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藝咖聯盟女性藝術家推介

藝咖聯盟女性藝術家推介

更多資訊請關注公眾號↑

草長鶯飛的三月里,迎來了女性的美麗節日。藝術遇見女性,會產生怎樣的美好故事?藝咖聯盟推送首批7位女性藝術家,這些女性有的從事藝術專業領域,有的是藝術愛好者,雖專業領域不同,但都用各自獨特的視角表達她們眼中的世界,作品風格各不相同,或清婉,或天真,或厚重,或奇幻,或深刻,或活潑,或溫暖。芬芳若此,心花朵朵。

玫瑰人生

小野麗莎

00:00/08:23

周露露 美術教師 | 藝術碩士

創作心路

讀研期間,偶然觀摩了園林里的崑曲表演,演員的一顰一笑都讓我為之著迷,從而產生了創作《遊園驚夢系列》的想法。

從第一張遊園驚夢創作開始,每張中間都隔了好久,因為隨著思考的深入、新想法的產生,每一張都試圖進行新的突破,從構圖、色調、技法到藝術形式和人物氣質。有時候寧可停筆也要等到新的靈感來臨。

遊園驚夢系列一是我最喜歡的,因為它是我對崑曲最初始的感受:浪漫、唯美、充滿古典的韻味,枝頭的鳥兒與名伶的歌聲相呼應,宛若一體……之後的三張雖說遇到了瓶頸期,感受逐漸變化,但也是傾注了一些心血,最終也呈現了完整的畫面效果。在這個不斷學習、突破的過程中你會發現自己鍾愛的形式、擅長的領域以及難以跨越的障礙。這個過程十分痛苦,但卻是「成長的代價」,它是藝術創作中最為寶貴的財富。

畢業後我開始嘗試水彩、水墨和粉畫的練習。我覺得藝術都是相通的,不同的畫種相結合也能產生激烈的火花,有時候不一定是技法和觀感上的結合,可以是概念、情感上的碰撞。這條路還能走很久,不為名不為利,只為能夠保持初心,能夠有時間畫畫,對我來說就是最美好的一件事。

《遊園驚夢系列之一》油畫 100X120cm

《遊園驚夢系列之二》 油畫 96X145cm

《遊園驚夢系列之三》油畫 120X160cm

《遊園驚夢系列之四 》 油畫120X160cm

方序 獨立藝術家

方序的畫中意境

童年記憶中的尋找,隨著年齡漸長,內心的探索便融入了精神之中,體現在文字與繪畫之上,彷彿心靈源處的回聲。這是方絮的內心,寧靜且清明。她是能夠沉靜獨處的女子,從中國畫到油畫、滿載的光陰、畫中歲月,是她靜靜的思考與求索。她時常走在江南的古老園林中,坐於演繹著才子佳人的古戲台旁聆聽崑腔,在生活中她帶著水鄉的溫潤清秀,繪畫中她步入自己的內心,幻化出那些帶著奇幻色彩的夢。

方序的油畫「庭院」系列,總是透著一股江南的鎖夢清寒,綠意靈動,若有若無。在《童年回憶》中,冷寂的天外雲層絢爛,馳騁的紅色木馬積蓄著大能,喚出了童年的虹彩,明暗與靜動,對比鮮明,這夢中精靈所存在的緘默,不可言說。在她的《牆》中繪有一條逆光下的院牆,寂寞又斑駁,這分明是天際下清寒的一隅,故園高牆,尖聳向天的飛檐,天外那不安的雲層如火舒捲,一匹駿馬飛入雲天,一切都似乎將要敘說,一場大雨即將來臨。她所描繪的《桃花塢》系列,透著濃郁的民族韻味,把距今350多年歷史的蘇州民間藝術與江南現代的庭院相結合,呈現出一種全新的面貌。

《紅馬》布面油畫 50x40cm

《山塘冬晨》布面油畫 50x60cm

《蘇州博物館》 版畫

《園林》 紙本 180x97cm

崔艷

蘇州它山美境裝飾設計有限公司負責人|蘇州它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N9藝術中心負責人

它山美境

設計就是生活,很多時候語境態度選擇都由具體的項目來呈現。這個項目位於山東臨沂。在被高樓環抱的都市區,如何營造一個內向型的園林,如何以小見大,如何讓人在這個空間尺度上「坐的下來」,並且能夠彷彿感覺置身於都市之外,是這個項目的初衷。我們採用了很多片牆來分割空間,把原本存在於建築與建築之間的「院」分割成更小的單位,從而形成了一系列的「院落」。這些院落和建築的組合,強調了各個建築獨立性,保證了建築與建築互不影響。院和院之間,有的是能夠走通的,但是視線並不通透。有的是視線能夠通達,但是並非直接相連。通過這樣的方法創造了空間上的景深。建築的外牆大面積的是留白,隨著時間與光線的改變,光影在這些白牆上不斷的變化著,形成了不斷運動的水墨畫。此項目榮獲2017年度國際空間設計獎艾特獎—公共建築銀獎。

