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笑傲江湖》太嫩?金庸當年曾不滿令狐衝出場太早,武俠宗師的江湖

《新笑傲江湖》太嫩?金庸當年曾不滿令狐衝出場太早,武俠宗師的江湖

提要:武俠劇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卻有無緣無故的愛。江湖險惡,門派林立,為了爭奪武學秘籍或神秘寶藏,或者為了爭當武林盟主而浴血雨腥風,這就是武俠劇中「恨」的根源和套路。然而義士俠女的愛情卻又來得如此輕盈,往往來自一見鍾情或患難與共

01

令狐沖的魅力不在於顏值

據金庸代表作改編的電視劇《新笑傲江湖》正在熱播,如果帶著先入為主的印象去看經典重拍劇,當然會有一些不適應。有人嫌男一號令狐沖的選角不夠帥氣,有人說劇情的改動太大,還有人吐槽新人演員的演技,以及一些情節不合邏輯。

有這些吐槽是因為我們的期望值太高了,或者只是由於它與我們之前的印象不符,經典重拍劇既要追求新意,又要面對觀眾挑剔的眼光。其實在金庸的原著當中,令狐沖的魅力也不在於顏值,他叛逆和坦蕩的丈夫氣概,不拘世俗與世故的英雄豪俠,是能夠贏得任盈盈和儀琳芳心的法寶。

這部翻拍劇定位於「青春武俠」,劇中主角稚氣未脫,令狐沖不再像那種頂天立地的大英雄。這也沒什麼,新武俠的蓋世功夫如同神話,只要獲得武學秘籍就可以橫掃武林。

武俠劇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卻有無緣無故的愛。江湖險惡,門派林立,為了爭奪武學秘籍或神秘寶藏,或者為了爭當武林盟主而浴血雨腥風,這就是武俠劇中「恨」的根源和套路。然而義士俠女的愛情卻又來得如此輕盈,往往來自一見鍾情或患難與共,英雄救美人或者美人救英雄。

02

新武俠文學宗師的「江湖地位」

筆者上初中時接觸的第一部金庸作品就是《笑傲江湖》,感覺裡面的偽君子特多,一個比一個有城府。小說的情節發展脈絡,就像是一場心機與神功的雙維競賽,「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當時受限於語文教科書所灌輸的正統文學觀念,並沒把武俠小說當成什麼經典作品。後來看到有些大學者對金庸小說的評價非常高,還感到驚訝。其實金庸作品的文化底蘊的確很深厚,又能推陳出新,打破了幾百年舊武俠的傳統,與梁羽生等人共同開創了新武俠文學,金庸的文學成就又在其他武俠作家之上。

三聯書店原總編輯李昕曾撰文回憶,自己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工作時,1993年紅學家馮其庸先生到社裡開會,談到對金庸的極高評價,向人文社推薦一定要出金庸的作品。李昕起草了一封致金庸的信函,由陳早春社長簽字蓋章,表示要以名家作品的高規格推出金庸全套作品集。

可惜這個動作晚了一步,金庸先生已將小說版權交給別的出版社。就像金庸小說中的正邪是相對的,作品的經典與否其實也是如此。作品的巨大影響力擺在那裡,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文化標記。

03

金庸當年曾嫌令狐衝出場太早

2001年張紀中製作、李亞鵬主演的《笑傲江湖》,是大陸新武俠電視劇的開山之作。劇情對原著的改編也比較大,金庸先生曾對令狐衝出場過早表示不滿。張紀中曾在接受南方周末採訪時回憶說:「他對我們的開頭不滿,認為令狐沖和任盈盈不應該那麼早出場,導致故事情節發生變化。」

電視劇在節奏上需要比原著更快,更早進入核心情節和戲劇衝突,讓主要人物早點出場也是為了抓住觀眾。但金庸先生說:「《三國演義》里的諸葛亮出場還要晚,怎麼就可以?」

這樣說也有道理,但古典小說和現代影視劇在敘事節奏上不同,讀者和觀眾的心態也不一樣。觀眾主要是為了消遣,不會像讀小說那樣去細細品味。

作為一部「青春武俠劇」,《新笑傲江湖》還是能讓人看得下去的。它本來就不是歷史正劇,不能拿現實生活中的邏輯去苛求武俠劇。新武俠的文學魅力就在於衝破傳統思維,一騁情懷,浪漫不羈。

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情節豐富的衝突與爭鬥,還有一些世事哲理蘊含在內,也就可以了。似乎缺少一點英雄氣,也沒有真功夫的打鬥,「嫩」是嫩了點,但既然是翻拍,總得拍出一些不一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凝眉 的精彩文章:

衢州這兩起案件很特別,車禍後噎亡獲賠30萬,路邊停車被撞賠2萬
《唐探2》8天22億票房,導演陳思誠體驗紐約拍攝,47天拍一部電影

TAG:海凝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