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想要的財務自由,到底有多難?

你想要的財務自由,到底有多難?

什麼是財務自由?

1

所謂財務自由,是指「被動收入」足以覆蓋日常支出,所以你無需再工作,即可安度餘生。其中,「被動收入」主要包括出租房屋、計程車輛帶來的收入、投資利息所得、版權收入、專利授權使用費等等,這些無需你主動勞動便可持續獲得的收入。本職工作外的兼職工作,依然屬於主動收入範疇。

財務自由的核心

在於收支結構的優化

2

具體地,多積累本錢是肯定的,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儘力增加被動收入。財務自由的達成,必須是被動收入,「錢生錢」就是一個最通俗的解釋。對於大多數沒有金山銀山,也沒有專利,沒有版權的我們來說,最現實也最可行的方法就是堅持不懈地投資,讓錢生錢,讓複利的威力發揮出來。

只要有足夠的資本,就算你整天無所事事,遛鳥兒喂鴿子,毛爺爺也會持續不斷地進到你的口袋裡,想趕都趕不走,不僅能靠利息或者租金養活自己,甚至還有富餘,這才叫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的標準

不在於數字

3

或許很多人還是沒太搞懂財務自由,似乎都在給自己定了個「N年後要實現每月被動收入N萬」的目標。但是,財務自由不在於絕對數量。

舉個例子,讓我們大膽的做個白日夢:

15年前,你買彩票中了500萬,扣了20%的稅後,你拿到了400萬。然後你一咬牙一跺腳,拿出100萬在北京三環內買了套120平米的房子,還有些許富裕,剩下的300萬,你一股腦的存了銀行吃利息,按那時候的物價算來,300萬每年的利息,足夠你全家老小吃喝拉撒的需求了,你完全可以提前退休,財務也早就自由了。

但是,同樣是中了500萬,時間卻推遲到了15年後的今天,手裡拿著400萬,同樣的位置,你只能買套50平米以下的小房子,還想留點兒富餘?不用貸款就很好了。

這就是時間的力量,當初覺得這筆錢是可以退休的「天文數字」,現在變得沒那麼神聖了。所以,財務自由的標準,沒必要通過具體的數字來衡量和判定。

財務自由能否實現

還在於你的慾望到底有多大

4

財務自由這種狀態,對於支出不多的人來說,其實很容易實現。比如說,你每月生活開支只需要2000塊錢,這時候,只要你的資產每月能夠給你帶來至少2000塊錢的被動收入,你就財務自由了。

反向推算的話,每月要產生2000塊錢的被動收入,相當於一年要獲得2.4萬元的被動收入。如果你沒有可以出租的房子,只靠投資收入的話,那麼你只需要有24萬元的本金,並且保證投資組合能實現10%的收益率,同樣也實現了財務自由。

但是,如果你的慾望總是大於你的實際能力,那麼你和財務自由,只能像兩條沒有交集的平行線。

比如,曾經剛步入社會,每個月拿兩千多塊錢的工資,吃點簡單的,偶爾看個電影,一年花一萬多就已經很滿足了。後來一個月掙到了1萬多,卻越來越覺得錢不夠用了,房貸、車貸就好幾千,吃喝也講究品質了,偶爾還要買件奢侈品獎勵自己,算來算去好像都是些省不下來的錢。久而久之,生活質量確實提高了不少,但是曾經覺得可有可無的花銷,也逐漸變成了生活的剛需。

欲壑總是難填,可能永遠也達不到「自由」。所以,控制好你的消費慾望,量入為出,才能實現財務自由。

理財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5

說起理財的最終目的,肯定有很多人會回答財務自由。但我們的理財目標不一定非得是財務自由,如果能保持一種財務自由的狀態,即收入結構多元化,量入為出,堅持投資,不為收支所迫,那麼這個過程和結果,遠比財務自由更有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鎮商票寶 的精彩文章:

一年最美好的開始
別動,先放下你的水杯!

TAG:微鎮商票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