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0餘年頂級實驗室積累,AI時代的厚積薄發,牛博真牛!

30餘年頂級實驗室積累,AI時代的厚積薄發,牛博真牛!

採訪、撰文:花姐;編輯:大頭

微信公眾號:芯世相(xinpianlaosiji)

同為張江高科895營的項目,時常聽到鯤雲科技(物聯網人工智慧晶元及解決方案)牛昕宇博士的名字,大家都稱呼他「牛博」,很多朋友對他稱讚有加。

剛好去年底牛博的鯤雲科技獲得了星瀚資本領投,深圳雲創、珠海拓金跟投的Pre-A輪融資。趁著來深圳出差,找牛博約(ceng)了頓飯,很難想像眼前這位看起來很鄰家的兄弟有著這樣的背景,「學霸」這個詞兒完全hold不住啊!

「牛博」是誰?

牛昕宇博士

鯤雲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全獎博士

前博士後研究員曾獲歐盟科研影響力獎

帝國理工傑出成就獎

傑出科研獎有7項發明專利、1項國際專利,歐盟HiPEAC最佳論文2項

見面前,聽了,讀了很多關於牛博的故事,見到真人:很Nice,低調謙遜,用「質樸」這個詞兒,大概很合適。

作為學渣,要防秒殺壓根沒打算跟牛博探討什麼技術話題。

作為媒體,喜歡八卦對於牛博的學而優則商,我很好奇!

燙完一盤牛肉,話題回到了2015年底:

當時,牛博還是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博士後研究員,去紐西蘭參加一個學術會議的途中,在上海停留了幾天。被朋友拉去參加研討會,做了個關於「人工智慧晶元應用的新技術突破研究」的分享後,在場的某位觀眾立馬找到他認為這個方向市場前景十分廣闊,並鼓勵他回國創業。3天後,牛博便帶著一份500萬的天使輪投資協議,登上了去紐西蘭的飛機。

飛機上,牛博的心潮澎湃了起來:原本他的人生是斯坦福大學擔任訪問學者,然後回來繼續在帝國理工任教職。

但這些年,他也一直希望將技術落地,他認為物聯網很很可能成為下一代計算平台,2025年全球754.4億物聯網節點,單節點物聯網AI方案3-100美金,按照平均20美金計算,物聯網AI市場規模將達1.5萬億美金。

未來出於時效性、經濟性、安全性等因素的考量,對本地化計算的需求也會進一步提升,通過本地的人工智慧晶元,可以有效解決這一難題,而後者正是他一直研究的方向。

是繼續走學術路線?還是轉身回國創業?這個決定並不難做,關鍵問題在於如果創業,自己與恩師之前的安排與布局將被全盤打亂,老師否會支持?

鯤雲科技誕生

落地後,在皇后鎮的學術會議上,他決定第一時間向自己的恩師:帝國理工教授,英國皇家工程院陸永青院士實話實說。

這裡插播一下牛博與陸院士的淵源:在介紹陸院士之前,可能要麻煩先把椅子扶好

陸院士和牛昕宇博士合影

陸永青(Wayne Luk)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IEEE、BCS會士、帝國理工教授、斯坦福客座教授、中英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主任、ACM-TRETS創刊主編,有450篇學術期刊及會議論文, 國際專利2項, 學術著作3冊,學術造詣頗深。

90年代初期,陸院士便是將FPGA硬體加速應用在金融領域的全球第一人,他創辦的基於面向伺服器定製計算技術的Maxeler更是在2007年獲得了JP摩根2000萬美元的投資。

而2010年時的牛博,剛從復旦大學電子工程系本科畢業,畢設正好是用FPGA進行的「RFID晶元數字電路設計」,在研究了全球諸多學術大咖後,選擇了方向十分契合的陸院士作為導師。入學後不久便加入了陸院士的人工智慧實驗室,並於2012年1月開始幫助陸院士管理實驗室。

介紹完陸院士,咱們繼續回到2015年底的紐西蘭皇后鎮:

在得知牛昕宇拿到了投資協議,思考回國創業的消息後,陸院士愣了片刻,隨即欣慰地說道:在得知牛昕宇拿到了投資協議,思考回國創業的消息後,陸院士愣了片刻,隨即欣慰地說道:Thanks for telling me!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你不要有什麼顧慮,勇敢去做,我會全力支持。

就這樣,鯤雲科技(Corerain Technologies)誕生了:

牛昕宇擔任CEO,陸永青院士擔任CSO,還邀請了同為陸院士弟子,牛昕宇的大師兄蔡權雄加入,擔任技術負責人。在校期間,蔡權雄曾帶領帝國理工與摩根大通合作,當時正在Imagination Sweden(全球最大移動GPU公司)擔任硬體部門總負責人。前IH-London亞太區總監肖夢秋加入,擔任COO。並在倫敦組建了研究團隊。

星空和雨人

依靠實驗室30餘年的經驗與資源積累,牛博2016年1月回國後,帶領鯤雲科技團隊迅速開發出了「雨人人工智慧系統」,並很快與中國航天集團、國產商用大飛機等客戶開展了合作。同時,他們也以此為基礎,提煉需求打造出另外一款標準化計算平台——星空

星空平台(上圖)和雨人平台(下圖)硬體外觀

前者主要基於歷史數據及產品運用領域的準則對異常數據進行自動化檢測,它每秒可對160G的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實時分析。

