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果道法師:我心中永遠不落的太陽

果道法師:我心中永遠不落的太陽

文 / 果道法師

我曾在一位法師的文章中讀到:「天底下有一種最難忘的情,那便是道情。這種情,時如雷雨閃電,有棒喝鉗錘之厲;時若隨風潛入夜,有潤物細無聲之妙。無論是哪一種都能使你升華,冥合於道。」 看到這段話,令我想起了我的皈依師,一位平常普通的尼眾法師——上凈下如老法師。

上凈下如老法師,出生在黑龍江省大慶市大同區的一個佛教家庭, 青年時禮百歲高僧上妙下修上人剃度出家,在五台山普化寺圓具。祖上曾有兩代出家人,老法師的姐姐以及老法師俗家的侄女等親屬兩代人,一共有10人出家,這對於一個家族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事情!老法師1995年來到黑龍江省安達市啟建寺院,數十年寒暑,堅定不移。

兒時的我騎著那輛兒童自行車在家附近到處亂竄,無意間,騎到了寺院門口,對於那塊從未見過的匾額產生了莫大的好奇,就在這樣的因緣下,我走近了寺院,走進了佛教。

對老法師的記憶最深的便是他老人家那一串永不離手的菩提子念珠。老法師沒有太高的文化水平,但老法師一生的行持卻給我們新時代的出家人樹立了榜樣。在文革十年中,老法師被迫在工廠中工作,聽老法師的弟子說,當年在工廠中,對於所遇到的不公平待遇老法師一直是默而不語。

直至許多年之後提起這些事,老法師一直對信徒說:「那是我自己的業力,這是我在過去生中造下了惡業,才會有今天的果報,這對我來說是好事情,惡業消了,早日解脫!」

回想起小時候,頑皮的我每到周末就會去寺院,在寺院的菜地里走來走去,在殿堂里坐著看佛菩薩像,寺院有共修法會時,我會不甘落後地去和大家一起誦經,就這樣我學會並讀熟很多的經典。時間慢慢地划過,我漸漸的長大,學習任務越來越重,每次去寺院時,老法師都會先拿出平時信眾看望老法師時帶來的食品,雖然都是很常見的東西,但是老法師的慈悲卻深深地烙在我的腦海中。

每次邊吃邊聊天時,老法師都會叮囑我說:「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學習好才有好的文化水平來學習佛法,學佛不是一件急的事情,要慢慢來!」後來我才知道,由於我經常去寺院,父母擔心我學佛會耽誤學業,害怕我以後出家,多次到寺院找到老和尚,而老法師卻在我面前沒有提過一個字,並且告訴寺院其他法師,不要和我提這些事情,我年齡這麼小,就能學佛,實屬不易。

乃至在我出家後,母親去寺院找老法師哭訴時,老法師的辛勤勸導。從小學到初中,直至大學,從在家到出家,老法師在我數十年的學佛路上,給予我無形的關懷和支持,這是我永遠感恩和懷念的!

出家後的我,很少有時間回到家鄉,去看望老法師的機會也越來越少。2006年我受戒回到家鄉,見過父母,第二天清晨就去寺院看望老法師。若沒有這位引領我走進佛門的善知識,就不會有我如今的隨佛出家。來到寺院時,老和尚見到我時喜出望外,把他老人家平時所珍藏的一本《法華經》送給我,並告訴我,這本《法華經》是老法師的叔叔當初在哈爾濱極樂寺佛學院親近倓虛老法師時,倓老所送,一直傳了下來。文革中,老法師把他縫在棉襖中,才保存下來,這麼些年,一直珍藏著。

離開寺院時,老法師送我出山門,並且語重心長地對我說: 「出家不容易,既然出家了,就要把這條路走長遠,不要認為剃了頭受了戒就算是出家了,等你要往生的時候,你還穿著出家人的衣服,那你的家才算是真正的出成了,向佛菩薩學習,向歷代祖師學習,不要辜負自己!」這番話直至今天我仍銘記在心。

老法師病重時,我沒有及時趕回去,據在場的弟子講,老法師臨終時預知時至,看見佛菩薩來相迎,口中念著「阿彌陀佛身金色」的偈頌,安詳自在地往生了。這就是老法師58年的出家生涯中堅定的信願和腳踏實地的行持的體現。這也正是那個時代出家人真實的寫照!

在佛教中,尼眾修行者歷來不被大眾所熟知。但她們依然信仰堅定,踏實修行。同樣,如隆蓮法師、通願法師,許多尼眾大德的行持更令人欽佩!老法師的一生極其平凡,沒有讀過佛學院,沒有親近過哪位長老大德,以自己堅定的信仰來指導自己的修行,以實際行動感染熏陶著身邊的每一個有緣人, 而這簡單的平凡正是他老人家的不平凡之處!

老法師既不是高僧,也不是名僧,他既沒有作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也沒有開創引領時代潮流的先河。他只不過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出家人。然而,在那個年代,正是千千萬萬個像老法師這樣的普通出家人,共同撐起了中國佛教的一片天。正是他們默默無聞地付出,才有我們今天中國佛教的祥和。

去者長已矣!時間飛逝,每當回到家鄉時,我都會去寺里老法師的塔前上一炷香;每當翻開相冊時看見老法師的照片時,感覺都是那麼親切;每當打開那本民國期間的《法華經》時,我都不曾感覺老法師真的離開了。

數十年如流水,我始終銘記老法師送我出山門時所說的那席話;同時,我也一直在祈求老法師早日乘願再來,最後借用他人的一首偈頌。來紀念這位影響、教育著我的善知識:師師相承佛法興,飲水思源法乳親;慧山燈海傳薪火,願隨前薪做後薪。

本文為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作者果道法師,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轉載自:騰訊佛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綜合 的精彩文章:

九華山上禪堂精進禪七法會圓滿
慈誠羅或珠堪布戊戌年新春寄語

TAG:騰訊佛學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