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最大的LGBTQ博物館,猜猜在哪個國家

世界最大的LGBTQ博物館,猜猜在哪個國家

發現留學生活中的一萬種可能:)

有個叫做約瑟夫·加利亞諾的人

計劃在英國倫敦開設

世界上最大的

LGBTQ博物館

這可不是要搞事情哦~

如果提議進程得順利的話,這個世界最大的LGBTQ博物館最早在2021年就會開放。

博物館的名稱就已經很酷炫了:「酷兒英國:國家LGBTQ+博物館」( QueerBritain: The National LGBTQ+ Museum)。

根據這些計劃,該項目的規模和範圍將是此前此類博物館無與倫比的。哪怕是世界第一所酷兒歷史的博物館——柏林的施瓦勒博物館,在酷兒英國面前也相形見絀。

為什麼這麼說呢?是有原因的。

這個博物館充分用上近幾年發展的科技,如虛擬現實體驗、沉浸式展覽和一個巨大的數字平台等等……

組織者希望通過這些豐富的感官體驗,吸引更多的觀眾,並傳達來自LGBT歷史的不為人知的故事。

據信,倫敦市長薩迪克·汗(Sadiq Khan)對於博物館的建設表示了他的支持。

那麼,這個開設世界上最大的LGBT博物館的人是誰呢?

是他↓

這個項目的首席執行官是兼任作家、編輯和慈善傳播策略師的約瑟夫·加利亞諾

約瑟夫·加利亞諾組建了一個由LGBT,金融和文化部門組成的董事會和顧問委員會。其中包括斯通沃爾的共同創始人,英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LGBT社團;倫敦南岸大學首席運營官Ian Mehrtens;前國家肖像畫廊館長桑迪奈爾內;克里斯史密斯勛爵,是第一位同性戀議員;和安永公司的執行合伙人麗茲賓厄姆。

加利亞諾說,博物館將在每一個種族、性別和方向上進行反思,以保護那些被忽視或被破壞的歷史,以免為時過晚。

說到建設這個博物館的初衷時,約瑟夫·加利亞諾提到:

「(LGBT人群)的歷史已經以一種非常零散的方式被記錄下來,如果你只把男性作為社區中最明顯的一部分,20世紀60年代前的一代人正在變老,我們正在失去這些故事,很多已經被隱藏起來了。」

「如果你考慮一下BAME(黑人、亞裔和其他少數民族)、女性和跨性別者的故事,這些故事的優先順序甚至比男人的故事還要低,而這是一種不為人知的財富。」

博物館將採用的三維互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吸引儘可能多的參觀者,而數字的存在是為了讓人們能夠在國際上體驗到大量的材料——尤其是那些很少接觸到LGBT文化的國家。

加利亞諾承認,這是一項巨大的事業,但這是一個「必須抓住的挑戰,因為它很重要。」這是國家對自身理解的一個缺口,如果我們現在不拯救它,那麼這個缺口就不會填補。

這一想法誕生於去年英國對同性戀的部分非刑事化的50周年紀念日,這一事件被廣泛注意,但由於法律禁止男性同性戀的性質,該觀點再次將焦點集中在同性戀者身上。

對於LGBT人士來說,1967年左右,伴隨著公民權利和女權運動,是現代歷史上最戲劇性的社會,法律和文化變革。

19世紀,伴隨著日益擴大的法律和社會壓迫,同性戀作為一種獨特的身份而出現。

但奧斯卡·王爾德的審判後, 在世界大戰中對階級和階層的深刻衝擊以及1950年代麥卡錫對同性戀者的打擊,在20世紀60年代的性解放浪潮中,女同性戀和男同性戀者被洗劫一空, 1969年的石牆暴動,迅速引發了一場爭奪同性戀權利的激烈爭奪戰。

在百慕大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廢除同性婚姻的國家後的第三天,加利亞諾說,這種對同性戀解放進程的威脅也是這個博物館建設的一個驅動因素。

他說:「我們經歷了如此多的變化,發生得如此之快——令人驚嘆。」

「它讓我喘不過氣來,」加利亞諾說。「這是如此鮮明的一件事,如何變得比它的文化(共鳴)更重要。」

這所博物館的野心還不止於以上這些。聽說過沃倫杯嗎?

沃倫杯(Warren Cup)是一個古羅馬時期的銀質飲水杯,水杯的浮雕紋飾描繪了兩個男性之間的同性性行為,它描繪的是同性戀者的身份。

沃倫杯的名字來自其在現代的第一個所有者,愛德華·佩里·沃倫(Edward Perry Warren),一名收藏家和作家。

在1999年,沃倫杯被大英博物館購得並收藏至今。

酷兒英國博物館想做什麼呢?沒錯,他想擁有沃倫杯的所有權——這是該博物館尋求獲得貸款的另一項令人垂涎的項目,但能不能成功還要看資金了。

這也反映出組織者想要儘可能地追溯歷史,探索19世紀之前性身份的複雜性,而這與今天的情況幾乎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除了傳統的博物館教育目的之外,LGBT博物館還將尋求實現另一個目標:解除恐同和變性壓迫所導致的心理傷害。

加利亞諾說:「我希望這個博物館可以成為這樣一個地方,讓人們覺得他們是被主流文化思想所認同的。向人們展示過去所存在的不同可能性,以及他們所能成就的,他們可以就更清楚地想像未來。「

這座博物館將著重展現英國LGBT人士生活的經歷,慢慢再擴展到更多地方LGBT人士和他們的故事。

相信這做博物館將不止是針對LGBT人士的,而可以供每個人去了解這一文化、體驗和感受那些未曾訴說的故事。

加利亞諾說:「我想讓人們看到自己在文化的中心,在一個自信的、主流的機構中,能看到自己的反映和認可。一個讓人感覺良好的空間,一個剛出來找媽媽的年輕女人可以和她的媽媽一起去,他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對方。」

對於加利亞諾來說,博物館可以成為政治和個人的工具。

他引用了喬治?桑塔亞納的名言:「那些不記得過去的人註定要重蹈覆轍。」

然而,對於LGBT群體來說,問題並不是健忘症,而是這段歷史的大部分都是秘密的、不合法的,或者是被羞愧所掩蓋的,而這在一開始就從未被記錄在案。

因此,該博物館的組織者將會在全國各地巡迴演出,「請人們帶上他們的故事和文物」,以發掘隱藏的歷史。

這一過程將像博物館一樣,最初將重點放在英國LGBT生活的體驗上,但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擴大。

他說:「在這方面缺乏雄心壯志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它需要實現,而且它需要和社區一樣令人興奮。」

組織者將會向政府提出討論資金和其他問題的方法,但加利亞諾不希望在這方面更進一步。

相反,他補充道:「這不僅僅是一個LGBTQ的博物館。這是面向所有群體的LGBTQ博物館。」

說到這裡,近幾年來LGBTQ社會運動&時間,以及相關題材創作作品都增加了許多的關注量;LGBTQ平權運動也在緩慢但實際地進展著。

但相比之下,女權主義的聲音似乎在#Metoo後卻越走越偏。女性主義該如何才能恰當又不失優雅地爭取平權呢?

難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式 的精彩文章:

德國布倫瑞克的Rizzi樓,安徒生童話里的世界也就這樣了吧!
為什麼只有10%的異國戀情侶沒有因距離分手?

TAG:學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