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八」自行車伴我行 十里濱河景色美

「二八」自行車伴我行 十里濱河景色美

既然標題是先說自行車,那就談談自行車。中國在1970和1980年代後期,自行車可是當時人民生活的「三大件」之一,它是手錶、縫紉機和自行車。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這些東西,當時可是憑票供應的。擁有它也是很令人羨慕的,那個時期好像找對象、相親、定親,「三大件」也是必備的條件。

在1970 年代初期,當時我也就11、2歲,就學會了騎車,初次駕駛就是「二八」的大自行車。那是利用父親上下班的時機,偷著學會的。當時叉著腿斜著梁,經常被摔得鼻青臉腫,有時將車子摔壞了,惹的家長一頓訓斥。那個時候,自行車可是家裡的寶貝,那是父親用他半年的工資買的一輛紅旗牌子的「二八」自行車。父親在撫順鋁廠上班,在一個生產硅的車間當維修班長。當時他的工資加保健也就是40多元,不僅養活一家五口,還要贍養爺爺、奶奶。

當時的「二八」自行車,「紅旗」牌的還算便宜,大概是140多元,而永久和鳳凰是180元。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即使你有錢,也買不到想買的商品。因為當時要一定數量的工業券,是憑票供應的。後來,瀋陽自行車廠的「白山」牌自行車也問世了,好像120多元,相對比較也挺便宜的,所以它又佔領了市場。

也曾記得撫順乃至全國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街道上馬路上就是一個騎車騎行大軍。當時中國也號稱為自行車王國。如果是上班的路上,浩浩蕩蕩的騎行大軍,能把皮包飯盒擠的聽鐺亂響。

當時警察馬路上管制的主要是自行車,交規規定,騎車不準帶人,越線罰款。再違規就是沒收自行車了,經常看到一輛輛大解放車拉著一堆被沒收的自行車。那時還規定自行車必辦牌照,交自行車騎行費,相當於當今的車輛管理費。

當年交警在公路上,很少關注汽車、轎車、和拉貨車的。那時馬路車少,要是看到「紅旗」牌車和「東風」牌車,警察也感到驕傲,也會多看幾眼,因為這車也不多。和自行車媲美的,就是拉著大鏈子的公交車了。

我也有個習慣,就是愛騎大的自行車。從70年代到現在,還是願意騎28的大自行車。期間也買過電動車、賽車和公路賽車,騎騎總感覺不是太舒服,騎來騎去,也就放一邊了,還是鍾情於大自行車。

1980年代中期,當時自行車還是憑票供應,記得母親在熟人手裡弄了張工業券,在撫順五金商店買了台「鳳凰」牌自行車。

但是這時候 ,自行車的質量已大不如從前了。60、70年代產的自行車,那質量就是好,要是有保存到現在的,無論是車梁、車圈,肯定油漆、車圈錚亮。再往後,買了丟,丟了買,前後有十幾台車,已無影無蹤了。

到了現在再買輛自行車,沒幾天,車圈和漆就銹跡斑斑了。只好隨壞隨修。即使這樣,我也不改騎車的初衷,那就是一鍛煉了身體,二是還可以欣賞撫順十里濱河的美麗景色。

作者于海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撫順工業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TAG:撫順工業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