吳贇頔 中國美術學院研究生在讀

用藝術切開時間

每一年的7月29日,禁不住會想起,法國瓦茲河畔的梵高,含著深刻的悲劇意識,強烈個性形式上的獨特追求,走到終點。他的畫,連同生命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躍和扭動,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這樣飽含熱情的藝術所帶來的深深的觸動,在現在冰冷的貼在博物館慘白牆體上抽象的觀念藝術中,慢慢消失不見,而我們要去哪裡尋找?

回到20世紀下半葉,于貝爾·達彌施、福柯、歐文斯、安德烈亞斯·許森、齊澤克、拉康、本雅明、阿甘本、德里達……,與這些思想並行的藝術,視覺化得呈現出這些被重新構建的時間與空間。

《藝術的終結》中,阿瑟·丹托(Arthur C.Danto)寫道,後歷史的藝術時期,對藝術不斷自我革命的需求已經消失,後歷史的藝術氛圍會讓藝術轉向人性的目的。對於我,在推進藝術史學習的過程中,這就成了致命吸引力。每看過一本新的藝術哲學,都能感覺到,自己似乎是手持一把帶有神秘力量的刀刃,從不同的角度切開了時間,切開了存在。大多數時候,我收到問題常常是,「哲學和藝術有什麼用?」「站在博物館的時候,你在想什麼?」「藝術史能夠真的變成麵包嗎?」 我給不出確切的答案,可是如果允許,可能只是看著一副達芬奇的手稿,生命中的一部分卻是可以穿過時間,與人類的智慧交疊。任何人,任何地點,能夠獲得這樣的體驗,都是一種進入藝術獨一無二的珍貴的路途。就像是第一次目睹泰戈爾的詩稿上的塗鴉,從未想見他的藝術如此高雅迷人?

油畫創作

《歸回祈禱》 漆畫 200x50cm

青葉子 高校教師 | 藝術碩士

把時光浪費在美好的事情上,在平淡的日子裡笑出聲了

從事著一份跟藝術搭點邊的工作,空餘時間卻幻想著把時光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喜歡按著自己的興趣把閑暇時間填滿,養花種草、手工編織、刺繡、木作、賞玉……興趣廣泛卻不精通,入了一個坑又一個坑,樂此不疲!

先說說手工活,手工有一種精細雅緻的美感,尤其手工編織於女性而言,也應是一種基本生活技能。得益於小時候父母就有這個遠見,從小就不反對我拿著棒針勾針跟鄰居的巧手嬸嬸們學習,練就了一手童子功哈哈,現在時不時會勾一些小物件,生活中由此多了不少小樂趣和小驚喜,收穫了不少小感動,朋友們都很喜歡我的小手工,苦於時間有限,不能一一滿足,由此也欠下了不少債,等偶退休了一個個來還,哈哈。

同時也愛上了刺繡和木作,這2樣事情看上去出入有點大!一個靜一個動,但都一樣讓我愛不釋手。沏一壺茶、焚一炷香、放一段喜歡的音樂,坐在綉綳前面,心就沉靜下來了……這和遇到一塊好木頭,細細品味、設計定稿、製作打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至於接觸和田玉,則有點戲劇性的,5年前兩個閨蜜前來蘇州遊玩,聽說蘇州自古(明清)以來是治玉名地,特來討教,很慚愧,當時不懂也不了解,沒有盡到地主之誼,後來倒是由此開啟了學習玉石文化的興趣大門,一發不可收拾,一不小心學到了和田玉高級鑒賞師了,學海無涯,吾將上下而求索,繼續這條路走下去。

手工編織

賞玉|手工

木作

王璐 機關公務員|全國公安美術家協會會員

用畫筆記錄生活的美好

從小喜歡繪畫,種種原因卻沒有選擇藝術之路,工作後的機緣巧合意外的結識到了繪畫前輩和一群熱愛藝術的小夥伴,又重燃了我內心的夢想。愛好水彩,油畫,國畫,喜歡旅行,攝影,美膚等和美相關的活動,多次參加市美協組織的繪畫活動,榮獲2017年蘇州市直機關繪畫大賽三等獎。其實夢想並不遙遠,只要堅持,新的一年,願和新老朋有將美好進行到底。

