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公最器重的八大金剛:個個黃埔出身,土木系領袖陳誠只能排第二

蔣公最器重的八大金剛:個個黃埔出身,土木系領袖陳誠只能排第二



眾所周知,蔣介石對黃埔系情有獨鍾,比如胡宗南、張靈甫都備受其重用,是嫡系中的嫡系。



但在蔣介石的心裡,黃埔軍校的學生還在其次,他最器重的,其實是

黃埔的八位教官,俗稱「八大金剛」



按照排名為大家盤點如下:



第八名:陳繼承




陳繼承(1893——1971),字武民,江蘇靖江人。




此人1916年畢業於保定軍校,分配到陸軍第72混成旅第一團第一營任見習官,管理嚴格,帶兵兇猛,

有巴頓之風



陳繼承受蔣的重用,參與了諸多事件,卻沒什麼關鍵的地方。正是沒有什麼大功,也沒有什麼大過,不出彩,唯一著名的一次是鎮壓青年學生的「七五」慘案。




1950年5月,陳繼承應蔣介石之邀,從香港去了台灣,擔任顧問、監察等閑職,安享晚年。1971年12月10日,陳繼承病逝,終年78歲。




第七名:蔣鼎文




蔣鼎文(1895——1974),字銘三,浙江諸暨人。



他原來是元帥府的副官,後來在軍中有了一席之地,曾圍剿紅軍,參加蔣桂戰爭,中原大戰,解決福建事變,

西安事變中傳遞信函,被稱為飛將軍。




蔣鼎文早在1945年5月即棄官經商,到了台灣後,蔣鼎文正式退役,成立了浙江諸暨同鄉會,為台灣的諸暨同鄉提供了很多幫助。1974年1月2日,蔣鼎文病逝,終年79歲。



蔣鼎文此人,貪花勝過顧祝同,尤其是中意「嫖」,感染性病,為民國一大笑話。




第六名:錢大鈞




錢大鈞(1893——1982)字慕尹,江蘇崑山人。




此人的一生算是多姿多彩,帶過很多次兵,也曾在大本營有過指揮全局的運籌帷幄時候,更有從政當上海市長的經歷。




錢大鈞愛財,猶勝劉峙,時人根據他的名字取「釣大錢」,抗戰後作為接收大員狠狠的撈了一筆。



到台灣後,錢大鈞轉向了發展體育事業,曾擔任台灣足球隊領隊、台灣「中華全國田徑協會」名譽會長等職,為台灣的體育事業貢獻頗多。1982年7月21日,錢大鈞病逝,終年90歲。




第五名:張治中




張治中(1890——1969),字文白,安徽巢縣人。




張治中是一個很傳統的儒家人,受孫中山先生的賞識,負責黃埔軍校的組建,此後一直便堅持孫中山先生的遺志。



在黃埔之初,與共產黨關係很好,便是遵循了這三大政策,之

所以張是唯一沒有和共產黨打過仗的人

,也是因為他竭力逃避內戰,認為有違孫中山先生的政策,他忠於的是孫中山先生,而不是什麼蔣介石,這也是為什麼他後來靠向大陸的根本原因。




1949年6月,張治中宣布脫離國民黨陣營,投向了新中國的懷抱,

被譽為「紅色將軍」,

建國後歷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等職。1969年4月6日,張治中病逝,終年79歲。



綜觀張治中的一生,不愛財,自律甚嚴,厭惡內戰,愛國熱情高昂,實在是個偉男子,

真英雄!




文革中受到衝擊,但在毛周的保護下,沒有受到大的傷害,隨後逝世,一生堅持自己的信仰,

偉哉張治中!




第四名:劉峙


劉峙(1892——1971),字經扶,江西吉安人。




北伐時是

福將,打得吳佩孚、孫傳芳沒了脾氣

;中原大戰的常勝將軍,抗日戰爭是長腿將軍,到了內戰時,主持徐州,為蠢豬將軍。



劉峙沒有跟隨蔣介石去台灣,而是去了香港,當起了寓公。後來,又去了印尼,生活困苦。1954年,被蔣介石邀請去了台灣,安享晚年。1971年7月15口,劉峙病逝,終年79歲。




第三名:顧祝同




顧祝同(1891——1987),字墨三,江蘇漣水縣人。




此人除了在北伐帶兵,其後都在行營本部工作,西安事變後受蔣命瓦解張,楊部隊,完成的十分漂亮。抗戰時主持第三戰區,也有聲有色。



他在台灣的政治生涯僅次於陳誠,是國民黨軍界和政壇少有的常青樹。

蔣介石臨終前向他「託孤」

,他也不負厚望,輔佐蔣經國當上了最高領導人。1987年1月17日,顧祝同病逝,終年94歲。




顧祝同為人小心謹慎,鋒芒不外露,

有軍中聖人的稱號。胸中有溝壑,

是成大事的人,其一生好追花逐柳,可謂英雄仗劍,美人相依。




第二名:陳誠




陳誠(1898——1965),土木系領袖,字辭修,別號石叟。




這個浙江人,炮兵出身,東征中

三炮定敵

,大得蔣的歡心,後來與譚祥結婚,

和蔣成了乾親家

,更得蔣的重視。



內戰時主持東北,敗去台灣,數年經營,為蔣準備了良好的後路,也因此變為國民黨二號人物,65年死,

英雄早逝,舉台灣悲。




陳此人沒有什麼天賦,做事以勤穩著稱,

十分注重軍人儀錶,無論何時何地均精神不已,為人有膽識,曾在敵機轟炸時安然站立

,歷半小時之久。綜觀此人,實英雄也。




第一名:何應欽




何應欽(1890——1987)字敬之,生於貴州興義縣,老同盟會員,黃埔軍校總教官。



何與蔣的關係,可以用互相利用為形容,

何兩次對蔣生出異心

,一是聯桂讓蔣第一次下野,二是西安事變準備武力討伐




敗退台灣後,何應欽受到了蔣介石的冷落,從此退出官場,致力於民間文化和經濟的發展,最重要的公務活動就是出席剪綵、主持婚禮等等。1987年10月21日,何應欽壽終正寢,享年97歲。



何應欽深懂養生之道,待人寬和,提的起放的下,俊傑人物。也因此高壽,活到九十七歲,是國民黨內長壽者之一。



堅持每日原創更新的小編需要您的關注與分享,精闢觀點請大聲說出來,您寶貴的意見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杯酒品歷史


關注一下
品歷史,悟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杯酒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北宋名媛李師師四大男友:真正讓她動心的,唯此一人!
金庸筆下五大間諜:隱藏最深的,卻不是韋小寶

TAG:杯酒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