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詳解探討「重建語言習慣」在口吃矯正中的本質作用

詳解探討「重建語言習慣」在口吃矯正中的本質作用

詳解探討「重建語言習慣」在口吃矯正中的本質作用,專家說,有口吃病的人,言語習慣都有問題。口吃癥狀輕重不同,言語習慣缺陷的程度亦不同。重症者一般以難發音為主;輕度的一般說話速度偏快,大部分人語速特別快。重症患者的語速也快,起碼超過正常人的語速。

語速快是一個方面,還有一個問題是暴髮式發音,說話急、猛、粗、重,第一個字發音太急,不獨立,不清晰,和第二個字,第三個字音幾乎同時發出,聽起來極不自然。節奏紊亂,神態遊離,說話中還伴隨者許多難堪的動作。

隨著口吃時間的延續,他這種病態的言語習慣還在不斷地強化,心理壓力越大,其病態的言語習慣日益嚴重。受的挫折越多,心理創傷累積越多,其言語神經活動的功能愈脆弱。這種情況造成的後果,就是逐漸地導致其性格、認知、行為出現一系列問題,並向病態的方向上發展。

言語習慣的問題大多是孩提時期出現的,即在3-8歲左右,言語習慣的脆弱期,由於環境影響或教育方法不當造成的。最初的言語習題缺陷問題不大,但隨著口吃者年齡的增長,自尊心和對問題敏感度的增強,這種言語缺陷得到不斷強化,及至成年,病態的言語習慣就根深蒂固了。

如果在言語學習脆弱期,就來糾正病態的言語習慣,只要正確引導,方法妥當,口吃問題很容易解決;到了成年以後,隨著心理創傷的淤積,改變病態言語習題就有了相當難度了。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壓力大了。特別是在人社會化以後,生活的節奏加快了,面對的應激情形太多,很難有一個比較寬鬆的生活環境和相對較平靜的心理氛圍。

矯正口吃,難度固然有,並不是說難以矯正。只要口吃者有改變說話狀態的強烈慾望,不管年齡再大,肯努力,肯下功夫,積極主動,堅持不懈,問題其實不難解決。如果把人生的目標定位於追求成功和快樂,那麼,口吃就僅僅是人生路上的一小段插曲。

關於口吃患者為什麼語速都快,下面我們分別來探討幾個問題:

1、對言語敏感:

口吃從個別現象發展到實質性的病態以後,口吃者對自己的言語動態很敏感,他的注意力總是集中在自己的言語上,實時監控,對口吃狀態能及時預感;自己說話每出現一點毛病都會及時發現;經常想辦法對付口吃,為了排斥和打壓口吃,費盡心機,採取的辦法五花八門,形形色色,奇形怪狀。

對言語活動敏感到了神經質的程度。在緊要關頭,每當對付不了口吃而口吃現象劇烈出現時,他的內心馬上產生了巨大的懊惱、沮喪、自責和焦慮,各種負面情緒鋪天蓋地而來,在內心裡翻江倒海,久久不能平息。

2、和正常人保持「同步」:

口吃者經常以自已的言語和正常人相比,總是要求自已在說話的語速上和正常人保持「同步」向正常人看齊;他不願意自己在言語上和正常人有絲毫「差距」,生怕正常人發現或感覺到他在說話上有「毛病」。

即就是他的口吃缺陷周圍人都知道,他也不願意在周圍人群中表現得一而再、再而三地口吃,總怕周圍人認為他的口吃嚴重了;明明自已有說話口吃的習慣,卻經常想裝出不口吃的樣子,即使口吃的說話習慣避免不了,也想給周圍人一個他的口吃癥狀極大地改善了的印象。

打腫自己的臉面,要裝出一個胖子的模樣。他認為正常人的言語能力強,到任何場合都能隨心所欲地說話,他們說話象走路,吃飯一樣的隨意;他把伶牙俐齒、行雲流水、滔滔不絕、乾脆利索認為是正常人都具備的言語能力,同時,出將這些說話的特點和方式,作為自己言語追求的最高目標。

3、追求完美:

正常人說話,節奏感強,抑揚頓挫,不是每句話里每個字音都發得清清楚楚,強調重點,其餘的用語氣隨口帶過。但口吃者說話不是這樣,他總是要求自己把每句話都說好,每個字音都發清楚。他在說話上形成了一套規矩,說話時嚴格按照即定模式行事,不能越雷池一步。

但是他在言語活動上的這種神經質的刻意追求,往往在最關鍵的時候自己的內心就虛脫似地慌亂了,顧了發音顧不了達意,努力了很長時間,對方還沒有聽明白他想表達的意思。

4、突破難發音:

口吃者大多都有一些難發音。說話時常常第一個音難發,有時在說話中間出現難發音。為了避免第一個字音難發和說話中途「卡殼」現象,他往往採取快速衝過去的辦法,加重語氣或用足氣力。原因是當初採用這種辦法嘗到了解決難發音的甜頭,第一次成功後被他牢牢記下來了,以後就用同樣的辦法來應急處理。

