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自古以來中原女子忌諱北嫁匈奴,專家:原因令人不齒

自古以來中原女子忌諱北嫁匈奴,專家:原因令人不齒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對古代女人來說,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嫁給一個什麼樣的人了。

古代女子在中原的同樣地位很低,但是他們非常忌諱嫁給北方的匈奴,即使在匈奴能夠給他們比中原更多的物質,更好的地位,他們也不願意。

很多人認為匈奴人一向野蠻、崇尚暴力,沒有文化,沒有教養,其實這只是中原女子不願意嫁給匈奴次要。

關於其中的主要原因,不得不說起一個歷史名人----四大美女排名第一的王昭君。

王昭君是雖然以公主身份北嫁匈奴,本身卻是皇帝後宮的一員,也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因為她沒有賄賂畫師,所以皇上並沒有見識到她的美貌,一直平平淡淡的過著自己的日子。直到公元前33年,呼邪單于為了漢匈和平主動覲見漢元帝,向皇帝主動請求和親。於是,皇帝召集後宮所有嬪妃商議此事,這是王昭君主動獻身,她認為自己與其平平淡淡地過一生,倒不如為了漢匈和平奉獻自己,實現自身價值,匈奴單于對她非常滿意。雖然皇帝驚訝她的美貌,卻無法失信於呼邪單于,只好讓王昭君嫁個他。王昭君出塞避免了幾十年的戰爭,促進漢匈和平發展,推動邊疆地區經濟發展。

我們常常只注意到歷史光輝的一面,卻忽略了它的陰暗面。

在王昭君和親的第三年,其子雕陶莫皋(即呼韓邪與大閼氏所生之子)立,稱復株累若單于。王昭君本以為她就要孤獨終老,但是沒有想到匈奴居然有「妻後母、報寡嫂」的習俗。它是匈奴古老又普遍的重要習俗。於是復株累若綴單于便妻娶了王昭君。王昭君作為一個漢人女子從小深受儒家人倫思想的影響,根本無法接受這一習俗,於是她上書朝廷請求回歸大漢,但皇帝為了漢匈和平要求必須服從胡俗,她只好聽從皇帝的命令。這項習俗對匈奴人來說,可以使他們的血脈延續下去,可以凝聚本族人民,也可以緩和貴族之間的緊張關係。其次,匈奴是游牧民族,他們人口較少,而且醫術低下,人口死亡率較高,為了繁衍,他們只能最大程度發揮女子的生育能力,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所以專家認為,「人倫」才是中原女子不願意嫁給匈奴的最重要的因素。

中國古代漢人以儒家思想為主導地位,人倫,對他們而言更為重要,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有明確界限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以及各種尊卑貴賤關係。如果人不能遵守人倫的話,那和畜生沒什麼區別。正如《孟子·滕文公上》所說:「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匈奴自古以來是游牧民族,所以他們重武輕文,再加上他們輕視漢人所推崇的人倫。所以中國古代女子不願意北嫁匈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她是中國四大美人,卻被父子倆輪著當老婆,甚至都生下了孩子!
大漢朝最悲催的公主,本來是別人奶奶,後來成了別人老婆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