水彩創作

《事事如意》國畫

《太陽花》 布面油畫

張華 軟體編程| 特長攝影、音樂、閱讀、製片

麥巴的記憶

又到麥收時節,田野已飄來麥香的味道,想起兒時的麥巴,我的口水流忍不住直流下來,回味那再也找不回來的最古老、最自然、最綠色的食品味道。

麥巴是貴州鄉下每到麥收時節家家都會有的食物。在田野里麥粒從麥穗里分離出來還沒有晒乾,剛擔到家,主婦就會把麥粒泡水裡磨成很濃的漿,貴州特有的桐油樹葉洗乾淨,一勺濃厚的麥漿放到桐油葉的一角,另一角摺合過來形成美美的月牙形放到蒸籠上,大材火燒得旺旺的,蒸氣帶著麥香味,其間夾帶著桐油樹葉的清香、油香直朝人的臉撲面而來。等主婦說「好呢!」,孩子們就迫不及待圍到鍋邊伸出臟髒的小手去接那噴香的麥巴,兩小手給燙得來回倒騰著麥巴,臉上仍是期待和欣喜,雙腳也快快的跑到門前的場地里找一坐的地方,慢慢撕開桐油樹葉,先聞聞,再輕輕的咬一小口在嘴裡來回細細的反覆嚼咬到香甜的感覺出來,此時看著近處開著鮮花的野草和望著遠處的青山綠樹,一種自然詳和的美景展現在眼前。這是農家才有的吃麥巴時的情景,而我兒時吃麥巴是另一個情景,其中還與我母親有一個小秘密。

小學一年級時,也是一個麥收的季節,放學路上,我看到路邊的麥田正在收穫。那時的公社社員勞動積極性都不高,總有一些散落的麥穗在田間,也沒有社員去拾,我小心邁進麥田,邊彎腰拾麥穗,邊用眼的餘光掃描坐在田邊的社員,看他們沒有反應,我就繼續一根根的麥穗拾著,直到小手握不住時,我想把麥穗與麥桿分開,但怎麼也分不開,只好把麥穗連著麥桿一起裝到只有兩本書和兩個作業本的空空書包里,當書包裝滿,手上也握了一把麥穗準備離開時,社員都笑起來「明天再來啊」。聽了這句話我緊提著的心放了下來,也對他們笑笑,揮手告別「我明天一定來」。

回到家,取下頸子上掛著的鑰匙急急打開門,衝到母親的針線盒裡找來剪刀,把麥穗與麥桿分開。母親回到家,看到桌子上的一小堆麥穗驚訝的問「你去拾的?」我點點頭「我還要去拾,今後我可以吃自己的麵粉了」,母親大笑「你那點麥粒沒有人會給你加工成麵粉的」。我失望及了,低頭用手剝著麥粒,小聲說到「我吃麥粒飯」,「你也別想吃什麼麥粒飯,你再去拾點,我給你換兩個麥巴去」,我抬頭張大了眼「真的!」同學帶到學校那香香的麥巴早就讓我的小胃口吊著,但我們家不是農村的,根本沒有條件做麥巴,那時也不讓這樣的東西到市場上來賣,吃麥巴我根本不存奢望。「他們會換給我們嗎?」「會,只要你的麥穗大大的多過他們製做麥巴的量,肯定會換的」。

第二天,我帶上剪刀,邊拾麥穗邊把麥桿剪下,裝滿小書包,手上握了一小把麥穗正準備離開時,社員們招呼我過去,告訴明天去另一邊收麥了。這樣我連續幾天在學校周邊的麥田裡拾麥穗,遠的地方母親不讓去,我的收穫幾天下來也只有一小口袋。母親舉著袋子出門,要去給我換麥巴了。我焦急的在家等著,覺得日子真長啊!好不容易,母親回來了,從袋子里拿出兩個還有一點餘溫的麥巴給我,我一手拿一個,等母親坐下後,把其中一個麥巴遞給母親「媽媽吃」,「又拍馬屁啊」,一向一直討好父母的我,覺得是很自然的事,也不願意多說,把麥巴塞到母親手裡,自己找了一個小橙子坐到母親前面,與母親一起慢慢的吃了起來。

此時,我不知道母親的感覺如何,但我的心是幸福的,不只是吃著自己的勞動所得,而且是與母親在一起,請母親吃自己勞動的果實。這樣的情形重複了四年,每年我都重複著我幸福的感受。

兒時的麥巴香、麥巴甜、麥巴美,幾十年過去了,每到麥季我都會想起它。

喜歡藝術的女性最美,藝咖聯盟祝女神們節日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咖聯盟 的精彩文章:

TAG:藝咖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