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誤讀的長城:其真實作用並非預警、防禦,而是這

被誤讀的長城:其真實作用並非預警、防禦,而是這

在大家的印象中,長城就是用來預警和防禦外敵的。

早在戰國時期,當時北方的秦、趙、燕三國面臨著戎、狄、胡、匈奴等游牧民族的威脅,所以,往往築長城以防「胡」。當時的長城一般三四米高,能有效地遲滯游牧民族騎兵部隊的衝鋒;而烽燧、要塞等設施大多據水源地而建,在乾旱缺水的大漠戈壁中,控制了水源便是控制了人馬的生命線。

於是乎,在我們的印象中,逶迤橫亘於北方的長城,便是華夏民族抵禦北方游牧民族侵擾的有效軍事防禦設施。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認為,至少是在戰國及秦漢時期,我們修築長城的目的並非如此,而是為了有效的進行軍事和領土的擴張。

被誤讀的長城:其真實作用並非預警、防禦,而是這

《史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而置雲中、雁門、代郡。」可見,趙武靈王是在擊敗了林胡、樓煩兩個北方少數民族之後才修築的長城,以將其領土納入自己的版圖。

秦、燕兩國也是如此。當時秦在滅了戎之後,在新佔領的黃河河套地區築起了長城;燕則以武力,擊退東胡千餘里後築長城。

到了西漢時期。西漢王朝自建立起,就一直受到北方匈奴的威脅和凌辱,而在戰國和秦王朝時修築、連通起來的長城在抵禦外敵上,作用似乎並不明顯。漢文帝時,匈奴的鐵騎甚至一度兩次直逼長安城,舉國震驚。

後來到了漢武大帝時期,經過文景兩帝的休養生息,西漢王朝的國力雄厚了起來,開始對匈奴進行了反擊。

此時的漢軍北擊匈奴,不管是在漠南與匈奴騎兵激戰,還是西取河西走廊,幾乎都是以趙、秦時期的長城為出擊的主要據點。

被誤讀的長城:其真實作用並非預警、防禦,而是這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大敗河西匈奴,第一次將河西走廊納入了華夏民族的版圖之中。也就是在這一年,漢武帝開始在廣袤荒蕪的河西走廊修築漢長城。從公元前121年到公元前101年,用了二十年時間修築起的漢長城 ,「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

每一燧、每一城都需要有人把守。這些人多是帶罪之身,或者被人為界定成賤民的人。這些被迫拋家別子的人,遠戍於長城孤冷的垛口上,他們至死都無法再回家,而史冊上,也永遠不可能出現他們的名字。他們唯一所能做的就是操練、換防、巡邏,有效地威懾和馴服河西走廊的原住民,將這些原本不屬於漢王朝的領土,逐漸轉化為整個華夏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被誤讀的長城:其真實作用並非預警、防禦,而是這

兩千多年來,我們或許一直誤讀了戰國、秦漢時期華夏民族統治者修築長城的真實意圖,他們是懷著軍事進攻和領土擴張的目的,在自己的軍隊進入外族領土後,為驅逐和兼并這些游牧民族而修築的長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歷小軍 的精彩文章:

王莽是個有權謀的好皇帝,靠這三招成功上位,卻敗給了自己的內心
究竟是誰點燃了「文景之治」的火種?居然還跟民主扯上了點關係!

TAG:古歷小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