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希特勒臨死前最遺憾的是日本沒有聽從他的建議一起進攻蘇聯?

希特勒臨死前最遺憾的是日本沒有聽從他的建議一起進攻蘇聯?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總理府的地下室飲彈自盡,這標誌著他的帝國時代終結。而回想起他的一生,最大的轉折點就是進攻蘇聯的失敗,使這個龐大的帝國由巔峰而墜落萬丈深淵。自己的盟友日本在關鍵時刻拋棄了他,而如果日本能夠聽從他的建議,兩國集中兵力東西夾擊蘇聯,那麼結局可能就不是這麼難堪,而是德日建立統一的大陸聯盟,兩國劃分勢力範圍,統治歐亞大陸。

拿破崙敗在了進攻俄國這步棋上,希特勒同樣有著拿破崙式的大陸擴張情結,希望建立像拿破崙設想的大陸體系,並且希特勒很自信地說三個月滅亡蘇聯。為什麼希特勒這麼自信?因為希特勒比當年的拿破崙更有實力。當年拿破崙率領57萬大軍進攻俄國,而希特勒這次集結了190個師550萬人、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190艘戰艦,以三個集團軍群,從北方、中央、南方三個方向以閃擊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

希特勒除了自身實力強大以外,還有兩個盟友,義大利和日本。對於義大利可以忽略不計,而日本應該是當時亞洲實力最強大的國家,跟德國一樣有稱霸世界的野心。為了達到稱霸的目的而發動了侵略中國的戰爭。按照希特勒的預想,日本應該會聽從自己的建議,一起從東西兩側夾攻蘇聯,使蘇聯腹背受敵,這樣的話拿下蘇聯的領土也不是問題。所以,希特勒發動蘇德戰爭後不久,就要求日本跟德國一起對蘇參戰,可是希特勒的這一要求直接遭到了日本的拒絕。

日本不但未出兵協助德國進攻蘇聯,結果日本關東軍在東北深溝壁壘,對蘇聯採取全面的防禦戰略。面對德國盟友的求助,日本為何不敢對蘇聯進攻呢?

這還要從1939年的諾門罕戰役說起,這是二戰初期日本和蘇聯在遠東地區發生的一場局部戰爭。戰爭起因是由外蒙古軍隊到偽滿洲國邊境放牧而引起的軍事衝突,本來是很小的衝突,結果背後的老闆日本和蘇聯互不讓步,才導致戰爭逐步升級。

雙方投入了20萬的兵力,經過4個月的苦戰,蘇軍傷亡2.4萬餘人(陣亡9703人),日本傷亡1.7萬餘人(陣亡8440人),結果是蘇軍慘勝。在戰力上蘇軍大量投入機械化裝甲部隊令日本關東軍深感震撼,雖然雙方都沒佔到便宜,但都不想將戰爭規模擴大,於是最後雙方停戰撤軍。

這場戰爭之前日本國內還存在北進和南進之爭,可等到諾門罕戰役之後,日本知道了蘇聯不再是當年的俄國軍隊,即使進攻蘇聯也會遭到相當激烈的抵抗,賺不到便宜,因此對蘇聯採取防守策略,於是關東軍在東北地區實行深溝壁壘。

1941年,就在蘇德戰爭開始前的兩個月,蘇聯為了避免兩線作戰,與日本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當然,日本也是為了避免跟蘇聯作戰,以集中兵力在中國和東南亞作戰才跟蘇聯簽此條約的。此後日本逐步調整戰略方向,南進東南亞,佔領太平洋諸島,發動珍珠港襲擊,直接把美國拉下水。

而當希特勒正在蘇聯打得火熱要求日本參戰的時候,日本深受諾門罕戰役的影響,認為攻擊軍事實力強大的蘇聯不但難以取勝,還會付出重大的傷亡,所以直接拒絕的希特勒的請求。蘇聯在得到日本不參戰的消息後,將遠東部分兵力火速調回東歐反擊德軍的進攻,對最終擊敗希特勒起到了有力支援。

綜上,日本為了自身的利益選擇不跟蘇聯進行全面的戰爭,而日本深陷中國戰場,又把美國拉下水。在蘇聯取得對德戰爭勝利後,揮師遠東,美國從太平洋發動對日全面戰爭,在美蘇的夾擊下日本被迫投降。現在看來,日本如果當時聽從希特勒的建議同德國一起進攻蘇聯,也許是日本最好的選擇,然而日本的不義選擇也給希特勒留下了終身遺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銘蘇先生 的精彩文章:

曾經吊打世界的超級大國,結果被俄羅斯吊打成三流國家
此地明清時期是中國藩屬國,現在為何長期處於日本管理之下?

TAG:銘蘇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