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中的遊戲力
減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是一件快樂的事。一幅《梅花香自苦寒來》加上一首《一剪梅》,勵志悲壯,想必還是蠻應景的。
圖片來自於網路
說正經的。
來,繼續鋪墊一下。。。
其實作為一線的減肥指導者,讓減肥者了解吃什麼和如何吃是傳統層面上的工作,更多的是心理層面的指引。有時候會調侃,自己也算是半個心理諮詢師。
減肥者,我總覺得這個詞應該屬於那種持續付出行動的人。減肥的門檻很低,隨便一個有人群的地方就會有發出吶喊的減肥預備役者。能減肥下來的人一般在行動之前已經有了明確的目標和堅定的意志。經常會聽到「誰減下來了,誰花了多少錢都沒減下來」的話。其實,減肥這個事,「人」才是整個過程的核心,但人性往往會使人們更關注結果而忽略過程,寄希望於那個沒有過程就能得到的結果。
開始正文。。。
是的,過程需要努力、付出、遵守和堅持。但並不表示不能添加樂趣。肥胖者大多在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上存在不利於保持合理體重的地方,比如,他們大多會很快地把東西消滅乾淨。自己吃的時候不自知,有對比的時候才顯現。
我們知道,進食後消化食物是需要時間的,為了好理解舉個誇張的例子,一個人30分鐘吃完一個饅頭,這個過程中一邊吃一邊消化,澱粉被分解為葡萄糖被吸收進血液,血糖升高產生刺激告訴大腦吃飽了可以不吃了,這個時間他可能吃了一個饅頭就飽了。而吃的快的5分鐘吃三個,可能7個饅頭感覺把胃填滿了,胃壁接到刺激告訴大腦可以不吃了,再吃就盛不下了。然後就出現了 2 個人,一頓飯,1:7的結局。
對於吃的快這種情況,我覺得可以玩個小遊戲,就是準備一些比較費工夫的食物,比如沒剝殼的蝦,貝殼類的食物,在食物進口前多設置一些小障礙,即使手法很純熟,但吃到嘴裡不還得多道工序不是。
圖片來自於網路
另一方面,你說我就是吃的快我改不了,可以試試這樣:一頓飯,就一碗的量(尋找遊戲漏洞找一海碗的不算啊)。吃的快我就是一碗還不行嗎,這一碗裡面來點得折騰一下才能進口的,或者體積大的總行吧。
這兩方面一個從吃飯速度上著手,一個從飲食定量著手。但都是從熱量攝入方面考慮,其實營養學上來講,吃東西也是要消耗熱量的,但根據食物本質屬性來分,能量消耗大小是不同的,蛋白質類消耗最多,碳水化合物次之,油脂類最低。
所以,準備食材的時候可以玩個排排坐吃果果的遊戲,比如分配一下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比例,不用精確計算每種食材的三類營養物質的具體含量,通過對食物的粗略判斷,肉類分到蛋白質,蔬菜穀類等歸為碳水化合物,食物油歸為脂肪,減肥中三大類食物在能量上保持比例在(5-6):(3-4):1比較合適。
聽說今天驚蟄,萬物復甦,減肥的人兒11點前趕快許個願望,即使沒實現,這個月21號還有春分,收緊褲腰帶減肥了。


TAG:享輕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