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人類消費的塑料只有 7% 被回收,但這沒有聽上去那麼糟糕

人類消費的塑料只有 7% 被回收,但這沒有聽上去那麼糟糕

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的 Roland Geyer 在學術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了篇文章,回顧了近六十多年來塑料的生產、使用和處理。

他的研究組發現在 1950 年到 2015 年間,只有 7.2%的塑料被回收,大部分都被丟棄。如果把所有除開焚燒和回收的塑料垃圾累積起來,有整個曼哈頓島那麼大(57 平方千米,深 70 米)。

這個驚人的數字有時間的影響。人們早年沒有意識到塑料的環境問題。塑料回收率自 1980 年後就在一直上升,到了 2014 年前後達到了近 20%。

20% 依然不是一個理想的數字。趕上中國限塑令第十年,塑料的環保問題再次被提出。

塑料回收佔比少因為它困難較多:與金屬回收比較,塑料回收一大問題是難以用機器進行自動分類,工序需要人力。除了容器(包裝)通常採用單一塑料以外,不少塑料製品皆以多種不同材料裝配而成,將其解體的成本可能比回收得來的塑料高。而且,部分種類的塑料如發泡膠回收沒有經濟價值。

作為最廣泛使用的人造材料,從你喝的瓶裝水、合成材料的服裝、手機殼、超市的購物袋、保鮮膜、家電和房屋建造中這些都有塑料。

長期以來,塑料最受人詬病的一點是它難以降解。不經處理的塑料丟棄在自然環境中需要 20 年至上百年。

除了回收,塑料的處理方法還有焚燒和填埋。但它們各有缺陷。

燃燒塑料會釋放出氯化氫和其他有毒氣體。如果能過濾或抑制有毒的聚合物,填埋塑料不是那麼差的處理方式,雖然它會造成一定土地的浪費。等離子處理(Plasma recycling)塑料再回收的新方法目前還難以商業化。

據標準普爾旗下的研究公司 Trucost,塑料造成的社會和環境成本 1390 億美金。全球海洋里約承載了 51 兆億個塑料(及碎片)。《經濟學人》認為問題可能處在發展中國家對塑料的處理方式上,因為 90%的廢棄塑料從 10 條河(其中 2 條在非洲,8 條在亞洲)流向了海洋。減輕塑料對環境的負擔的一個重點可能是減少遺棄到海洋和河流中的塑料。

加之去年 BBC《藍色星球 2》的熱播又把塑料在海洋中的污染的問題提到了風口浪尖。塑料污染對環境和動物的傷害令人痛心。

既然塑料處理不便,為什麼我們還在大規模使用這種材料?因為塑料很好用:它價格低廉、易於生產、可塑性強,性能比較穩定。

另外,它在環保上也不是一無是處。和布料、無紡布和紙袋相比,塑料袋的碳排放其實比較低。我們曾報道過英國環境署(UK Environment Agency)報告:如果將生產、流通、使用等各個環節考慮在內,每單次使用塑料袋的環境影響是最小的。每隻高密度聚乙烯包裝袋單次使用的碳消耗為 2 公斤,紙袋要達到相同的碳效率必須使用 7 次再丟棄,無紡布為 26 次,而棉質托特包得用到 327 次。

自食品級塑料在 1960 年代革新後,塑料被廣泛用於食品包裝中。它讓食物更易於保存,它減少了食物這種有機垃圾給環境造成的負擔。

雖然人均消費量不及歐美國家,但中國是丟棄塑料最多的國家之一,超過 880 萬噸的塑料垃圾被丟棄,排放到長江的塑料垃圾每年有 150 萬噸。

自 2008 年中開始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同時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 0.025 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到現在已經快 10 年了。

限塑令的效果一直有爭議。官方給的成績單——國家發改委 2016 年發布的數據顯示,「限塑令」實施後,超市、商場的塑料袋使用量普遍減少三分之二以上,累計減少塑料袋 140 萬噸左右,相當於節約了 840 萬噸石油。但沒有第三方數據能說明這個問題。

近期發改委又開始徵求意見,限塑令可能將有修改。兩會上也有代表提出應該將快遞和外賣等新行業納入限塑令範圍內。據《2017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快遞業在 2016 年就使用了 32 億條編織袋和約 147 億個塑料袋。按三大外賣平台每日 2000 萬的訂單量(每單一個塑料袋)來算,一年大約需要消耗 7.3 億個塑料袋。

製圖:馮秀霞

題圖來自 CNBC、VisualHunt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香港 2021 年全面停止象牙交易,要分為三階段執行
氣球加水變身花瓶,怎麼做?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