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利拉德解放殺手天性,不用考慮其他的時候……
達米安·利拉德今天又是37分。
為什麼要說又?
過去一個月,他的得分:50、39、44、24、40、26、35、20、39。這些比賽,開拓者只輸了一場。
全明星後,場均31分。
過去兩場,14個三分球。
以及今天,他得到37分,只有1次助攻。
聽上去很奇怪:數據上似乎顯得更獨了,可球隊怎麼還贏個不停?
開拓者的助理教練大衛·范特普前天說,「利拉德預見到一切能發生,他準備好了,他能提前感覺到一切,所以他打比賽更像是完成一部自己在腦海中已經上演過的電影。」
這方式新鮮嗎?並不。
丹德里奇——1971年跟天勾奪冠,1978年跟昂賽德奪冠的史上最被低估三當家,說過一個事:天勾比賽前一天,會陷入奇怪的冥想,除了比賽的細節,什麼都不想。
另一個例子:
「我沒看到過他做一些反覆的機械訓練。每次,跟他一起去球場時,他都靜得不出一聲。最後,他會說:『你知道我現在經常晃過、切入然後急停跳投?今天,我要晃過、拉球後撤步,然後後仰跳投。我今晚要用這一招把他們全乾掉。』而且,當晚他確實這麼幹了。這就是他準備比賽的方式。他坐那兒想像比賽的全過程,然後就表演出來。」
——這是特里·羅伊斯特說阿倫·艾弗森的。
進入行雲流水般進攻態的人,就是如此。
利拉德本質上是個殺手——現在火箭球迷回想起2014年季後賽,是不是還會凜然生寒意?——同時,他又是個極具自尊的傢伙。2015年全明星前,利拉德說,他希望自己「進步到沒有人能夠再忽視他」。2015年阿爾德里奇離開後,他續約,然後說他想成為一個終身開拓者。
他一直有無限的射程,有高效的運球擺脫能力,策動擋拆一流。在需要接管比賽時,他可以肆無忌憚地後撤步7米外投籃,也可以無畏地突破扣籃。
克里斯-卡曼說過,利拉德最喜歡說的是「終結他們」。他一直有種奇妙的、殺手的饑渴。
但因為開拓者球隊的緣故,他一直得控制著這種饑渴。他得當個組織者,給CJ做球,給全隊傳球,然後到第四節才接管——比如前幾天對湖人的第四節19分。
比如兩年前的此時,他對73勝勇士的51分——第四節21分。
再說一遍:今天利拉德對尼克斯得了37分,只有1次助攻;開拓者場均19次助攻,聯盟倒數第一。
但是:開拓者的三分率38%,卻是聯盟第三。
聽起來很不合理吧?不傳球不助攻,三分還投得准?
另一個數據:
今天利拉德1次助攻,但是紐基奇4次助攻,外加6次掩護助攻。
實際上,開拓者本季場均12次掩護助攻,全NBA第一。
斯托茨教練為開拓者涉及的flow進攻,就這麼有趣。他不建築在普通的「射手群拉開站定,持球者拿球創造」之上;這個套路更歐洲化,建立在長人高位策應、弱側聯動之上。換言之,開拓者是全NBA擋得最多的隊伍。擋拆持球手完成的進攻佔到球隊進攻的22%,聯盟第一多;然後還有聯盟前列的弱側後門、切出接球和遞手傳球。
內線們負責擋與切,後場雙槍負責切出瞄籃。CJ、利拉德與紐基奇經常上演三分線外三人交叉,利拉德可以有更多時間,只用考慮得分。
當他只用考慮得分時……就更可怕了。
開拓者一個典型套路,利拉德+CJ+紐基奇來回揉搓玩兒。請注意尼克斯的3號小哈達維,在一瞬間,他先是繞過紐基奇掩護跟CJ到翼側,然後CJ與利拉德交叉,他得換防利拉德,得讓開紐基奇的掩護,然後落位的瞬間,他得面對利拉德+紐基奇的擋拆——一兩秒間,面前換了三個人,得換多少防守步伐才能到位呢?
GIF
——所以利拉德就舒服地一個三分球,有了。
以及:2014年,利拉德的投籃姿勢是這樣的:
GIF
今年是這樣的:
GIF
從純粹的雙動投籃變成了單動投籃。
我們已經知道了:雙動投籃適合投貼身中距離(麥蒂、科比),單動投籃適合投稍微有點空間的遠距離(庫里)。利拉德本季籃下投籃佔比27%,三分球佔比44%,中距離投籃繼續大為縮減。這意思很明白:簡化,加速,可以更流暢地利用掩護遠射。
這就是斯托茨教練乃至整個開拓者的心意了:
長人們負責掩護做球兼防守,CJ分擔一點持球權並拉開空間,讓利拉德少些磕磕絆絆,簡化套路,多些簡潔明快的攻擊。
開拓者聯盟倒數第一的助攻數並不代表他們不團隊:他們擁有聯盟第一的掩護助攻呢。他們的團隊體現在掩護,而非傳球上。
這背後的意思是:
「導演,我們都知道你本質上就是個殺手片男主角,就不要管場務剪片布景燈光這些事了,這些我們辦了,您上鏡頭去按您想的演個痛快吧!」
當利拉德可以一門心思找到節奏時,那就勢不可擋了——可別忘了,他基本上算是NBA歷史上饒舌樂水平最高的男子啊……


※吃雞有多少種方式?
※對周杰倫而言,始終作為周杰倫自己,很重要
TAG:張佳瑋寫字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