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聽了這篇文章,有才如我也要改改脾氣了……

聽了這篇文章,有才如我也要改改脾氣了……

· 背景音樂:聲音奶昔 -《法蘭西》

△《馬上英雄》1930年代

常玉,1895年出生於中國四川。他從小隨四川名書法家趙熙(1877-1938)習字,20年代初期,在五四運動掀起的熱潮下,他加入了第一批遠赴歐洲深造的中國藝術家行列。

△《馬上英雄》約1929年

常玉在探索人體畫的過程中,從不曾輕忽了身為中國人所特有的感性,他將所學的中國傳統與西方摩登結合,從一個年輕新潮的中國藝術家,逐漸蛻變為一個成熟的現代主義者,可說是中國藝術史上一個舉足輕重的先鋒。

△《五裸女》1950年代

於2011年羅芙奧香港春拍以1.2832億港元成交

△《黑白雙美》1940年代

△《戴珍珠項鏈的裸女》1920/30年代

△《俯臥黑絲襪女士》1920/30年代

△《睡美人》1950年代

△《翹腳的裸女》1950/60年代

常玉的靜物畫,尤其是「花」,在他一生的作品中占極大的部分。常玉在鄉愁里完成了一個自己夢想的國度。這個國度有春日繁花,有回憶不完的富貴華麗,也有繁花落盡以後的凄滄寂寞,不可言喻的孤獨荒涼。

——蔣勛

△《粉花》1920/30年代

△《紅底白菊》1930/40年代

△《菊花與玻璃瓶》1950年代

於2015年佳士得亞洲二十世紀藝術及當代藝術晚拍以8188萬港元成交

常玉的風景特有一種飄零之感,有別於裸女的生之喜悅;東方的形式散落在西方現代的色彩之中,在紛繁豐華之間,夾帶著現代人的漂蕩。只是這一回,波特萊爾筆下的閑晃行人(flaneur),遠從中國漂來,流落在巴黎。

—— 劉巧楣(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 夜色

△ 新月

△ 圓月、沙洲、裸女,1960年代

△ 女演員薩賓·莫諾利(Sabine Monory),常玉,雕塑家馬賽·范·甸南(Marcel Van Thienen),約1960年於巴黎

有一件有意思的事,由於畫作銷路欠佳,來自家庭及朋友的資助亦相繼斷絕,常玉必須尋求其他生計,於是他發明了一種結合乒乓球及網球的「乒乓網球」,在法國略有小成。

△《五個梨子》

△《六匹馬》1930年代

△ 在巴黎期間,常玉與徐悲鴻、謝壽康、劉紀文、邵洵美、張道藩及孫佩蒼等人同組天狗會,相對於畫家劉海粟等人在上海成立的天馬會。

徐悲鴻、林風眠等人從歐洲學成歸國在藝術界受到肯定,而常玉則選擇留在巴黎繼續習藝。若他當時回國,他的藝術造詣必定也會讓他享有一番成就,而不致在1966年客死他鄉。

△ 《孤獨的象》1960年代

常玉作品資料致謝立青文教基金會

【點擊以下文字,回顧往期】

藝述紀 - 從文藝復興到20世紀西方現代藝術

時間:常設展

地址:VART在線博物館 | VART APP

票價:1-2期免費,其餘向VIP會員開放(共20期)

VART計劃以《藝述紀》為起步

在2018年推出100場線上展覽

2018年上半年的50場線上展覽季將不日推出

敬 請 關 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我家金毛當媽媽後就變了,脾氣很差,連我一靠近就要被咬?
都在講排毒,毒是什麼?身體毒素最全解說!心、肝、脾、肺、腎的五臟之毒在哪裡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