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武林外傳》是我們BBS時代的背影

《武林外傳》是我們BBS時代的背影

文 |路西法爾

在退出微博之前,寧財神曾是微博上最著名的《銀魂》廚,當時他的頭像就是《銀魂》中的萌寵「定春」。作為較早的一批明確服務「二次元」觀眾的業者,在採訪時寧財神也不止一次地提到自己對這部動漫的喜愛。

細心的觀眾不難發現《武林外傳》與《銀魂》的相似之處:弔兒郎當的廢柴主人公、波普化的惡搞拼貼、摻雜著「人間有真情」式的感動和偶爾恥度爆表的說教……

不過寧財神於02至03年創作《武林外傳》的劇本,《銀魂》則從04年開始在《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兩者在創作階段不可能互相借鑒。中日兩國幾乎同時出現了現象級的解構佳作,席捲流行文化領域,這個現象本身更加耐人尋味。

《武林外傳》(2006)

很多評論都把《武林外傳》視為某種「後現代」文本,然而什麼是「後現代」,「後現代」與「現代」有什麼區別卻是一件不易說清的事。

對比一下《銀魂》問題反而比較清晰:如果沒有那些插科打諢的段子,《銀魂》其實與《周刊少年JUMP》所鍾愛的「王道系」少年漫畫沒有太大分別,都是關於「友情、努力、勝利」的故事。

然而威名赫赫的白夜叉遇事的第一反應從來不是拔出刀來打倒對手。哪怕你武功蓋世也需為一日三餐和房租奔忙。武士引以為豪的技藝以及與之相關的價值——「武士道」說白了並沒有什麼卵用,這種無能無力的狀態就是「後現代」的起源。

《銀魂》(2006)

《武林外傳》也是如此:第一集,小郭和丫鬟聯袂闖江湖,這場旅行看上去就如同堂·吉訶德與桑丘的冒險一般,充滿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好心辦壞事的故事,「雌雄雙俠」沒當成,落了個「雌雄雙煞」的諢號,被迫放棄了「替天行道」,開始了每天二錢銀子的雜役生涯。

老白身為「同福客棧」的常駐第一高手卻從不見他放倒逃帳的客人,有一次他點中了牛的「湧泉穴」反被踩折了手指,「葵花點穴手」教訓得最多的也就小郭、大嘴、秀才這班夥計。

行走江湖「盜聖」的威懾力遠不如小六腰間的捕快腰牌,甚至不如范大娘的「我上頭有人」有用。「江湖」似乎無邊無界,又分明在某個地方遭遇了無形有質、更加強力的邊界。

俠以武犯禁,但「武」多數情況下只存在於「俠」之間。離開了小小的「同福客棧」,人與人之間通行的仍是權力與金錢,「江湖」似乎是一個小圈子,將「我們」與「他們」區別開來。

這儼然互聯網時代初期的某種寫照:一群身懷絕技、聰明又迷茫的年輕人因緣際會,將荒廢的「尚儒客棧」改造成了「同福客棧」。

別忘了那是天涯論壇和高校BBS最為火爆的年代,形形色色的「大蝦」混跡其間,寧財神也是之一。在賽博空間上他們呼風喚雨,離開了互聯網,他們看起來卻和其他人毫無差別。

《武林外傳》第一天在央視八套播出的時候,收視率只有1.95%,老一輩觀眾紛紛表示看不懂這個光怪陸離的江湖,而諳熟網路的年輕網民們則立刻辨認出了「自己人」的暗號,開播第二天收視率就攀升到了4.25%,開播十天後這個數字達到9.49%。

