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MicroLED有「非常艱巨的500天」,那Mini LED呢?

MicroLED有「非常艱巨的500天」,那Mini LED呢?

在顯示技術領域,Micro LED和Mini LED可謂是近期炒的比較火熱的兩個概念,有業內人士指出,在一些技術層面這兩大新技術甚至優於OLED,可以說Micro LED和Mini LED前景可期。

就Micro-LED來說,目前行業里認同一個說法--「非常艱巨的500天」,也就是從現在開始計算,還有一年半的時間,一年半之後驗證Micro-LED是否能夠真正地走向市場,走向商業化。

不過,不少業內人士指出,Micro LED對於畫質會有質的提升,是下一代的革命性顯示技術。聯創光電相關負責人曾表示,Mini LED只是顯示領域的一個過渡產品,未來一定會是Micro LED。

相比Micro LED,理論上說Mini LED技術難度更低,更容易實現量產,且可以大量開發液晶顯示背光源市場,產品經濟性更佳。據業界估算,若採用Mini LED背光設計的液晶電視面板,價格約只有OLED電視面板6~8成,但亮度、畫質都與OLED相近,省電效能卻又更高。

Mini LED作為Micro LED的「崗前哨」, 上至上游晶元企業晶元光電、華燦光電與三安光電,下至中游封裝的聯創光電、瑞豐光電等都在積極布局。

談及Mini LED,其實晶元光電在大中華區做得比較早,是比較深入的一家企業。晶元光電已開始生產Mini LED,預計高端液晶電視和智能手機將成為首批將其用作背光的設備。

而國內另一家晶元巨頭華燦光電,在晶元規模上已經高居國內行業規模第二。在Mini LED走俏的背景下,華燦光電已加速布局。據了解,華燦光電Mini LED晶元已小批量供應國際大客戶,隨著Mini LED技術進步成本下降,有望帶動LED晶元需求量快速成長。

雖然有眾多企業的「熱捧」,Mini LED作為才出現不久的一個概念技術,其技術還具有許多方面的難點。華燦光電指出,現階段Mini LED技術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及難點:

從工藝路線上看,目前的Mini LED全部採用倒裝晶元結構,主要是由於倒裝晶元無需打線,適合超小空間密布的需求,同時適合多種材質的封裝基板,也正是由於此,其可靠性也明顯提高,降低終端產品使用的維護成本,因此在實際製作過程中,倒裝工藝的控制極為重要,同時在小尺寸情況下,焊接面的平整度、電極結構的設計、易焊接性以及對焊接參數的適應性、封裝寬容度都是其設計的難點與重點。

對於背光應用Mini LED ,由於終端超薄的要求,同時結合成本及控制難度,要求晶元能在較寬LED晶元排列間距的情況下實現較小的混光距離,進而降低整機的厚度,因此如何實現晶元的出光調控,以及後期使用過程中的一致性是其重點。

對於顯示應用RGB Mini LED,除去傳統小間距晶元要求的亮度集中度、小電流下的亮度一致性、低且一致的電容特性等,其使用環境及後期維護對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別是紅光晶元在製作倒裝工藝過程中需要進行襯底轉移,其整體工藝較為複雜,其轉移技術、生產良率控制及使用過程中的可靠性是重點需要考慮的。

此外,由於Mini LED晶元尺寸較小以及對光色一致性的要求,目前Mini LED普遍採用測全全分的模式進行,作業效率較低,若隨著市場預期數量的增加,應用端在單一產品都需要百K級以上晶元作業時,效率限制更加明顯,因此如何與應用端配合,有效提高作業效率,也是目前的重點。

不論如何,在Micro LED商業化之路「並不明朗」的形勢下,期待更多的LED廠商能夠突破Mini LED技術瓶頸,打開未來顯示技術的新篇章。

不一樣的視角,看LED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工LED 的精彩文章:

打破進口壟斷困局,艾華排名向日本廠商靠攏!
三星擱置OLED 力挺Micro LED?一場結局難料的豪賭

TAG:高工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