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節約是最大的浪費

節約是最大的浪費

最近認識了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朋友,他的家庭、工作背景我都不太了解,但是,每個月我都會去他的茶室坐上一坐,因為在我的認知里,知識不只是自下而上的科學求索,還有一種更強有力的方式,就是自上而下的開啟。我的這位朋友,就是這樣一位可以一語點醒夢中人的高手。

這位朋友沒有行醫的執照。但他一號我的脈,就知道我內髒的哪個器官過度消耗,讓我在他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走上幾步,看我的步姿,就知道我的頸椎問題出在第幾節。

但真正吸引我的,是他對我的精神號脈

給我倒上一小盅香醇的普洱茶,這位朋友帶出了一句柔中帶剛的話:錢先生,記住,別把自己撐得太滿。你丟掉了當下的片刻,便是在失去生命。生命無非是許多當下片刻的連續,思慮太多,選擇太多,會讓你失掉平衡,你的生命就會破碎、雜亂,身體只是你內在的一種影射。

聽到這裡,我突然想到前不久與兒子一起看的一部電影《深度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我就是那個因睡不著而深夜出去跑步的體操運動員丹,而眼前的這位朋友,就是在那個加油站的老頭蘇格拉底。蘇格拉底說了這樣一句讓我記憶猶新的台詞:只有把握現在,你才知道自己有多大潛能。

電影的最後一幕也特別耐人尋味。蘇格拉底把丹「騙」到山上,告訴他要帶他看樣東西,丹一路滿懷期待,到山上卻被告知要看的就是他腳下的一塊石頭。

丹感覺被耍了,蘇格拉底反問了他一句:你爬山這一路走來都很興奮、很開心,最後看到的不管是什麼,都不該破壞你這一路的興緻

我望著眼前這位從容地給我續茶的朋友,感覺他就是我深夜在加油站遇見的蘇格拉底。

是啊,我這個以分鐘為時間顆粒度的人,是不是活得太匆忙,以至於忘掉了當下的感受,錯過了身邊太多的風景。

我對時間是很摳的,甚至可以說很吝嗇,甚至不願對自己好一點。中午在餐廳吃飯,只要看到有人排隊,我會立馬去隔壁不用排隊的麵食窗口,儘管我對後者的興趣並不大。我甚至還很得意於這樣的時間觀。年前從北京到上海,我坐了過夜的軟卧,這樣一夜睡過來就到站了。早上到了上海,從上午九點到晚上,我約了四擋會面,中間從浦西到浦東,再折回浦西,地鐵一趟趟換乘,又搭上了時髦的摩拜單車。因為每個時點都抓得牢牢的,心裡不禁一陣得意。

可是,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我的注意力太多關注在這些細節安排上了,結果在一家咖啡店,竟把裝有護照等重要物品的電腦包留在了桌底下。幸虧有好心人交給了店主保管,但一路狂奔到處尋找的窘迫,於身心實在都沒什麼益處。

人一次只能做好一件事情。有些安排與騰挪,表面上可以節約出一些時間來,但過於精緻的安排反而成了一種對生命的無謂消耗

最近在聽萬維鋼解讀的暢銷書《見機》,其中有一個章節就是講時間與能量管理的。書中有一個觀點挺適合當下的我的,就是要「冷卻時間」。人的激情應當用來支撐一個大的體系,而當下太多的雜碎目標,應當學會冷處理

我對自己的反思便是:優化只是術,簡化才是道。選擇不做有時比選擇做好一件事更難,更有挑戰。具體而言,我考慮先從日常的二件事做起:

每天中午做個10分鐘的冥想放鬆,讓系統重新賦能

安排日程時多留一些餘地,允許有一些浪費

十歲時,讀書不用功,班主任說:你還叫「自嚴」呢,簡直就是「自松」。於是這四十年走來,一直給自己上發條,成了名副其實的「自嚴」,看來,現在倒是應當回歸「自松」了。人生也許就是這樣一個循環,因為循環背後是一個平衡

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平衡,最後都化作人與自己的關係,還是多一份相遇而安為好。什麼事都不做,坐在那裡發一會呆,也是對時間與生命的一種尊重。節約出來的時間,若不能提升生活品質,反而成了一種浪費

加入「自嚴自語」粉絲群

掃碼添加下方小助手「自嚴自語」拉您入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嚴自語 的精彩文章:

TAG:自嚴自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