出正當和必要的反應。

七、新安全觀

2014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亞信第四次峰會上,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

同年9月,習主席在上合峰會第十四次會議上,強調要踐行亞洲安全觀,攜手應對威脅挑戰,共同推動上合組織得到更大發展。

2018怎麼干?

——中方提出的「雙暫停」倡議是一劑對症下藥的良方,為南北改善關係營造了最基本的條件。朝鮮半島問題,和平必須爭取,機遇需要把握。

——6月在青島舉行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推動峰會實現三大目標:增強凝聚力、擴大影響力、提高行動力。青島峰會將成為上合組織發展進程中一座新的里程碑,開啟這一新型區域組織的新時代。

——當前南海面臨的首先是機遇,中國和東盟國家已經達成高度共識,願意通過制定「南海行為準則」,共同把南海建設成和平之海、合作之海。中國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決心不可動搖,誠意始終如一。

八、和平發展理念

2014年3月28日,習近平主席在德國科爾伯基金會發表演講時指出,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是權宜之計,更不是外交辭令,而是從歷史、現實、未來的客觀判斷中得出的結論,是思想自信和實踐自覺的有機統一。

2015年9月,習主席在第七十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上發言,承諾中國將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2018怎麼干?

——隨著中國的持續發展,「中國崩潰論」自己先崩潰了,變成了一個國際笑柄。因為事實勝於雄辯。只要不懷有偏見,不奉行雙重標準,從中看到的絕不是什麼威脅,而是滿滿的機遇。所謂「中國威脅論」可以休矣。

——有些學者和媒體在渲染所謂的「印太戰略」是為了圍堵中國,但是我們看到四國官方立即表示無意針對任何國家,我希望他們說的是實話,也希望他們能夠言行一致。當今時代,再挑起冷戰已經不合時宜,再搞小圈子對抗更沒有市場。

——中國參與解決熱點問題有著鮮明的中國特色,始終堅持有所為也有所不為。歸納起來有三條,就是和平性、正當性和建設性。

2018中國外交的大幕已經拉開。新時代的中國,將為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

(盛玉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政協委員王曉峰:把提高勞動者素質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老外跑兩會】政協委員劉偉為中國經濟發展瘋狂打Call(視頻)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