後者基於深度學習演算法,能夠對複雜環境下的視覺信息分析理解。信用卡大小使其可嵌入視覺數據採集端,功耗為3W~5W,延遲不超過50ms。

比如,國產商用大飛機C919首飛時機身上裝有4萬多個測試感測器,包括圖像、壓力、震動、速度、溫度等。受無線帶寬限制,測試飛行中的數據不能實時傳輸到地面控制中心,一些設備異常因此很難及時發現,只有待飛行結束後才能提取到實驗室分析。

而運用團隊開發的星空平台後,4萬多顆感測器的數據都可在飛行過程中進行實時分析,只有異常數據才會傳輸給飛行員和地面監測人員。這樣不僅節約了後期數據分析的時間,也提高了飛行測試的安全性。

雨人平台應用範圍更廣,衛星遙感、安防、工業監控都可運用。比如高解析度衛星每天都會拍攝大量的地球照片並傳輸到地面,傳統情況下拍攝數據在衛星端不會進行任何處理,因此地面人員需要分析數據識別目標物,如島嶼、建築等。研究人員最多只能分析5%的圖像數據,而這其中90%又是無效的數據,如毫無波瀾的海洋照片。

雨人平台可以訓練識別島嶼、艦船等目標物,將其安放到衛星上後,平台在衛星端就能實時分析圖像,只將有效畫面傳輸至地面,這樣可大幅度提升通信帶寬有效利用率以及工作效率。

左上為星空平台,左下為雨人平台2代,右側為雨人平台1代

在2016年6月推出第一代雨人平台後,時隔一年,第二代產品也面向市場。相比一代產品,二代雨人平台性能提升了2倍,可支持更多的深度學習演算法。同時,為了更好地進行商業化,團隊為垂直領域客戶提供了從底層的板卡設計到頂層應用開發的全套解決方案。

好了,以上技術部分介紹是我從官方文章裡面抄來

鯤雲科技有什麼不一樣?

以下是本學渣自己的思考:

這兩年的AI如火如荼,國內已經成立了好幾家做AI本地化加速方案的公司,其中能提供AI晶元的公司也為數不少。同樣是AI晶元,牛博的鯤雲科技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呢?

再穿越到2012~2015年,牛博幫陸院士打理帝國理工人工智慧實驗室的日子:

由於陸永青院士在定製計算領域近30年研究,及豐富的產品化經驗。實驗室經常與大型企業展開合作,比如JP摩根,花旗銀行,雪弗龍石油企業的地質圖像處理等等。

合作的過程中,發現各行各業都有本地化加速的需求。而他們實驗室摸索出來的這套方案,在很多行業都可以復用,並且,在過去的這些年裡,構建了完整的實驗室工具鏈和機器學習組,這樣,人工智慧領域的硬體+開發平台的雛形便誕生了。

大家都喜歡提精益創業,喜歡說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化可行產品),而鯤雲科技的MVP,在帝國理工的人工智慧實驗室里,用了30年的時間打造完成了。正是這樣的厚積薄發,才讓鯤雲科技從創辦之初變可以迅速推出產品,並落地商業化,且在創辦的第二年,2017年實現盈虧平衡。

當然,牛博的征途遠不止於此,在我的認知里,牛博的鯤雲科技和其他的AI企業,其實並不是一個物種,不能完全類比。鯤雲科技想成為的是:AI時代的Intel+Windows的結合體。在提供底層硬體的同時,提供低門檻的人工智慧應用開發平台,支持萬物智能的實際應用落地。

具體來說,這套解決方案最底層基於FPGA的定製化板卡,採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統,支持USB、Ethernet、VUSB、DMI等多種數據介面,可嵌入多種目標系統;

上層將訓練後的深度學習演算法處理模型,固化為硬體模塊;

頂層為應用層,會根據不同的目標、數據寬度、並行網路層數、網路層內部數據存儲架構等因素,自動調整深度學習網路架構。

鯤雲科技已經落地的領域包括:航空,航天,智慧城市,工業監控,教育研發。

全球人工智慧應用創新峰會

最後,不得不提地是鯤雲科技令人咋舌的全球AI領域頂級權威大咖資源,由人工智慧應用創新研究院主辦,鯤雲科技承辦的2018年「全球人工智慧應用創新峰會」即將於2018年4月18日在深圳舉辦敬請關注【鯤雲科技】公眾號。

主講嘉賓(已確認出席)

Prof. Wayne Luk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IEEE fellow

BCS fellow

帝國理工教授

定製計算晶元領域國際權威

Prof. Steve Furber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

IEEE fellow

曼徹斯特大學教授

ARM 技術創始人

歐盟腦計劃計算負責人

與比爾蓋茨一同當選英國計算機協會傑出會士

類腦晶元領域國際權威

Prof. Arvind

IEEE fellow

ACM fellow

美國科學院院士

MIT 人工智慧實驗室教授

Sandburst 晶元公司創始人

Bluespec 公司創始人

晶元驗證領域國際權威

Prof. KunleOlukotun

IEEE fellow

ACM fellow

斯坦福教授

Afara 晶元創始人

UltraSPARC T1 晶元架構師

多核計算晶元領域國際權威

楊廣文教授

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主任世界超算第一名紀錄連續四年保持者

ACM Gordon Bell 獎 2016, 2017

超級計算領域國際權威

敬請關注【鯤雲科技】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 的精彩文章:

不比211差!這兩所地方大學,近日獲批國家重點實驗室
2013年新墨西哥州核廢料填埋場實驗 至少需要20億美金清理

TAG: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