遇到難發音總想快速說出,利用言語活動的慣性在難發音區衝過去。這種說話方式形成的問題是--往往因為避免難發音而犧牲了言語的表情達意功能,模糊了言語的清晰度。他在急躁不安中費力地說了半天,別人很不容易聽清楚他都說了些什麼。

但是他在言語活動上的這種神經質的刻意追求,往往在最關鍵的時候自己的內心就虛脫似地慌亂了,顧了發音顧不了達意,努力了很長時間,對方還沒有聽明白他想表達的意思。

4、突破難發音:

口吃者大多都有一些難發音。說話時常常第一個音難發,有時在說話中間出現難發音。為了避免第一個字音難發和說話中途「卡殼」現象,他往往採取快速衝過去的辦法,加重語氣或用足氣力。原因是當初採用這種辦法嘗到了解決難發音的甜頭,第一次成功後被他牢牢記下來了,以後就用同樣的辦法來應急處理。

遇到難發音總想快速說出,利用言語活動的慣性在難發音區衝過去。這種說話方式形成的問題是--往往因為避免難發音而犧牲了言語的表情達意功能,模糊了言語的清晰度。他在急躁不安中費力地說了半天,別人很不容易聽清楚他都說了些什麼。

5、把說話當作一種負擔:

說話對於正常人是件很自然的事情,也似乎是件本能的事情。但對口吃者來說,說話是一種負擔,一種痛苦。有一個在工廠當工程師的口吃者說:「我一個二十多歲的大小夥子,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怕和人去說話。」

還有一個畢業留校的口吃者,學業非常出色,他卻要求去計算機中心做輔導員,系主任不同意,要他當助教。他不願意,很苦惱。他在日記里寫道:「我一個結巴子,屋子裡面座了四、五十個人,讓我拿上一本書,到前面去講課,乾脆把我殺了算啦」。

口吃者的言語能力弱,他大多數情況下沒有流利說話的能力,在眾人面前說話他會出醜。那會給他又造成精神上的傷害,如果非說不可,逃避不了,他首先要打好腹稿,再做不口吃的準備,從知道自己要說話的那一刻起,內心就慌恐不安,不斷地給自己做不能口吃的暗示。

在說話前的等待中,他的心理處於急迫的焦慮狀態,又想儘快地把要說的話說出去,又為即將來臨的說話過程憂心忡忡;內心在兩難之間痛苦地徘徊。他清楚自己的言語狀態,知道自己的言語會隨著心態的波動而變化,要說的話若不適時說出去,隨時都可能有危險出現。情神上的折磨比肉體上的傷害更難受。

他受不了這種煎熬,一到說話的時候就急於表達,把要說的話連珠炮似地傾瀉出去,他顧及不上言語的表達效果了,好賴先說完,說完了起碼精神上就能放鬆了。如此說話,長期積累,就養成了急於表達的習慣。

中國口吃互助會大理公益班口吃矯正方法分享:

來了中國口吃互助會大理公益班十多天了,真的感覺很不錯,懂得很多人生的道理,也對口吃有了更深的認識。口吃病,其實不是個不治之症,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在沒來之前,我心理障礙很嚴重,內心世界也很封閉的,一直活在口吃現象的陰影當中,伴隨著口吃現象的多少而喜怒哀樂,其實也不然,因為我根本就不知道口吃現象真正代表著什麼意思,人都是愛面子的動物,愛面子也是人的本性,是社會文明帶來的高級產物,也是大自然給予的,就好比一個人不敢當眾脫褲子一樣,那是非常可恥愚昧的行為,同樣口吃也是這樣,違反天性的東西你隨便去肆意泛濫它,豈會不糟天譴嗎?口吃患者就是太追求完美了,不允許自己在說話上發生一點點口吃現象出來,於是他們很挑剔,把口吃看得比什麼事都重要,眼裡惟有不口吃是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他們想方設法,用了種種方法來對付口吃現象,跟口吃斗得死去活來的,最後不旦鬥不過它,還搞到自己傷痕纍纍,這就是口吃患者。他們有時用什麼方法會讓自己的口吃現象少點,但一旦自己發生嚴重的口吃現象就猶如青天霹靂,完了,我又口吃了,所以老是反反覆復,幾天能滔滔不絕,幾天又沉默寡言,悶悶不樂,生怕別人又知道他口吃了,他們身心疲憊,有時真的自己無能為力,甚至絕望了,我這樣口吃下去就完完了,死的心都有了,對口吃的糾纏越發不可收拾,已經把所有的問題的歸結口吃上去了,其實這就是中了口吃的圈套,違反了大自然的規律,你說,大自然的規律你能斗贏它,那真的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就是水往低處流一樣,你永遠阻止不了他往高處流,口吃也一樣。所以,矯正口吃病關鍵在於對口吃的正確認識上,明白口吃是怎麼來的,才能從陷阱掙拖出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口吃矯正經驗分享 的精彩文章:

再寄口吃朋友《給口吃朋友的又一封信》
口吃資深專家深度講解「漸進性肌肉放鬆療法」

TAG:口吃矯正經驗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