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別怕寶寶開口晚,大腦里原來有一張「語言地圖」,六點自測走起!

別怕寶寶開口晚,大腦里原來有一張「語言地圖」,六點自測走起!

小編說:孩子開口說話晚怎麼辦?孩子是不是語言表達能力有問題?很多家長都會陷入這樣的問題中,深深擔憂,不知所措。寶寶的大腦里有一張「語言地圖」,你急或不急,語言地圖就在那「不離不棄」,不過相應的激活也是很重要的。別怕寶寶開口說話晚,玩具超人送上六點自測方法,快來看看吧!

來源:媽咪OK ( ID:mami-ok )

前幾天看到一個研究,研究人員想搞清楚寶寶在開口說話前(0-1歲的前語言階段),小腦瓜里到底知道什麼,各種實驗之後,他們發現6個月大的小寶寶腦袋裡已經有一張複雜的辭彙網了,即便此時的寶寶還一個詞都不會講。

別怕寶寶開口晚,大腦里原來有一張「語言地圖」,六點自測走起!

另外一個有趣的研究是,科學家讓嬰兒聽電腦合成的多音節無意義「詞語」,其中有些音節頻繁相連出現,而另一些音節很少相連出現。嬰兒會更注意總是相連出現的音節,而語言正是相鄰的音節組成的單元。這個實驗說明其實在父母覺察到之前,嬰兒對語言的學習就已經開始了。

人的大腦中存在一個關鍵的時間窗口,為說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詞,寶寶們一直在進行心理的準備。所以到底要怎麼做呢?


有好隊友,才有早說話的寶寶

學說話就像一場綵排很久的表演,當寶貝準備好了,才能脫口而出。所以,光擔心、著急、催促寶寶說話是沒用的,你得在那個漫長的準備過程中,做好隊友,給力支持寶寶。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有詳細講述過1歲前寶寶語言發育規律:

  • 1個月大的寶寶,能認出媽媽的聲音,你跟寶寶說話時,他能意識到交流是一個雙向的過程。

  • 2個月大的寶寶,會發出一些嘰嘰咕咕的聲音,而且會重複一些母音,aaa、ooo之類的,寶寶意識到大家在安撫他,逗他玩。

  • 4個月大的寶寶,會牙牙學語,會發出一些有高有低的聲音自娛自樂,寶寶開始注意到組合成字詞語和句子的方式,對媽媽的語調和某些辭彙或句子上的重複發音非常敏感。嘰嘰咕咕的聲音,而且會重複一些母音,aaa、ooo之類的,寶寶意識到大家在安撫他,逗他玩。

  • 6-7個月大的寶寶,開始積極模仿說話的聲音,對你發出的聲音更有反應,會試著跟隨你的引導。

  • 到1周歲,寶寶已經可以理解媽媽講的很多詞了,試著發出他/她自己的詞語。

別怕寶寶開口晚,大腦里原來有一張「語言地圖」,六點自測走起!

回想起來,在OK的這些階段,我們不經意間通過各種方式恰好做了對的事情。

OK一個多月時,我們經常摸著他的小手,跟他嗯嗯啊啊地講話。

在OK三、四個月時,我回媽媽家住了一段時間,OK有一個「鍾愛」對象,鄰居家一個美女阿姨,她每天都要來跟他「說」很久,OK會發出一會高一會低的聲音,有時還帶轉彎的,笑趴一屋子人。

OK六七個月時,常玩的一個遊戲是,我們把他很愛的一個按了會響小狗放遠一點,捏捏晃晃對他說「小狗」,他那個時候會坐了,但不會爬,拿不到玩具急得亂拍手,啊啊叫,過一會拿給他玩,等會再來一遍。(他其實在跟隨你的引導)

OK十來個月時,朋友給他畫了一幅畫像,我們裱好掛牆上。我媽最愛抱著他,指指他再指指畫像,說「小帥哥」,幾次以後,問他小帥哥在哪。他就會看著牆上的畫笑。


六點自測,看看你做對了嗎

小奶娃確實很多時候讓人手足無措。吃喝拉撒睡都靠猜,更不要說哼哼唧唧的「嬰語」了。所以,其實和小寶寶互動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來看看在娃1歲前,你是不是做到了這些:

別怕寶寶開口晚,大腦里原來有一張「語言地圖」,六點自測走起!

1、碎碎念,你做了嗎?

我一個朋友家,奶奶帶孩子,奶奶不愛說話。朋友兩口子又是朝九晚五,顧不上。孩子總是在這樣的環境里,一直到兩歲半,還不說話時,大人們才著急了。後來,到了上幼兒園的時間,因為說話問題,只能推遲上學。

語言學家們的研究發現,嬰兒大腦的學習須以人際互動為前提。寶寶沉浸在周圍各種各樣的聲音中,記憶這些聲音,讓自己發出的聲音與他們頻繁聽到的聲音匹配。如果沒有足夠的聲音刺激,寶寶的語言很難進入下一階段的發展。

2、寶寶看到你的臉了嗎?

