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術後深靜脈血栓、肺栓塞、心肌梗死:脊柱損傷患者抗凝治療後的併發症

術後深靜脈血栓、肺栓塞、心肌梗死:脊柱損傷患者抗凝治療後的併發症

據報道,脊柱手術後的血栓事件發生率為 0.3% 至 14%1-5。血栓栓塞包括深靜脈血栓(DVT)、肺栓塞(PE)和心肌梗死(MI),其標準治療方式為抗凝治療。雖然眾多研究都評估了預防劑量的抗凝藥物所導致的併發症情況6-9,但血栓事件後治療劑量的抗凝治療相關併發症的發生率尚未確定。

本研究篩選接受治療劑量抗凝治療的血栓併發症患者,最終納入 36 例患者(抗凝治療患者 62 例;未抗凝治療患者 174 例)。患者的手術由脊柱整形外科醫生或神經外科醫生完成。再手術的適應症記錄為「任何併發症」(包括傷口感染、傷口血腫、複位丟失或假關節)或與脊柱無關的出血併發症再手術(如氣管切口出血)。「任何併發症」中包括與脊柱相關的出血併發症。

抗凝治療未顯著增加併發症所致再手術發生風險

接受或未接受抗凝治療的患者的基線特徵無顯著差異。62 例因持續性血栓接受術後抗凝治療的患者中,33 例(63%)為 PE,28 例(45%)為 DVT,1 例(2%)為 MI。患者術後發生血栓併發症和接受抗凝治療的平均時間分別為 9.8 天(範圍:1 - 54 天)和 12.1 天(範圍:2 - 54 天)。用於治療血栓的抗凝劑為肝素滴注 29 例(47%),LMWH 31 例(50%),華法林 2 例(3%)。16 例(26%)患者置入了下腔靜脈濾器。

表 1 列出了抗凝治療與未抗凝治療組的結果。11 例(17.7%)抗凝治療組患者和 18 例(10.3%)未抗凝治療組患者需再手術(P = 0.17)。抗凝治療患者的再手術中位時間為術後 20 天(四分位距:13 - 26 天),未抗凝治療患者的再手術中位時間為術後 27 天(四分位距:13 - 61 天)(P = 0.25)。2 例(3.2 %)抗凝治療患者和 2 例(1.1%)未抗凝治療患者經歷了硬膜下血腫導致的神經功能衰退。3 例(4.8%)抗凝治療患者與 1 例(0.6%)未抗凝治療患者接受了出血併發症的再手術(P = 0.057)。

表 1 抗凝 / 未抗凝治療患者結局

LMWH 較肝素顯著降低併發症所致再手術發生率

接受肝素滴注(n = 29)和 LMWH(n = 31)的抗凝治療患者中,美國脊髓損傷學會(ASIA)評分為 A 級的患者接受 LMWH 治療顯著更多(P = 0.04),評分為 B 級的患者接受肝素滴注顯著更多(P = 0.05)。大部分接受肝素滴注治療的患者由整形外科醫生手術,而大部分接受 LMWH 治療的患者由神經外科醫生手術(P = 0.02)。這些有顯著性差異的變數由多變數邏輯回歸模型控制(詳見表 2)。

表 2 接受抗凝治療的脊柱手術患者的再手術率亞組分析*

表 2 中比較了肝素滴注與 LMWH 的再手術率。肝素滴注患者比未抗凝治療患者顯示出更高的任何併發症再手術率(OR,3.57;P = 0.01)和出血併發症再手術率(OR,43.1;P = 0.01)。接受 LMWH 的患者與未抗凝治療患者相比,再手術風險沒有增加。肝素滴注患者與 LMWH 患者相比顯示出較高趨勢的再手術率(OR,5.41;P = 0.06)。

本研究為脊柱創傷患者術後因血栓接受抗凝治療結果的首次系統性評估。相比 LMWH(6.5%),抗凝治療相關併發症更多由肝素滴注(31%)導致。本研究的關鍵發現是,接受抗凝治療(肝素滴注或 LMWH)的患者與對照組相比並沒有顯著增加併發症所致再手術的發生風險,而將抗凝組分為肝素滴注和 LMWH 時,肝素滴注組有增加併發症導致的再手術率的趨勢。

相關文獻

1.Dearborn JT, et al. Spine (Phila Pa 1976). 1999 Jul 15;24(14):1471-6.

2.Ferree BA, et al. Spine (Phila Pa 1976). 1993 Mar 1;18(3):315-9.

3.Oda T, et al. Spine (Phila Pa 1976). 2000 Nov 15;25(22):2962-7.

4.Rokito SE, et al. Spine (Phila Pa 1976). 1996 Apr 1;21(7):853-8; discussion 859.

5.Smith MD, et al. J Bone Joint Surg Am. 1994 Jul;76(7):980-5.

6.Amiri AR, et al. Spine J 2013;13:134?40.

7.Awad JN, et al. J Bone Joint Surg Br 2005;87:1248?52.

8.Cain JE Jr, et al. Spine (Phila Pa 1976) 1995;20:1600?3.

9.Kou J, et al. Spine (Phila Pa 1976) 2002;27:1670?3.

10.Shiu B, et al. Spine (Phila Pa 1976). 2017 Dec 5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菲凡心苑 的精彩文章:

風險評分指導 ACS 患者 PCI 術後抗血小板治療對臨床結局的改善

TAG:菲凡心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