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打敗你的不是流行是趨勢——認知思維

打敗你的不是流行是趨勢——認知思維

什麼是認知思維?認知思維到底強調什麼呢?一句話解釋就是:在顧客心智中創建一個優勢認知,從而統領企業一切資源,讓品牌成為一個品類的代表,一種價值的代表,成為顧客的首選。

下面,我想通過「四個大於」解釋認知思維的本質。

1.長遠利益>眼前利益

認知思維強調:把企業的發展、品牌的發展看得更長遠一點,從10年甚至是20年的角度,設想未來要樹立一個什麼樣的品牌。

認識思維不求服務所有人,也不求滿足顧客所有的需求,而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只為部分人服務,滿足部分需求,在一個明確的價值上做到第一,在顧客心智中穩穩佔據一個認知。

這麼做的結果是什麼?從短期利益的角度看,肯定會錯過很多賺錢的機會,失去很多經濟利益。但是,從長期利益的角度看,一定能夠釣到大魚,而不是蝦米。

這個道理並不難理解,更不是我原創的,難的是不太容易做到。因此,認知思維需要企業家精神。一個企業沒有企業家精神,就很難做到為了長遠利益而捨棄眼前利益。尤其,遇到各種誘惑的時候。

2.無形資產>有形資產

認知思維強調,企業的無形資產比有形資產更重要。就品牌而言,到底認知第一,還是產品第一?互聯網思維可能毫不猶豫地選擇產品,而認識思維卻選擇認知。

因為,產品終究會同質化,而認知不會,相反,認知越強大,越不同。未來的企業,在產品上,可以模仿對手,做出一樣的產品,但是在認知上絕對不可以。因為,你在認知上模仿,反而適得其反,被顧客鄙視,給對手加分。

大家思考一下這個問題:你是一家豪華汽車品牌,原來的價格最低不低於100萬元,但銷量不大。如果推出低端車型,藉助現在的品牌影響力,可以賺一筆大錢。你該怎麼做?

互聯網思維可能毫不猶豫地用現在的品牌推出低端車型,因為賺錢啊。而且,用他們的「流量思維」給自己找理由:「我們應該滿足更多顧客的需求。」

但是,認知思維不會這麼干。寧可用一個新的品牌做這個車型,也不用現在的品牌去做。因為,「沒有百萬以下的車」就是一個好認知,有望成為豪華汽車的代名詞,這個資產遠遠大於往下延伸而得到的經濟利益。這就叫「無形資產>有形資產」。

3.佔領心智>佔領市場

認知思維強調,佔領心智比佔領市場更重要。傳統的思維方式認為,只要我把市場佔領了,未來的市場就是我的,就可以一勞永逸。所以,他們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去燒錢,燒到讓自己傾家蕩產。

然而,認知思維認為,佔領心智比佔領市場更重要。一個品牌一定要成為顧客心智中的首選,讓顧客把你的產品和品牌放在心上。

在中國,OPPO和VIVO的銷量早已超過iPhone,蘋果公司該怎麼辦?互聯網思維可能會讓蘋果推出低端手機去打OPPO和VIVO,把銷量做上去。但是,蘋果這麼做了嗎?沒有。反而推出iPhone X這樣的萬元機,告訴全世界:iPhone才是全世界最好的手機。

4.生態系統>多元發展

認知思維強調專業化,強調企業必須打造專家型品牌,但認知思維並不局限於此,專業化+平台化,才是認知思維提倡的企業發展方向。

未來的企業更多的是「平台+個人」 、「平台+資源」的發展模式,企業若沒有形成自己的小宇宙,沒有形成自己的生態圈,在未來的競爭中,很難活下去。

平台化跟多元化的區別在於:多元化是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做,而平台化是用合作的方式、共享的方式把自己的生態系統建立起來。

比如:曾經的諾基亞自己去開發遊戲、開發導航,這叫多元化。但蘋果卻把平台搭建起來以後,讓FACEBOOK做即時通訊,讓百度做導航,讓騰訊做遊戲,讓全世界的手機軟體商給他開發軟體,這叫平台化。

未來市場的競爭邏輯是這樣的:當多元化遇到專業化,專業化勝出;當專業化遇到平台化,平台化勝出。

互聯網思維非常認同維珍的多元化發展,認為維珍是一個成功的品牌。但是,認知思維卻認為,維珍是一個脆弱的品牌,當專家型品牌橫刀植入的時候,維珍必將瓦解;尤其這些專家型品牌形成自己生態圈的時候,維珍必死無疑。這就是「生態系統>多元發展」。

總的來講,面向大互聯時代,互聯網思維救不了中國企業,流量思維和用戶思維只能讓原本已經非常脆弱的中國品牌徹底崩塌。唯獨你用「認知思維、使命導向」武裝你的企業,才有可能改變命運,捲土重來!

我是正文分割線

2018年,我們將要面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如何運營,企業才能夠保持基業長青?

面向2018,馬雲說:將迎來30年來最恐怖的失業潮和倒閉潮。你想好如何逃離失業潮了嗎?要避開馬雲預測的倒閉潮,企業如何把握趨勢、抓住機會?

2018年3月7號,銷售與市場「尊享群+白馬營」社群共同邀請包·恩和巴圖老師,借老師新書《品牌征服》里的十大關鍵詞作為主線,給《銷售與市場》的朋友們奉獻:《看見2018:未來市場的終極較量》這一專題分享課。

包·恩和巴圖老師:

《銷售與市場》特邀專家、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營銷策劃100人

中國企業管理推動優秀個人

北京心征服品牌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

曾任伊利集團奶粉事業部全國市場總監兼戰略總監、派力營銷管理諮詢有限公司高級諮詢顧問、英國TNS消費者指數研究中國區研究總監、天九共享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

首創「強勢品牌六感法則」理論體系及實戰手法,已出版《中國營銷50問》《品牌入侵》《品牌征服》等營銷專著

曾服務過伊利、蒙牛、康師傅、上海家化、克明面業、弘一文化等200多家企業

【開講時間】

2018年3月7日,周三,晚8點。

【聽課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銷售與市場 的精彩文章:

中國營銷的「下一個10年」!戊戌2018,中國營銷TOP18敲響變革鐘聲
葉茂中:品牌識別符號,8秒鐘牢牢抓住消費者

TAG:銷售與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