媽媽們有時可能沒意識到,和寶寶說話的方式不對。

因為工作很忙,我很珍惜和OK在一起的時間,只要一有時間我就喜歡帶著他到處轉。我會看著他的小臉跟他說東說西。OK很喜歡,以至於後來,有時我說話時沒看他,他就會抗議我不專心。

別怕寶寶開口晚,大腦里原來有一張「語言地圖」,六點自測走起!

嬰兒通過注視父母的眼睛獲取關鍵的社會線索。一個研究表明,出生後頭兩年中,幼兒如能跟隨成人目光的指向,那麼他們所掌握的辭彙會比不能跟蹤目光移動的兒童更多。舉個例子,媽媽說蘋果,同時看看蘋果,寶寶會注意到媽媽這個細微的動作,把「蘋果」這個詞和「蘋果」這個水果聯繫起來。所以,讓孩子看到你的臉非常重要。

3、有沒有用愉快的語調重複外星語?

如果我們能製造一些愉快的互動,寶寶會更有興趣發音。就像OK小時候那個漂亮阿姨一樣跟寶寶嘮嗑,「寶貝吃飽了是吧?」「寶寶開心了是吧?」……OK就好開心,好像這個阿姨特別理解他一樣,嗯嗯啊啊沒完沒了。

雖然,寶寶說出來的可能是外星語「嬰語」。我們跟著重複,寶寶會留心你的發音,並把發音記在他的語言地圖裡。

別怕寶寶開口晚,大腦里原來有一張「語言地圖」,六點自測走起!

4、給東西命名了嗎?

帶OK出去遛彎,我們會指著花朵,對寶寶說:「寶寶,這是花。」OK睡醒了,會跟他說:「寶寶醒了,寶寶穿衣服啦!」基本一天到晚,所有的事都在念念念念。因為看到花朵、衣服的東西聽到聲音,寶寶就能逐漸理解這些詞的含義。

有時,也要細心觀察孩子跟我們是不是在一個點上。OK有次玩一個小火車,一直跟他說「寶寶,火車」,但OK沒反應,後來發現他一直在看小火車裡的小人。

所以,讓寶寶來引導互動的過程。重複命名,寶寶腦袋裡的辭彙量就越大。寶寶從中學到語言線索越多。

5、圖片、繪本有沒有讀起來?

一個朋友說,在她家寶寶6個月時,買了一套口袋書,給寶寶念的時候,他都很專註。到寶寶11個月時,繪本已經撕了好幾套了,但她家寶寶說話也很早,而且辭彙量超豐富,經常爆出一些「金句」。

繪本和圖片可以幫助孩子了解每個東西都有名字這件事。圖像簡單的動物卡片或者繪本都可以給寶寶拿來講。不要覺得太早,抱著寶寶指著書或卡片里的貓咪、小雞、小鴨……可以擴充寶寶的辭彙量,對寶寶學習語言很有幫助噢。

別怕寶寶開口晚,大腦里原來有一張「語言地圖」,六點自測走起!

6、有沒有鍛煉寶寶的口腔肌肉?

還有一位朋友說,她家孩子兩歲半時說話吐字還不清楚,外人都不懂。她很著急,帶寶寶去檢查結果。醫生說:「寶寶完全沒問題。」後來才知道,是她給孩子吃的東西太過精細,孩子的口腔肌肉鍛煉不足,咀嚼能力沒有發育好造成的。

說話不僅需要大腦的認知,還需要「硬體」配套。一些有運動發育遲緩的孩子想要說話時,往往由於肌肉緊張而引起發音困難,需要特別的口腔肌肉訓練。

除了輔食添加時注意鍛煉孩子的咀嚼力,像OK小時候玩過的撓痒痒、哈哈笑、嘟嘴、扮鬼臉等遊戲,都能鍛煉孩子的嘴唇、舌頭和下頜的運動。

別怕寶寶開口晚,大腦里原來有一張「語言地圖」,六點自測走起!

排除基因和身體的問題,孩子開口晚,往往是引導不夠。請記住,雖然一歲前的寶寶還沒有說話,可那小小的腦袋無時不刻正在拚命吸收周圍的語言信息。

來,如果你有好的和寶寶交流分享的經驗歡迎底下留言哦!

作者介紹:媽咪OK,港大教育學博士創辦,美國幼兒教育協會成員指導。關注0-6歲寶寶大腦科學、智商情商。

別怕寶寶開口晚,大腦里原來有一張「語言地圖」,六點自測走起!

  • 關注「玩具超人訂閱號」,優質內容等著你~

  • ID:toysuperman001

  • 【 給娃買玩具,不如給娃租玩具 】

  • 「 8000件全球大牌玩具 !

  • 多重消毒更安全!

  • 會員一天只要幾塊錢!

  • 下載【玩具超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