武俠、動漫、小說、電影、電子遊戲、流行音樂——所有令長輩困惑的流行元素捏他網民們照單全收,調查顯示《武林外傳》的主要觀眾集中在15至35歲之間。

《我愛我家》熱播時那個被革命語錄連接起來的記憶共同體早已風化,被「二次元」、「網路」連接在一起的「網民」首次作為文化共同體浮出水面。

「海賊是教育少年們追求夢想,銀魂是教育少年夢想破滅後要怎麼生活。」這是知乎用戶Lin對《哪裡好看?》這一問題的回答,寧財神也轉發了這句話。

其實《武林外傳》何嘗不是如此?小郭一心超越父親郭巨俠卻當上了雜役,大嘴夢想成為高手卻上了「降龍十巴掌」的當,完美無缺的無雙卻總是找不到男朋友……寧財神總喜歡打破那些太過理所當然的期待,與其說是出於惡意,不如說是自嘲。

這導致了《武林外傳》最令人詬病的說教,比如小郭得知自己的「俠義之舉」誤傷了好人之後:

佟湘玉:「在你心目中,大俠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郭芙蓉:「就像我爹年輕時候那樣了,縱橫江湖,行俠仗義。」

佟湘玉:「行俠仗義,每個人都想,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

郭芙蓉:「你覺得俠應該是什麼樣?」

佟湘玉:「把俠字拆開,應該是一個人,一個夾。這說明什麼呀?」

郭芙蓉:「夾著尾巴做人?」

佟湘玉:「不要怕,這個夾應該是夾道歡迎。」

郭芙蓉:「什麼意思啊?」

佟湘玉:「一個人只要心存善念多為別人著想,自然會受到夾道歡迎嘛。」

郭芙蓉:「那照你這麼說,只要心腸好就誰都能成為大俠了。」

佟湘玉:「那還不夠呀,還要注意方式方法,要都像你一樣,動不動就打打殺殺,江湖不就成了血湖了?」

小郭講述的是少年夢想,佟掌柜講述的是成人規矩,代表一種外部、異己的力量入侵小郭的江湖世界,儘管這種力量不推崇打打殺殺,但它比小郭的「排山倒海」要強大的多。

在《武林外傳》的續集《龍門鏢局》里,寧財神的說教愛好變本加厲,第二集陸三金直接斬斷了正常劇情發表了一大段反對刑訊逼供的講演,場面只有抗戰時期的「活報劇」可以比擬。

問題是《武林外傳》中的說教觀眾們尚可容忍,《龍門鏢局》則令人忍無可忍,因為寧財神誤會了一點:大多數人就像小郭一樣,並沒有把佟掌柜的說教當作一回事。

《銀魂》也好、《南方公園》、《辛普森一家》也好,越是惡搞的動漫越喜歡在結尾塞一段「今天我明白了一點道理」一類的話,然而寫下這些話的人無論多麼真誠,也沒有幾個觀眾真把這些話當回事。

先鋒群體通過向主流價值表面的投降換取實質的自由,就如同沉迷遊戲的孩子聽到母親「洗澡了」的招呼,總是嘴上答應著身體卻不肯動彈。結果《龍門鏢局》打破了這種「君子協定」,觀眾們驚訝地發現:寧財神是來真的,才激發了被冒犯的憤怒。

《武林外傳》的成功,至少部分得益於寧財神對於網路亞文化群體的準確把握,《龍門鏢局》的失敗則離不開他忽視了這個群體的「亞」的特性這個原因。寧財神是BBS時代的文化精英,在微博時代「精英」本身已然黯淡。

《龍門鏢局》(2013)

這些年來表面上喧囂熱鬧的網路並沒有顛覆主流價值秩序,而是在與主流價值的碰撞中一再上演「假裝投降」的貓鼠遊戲。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令網民也變得不再鐵板一塊,一種可以被從15歲到35歲所有網民共享的「網路亞文化」其實也不復存在。

看著《武林外傳》的主題曲《好久不見》,我忽然意識到這首OP所模仿的是XP系統,而微軟停止XP系統支持已經是四年前的事了。年少時我們所聽過的許多大道理所講述的只是當時的歷史困境,遺憾的是當時我們並沒有聽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虹膜 的精彩文章:

2018年你絕對會想看的19部續集電影
石原里美是如何翻紅的?

TAG:虹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