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立著良知的心去看,其實都一樣

立著良知的心去看,其實都一樣

致心友們

心友們好!每天早上七點到八點,晚上七點到八點,各位將心學的修習和疑問在群里分享。形成互相促進互相提攜的學習氛圍。小秘書會在後台記錄活躍情況,活躍的心友會得到包括王陽明真跡選等獎品。

磨鏡生

學習陽明心學,不一定非要看哪個版本,學有所得才是根本。就以大多數人的資分,各個版本的區別也難以讀的出來,只要立著良知的心去看,各個版本其實都是一樣的,那才是自己的,否則都是著者的。如果有意非要看多少版本又落入助的思維了。那天看一個學友發的照片,有一大摞,很羨慕,可大多數沒有那個精力與時間,求多易失細,仍然有個欲在其中了。

無適無莫,義與之比。不要有分別心,本著本心去學習,自然都是好的。我們不是做學術,沒必要了解那麼細,只要在行動上踐行。

剛才看南懷瑾先生的話說中庸,率讀作suo3,解作直。四書章句朱熹先生解作循,我覺得兩者異曲同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人生下來就具有的特質叫性,人性;依人性的自然流露而做出的行為叫道;根據世間公序良俗使道由不正歸於正叫教,教化。

率性之謂道,道即是良知,無好無壞,自然流露。如幼子入井,他不知好壞,只是率性而為。

修道之謂教,教即致良知。教幼子知道入井有害,就是教,使他明白世間善惡美醜,是教化,也是致良知。

道為良知,那就和下句:道不可須臾離也一句融合了。從這裡看,朱熹先生的循是從表層解釋率,南懷瑾先生的直是從內義解釋率,異曲同工。我一直都覺的能做到致中和就能致良知。我們不敢隨意猜測,但以陽明先生對古聖的瞭然於胸,致中和和致良知肯定有繞不開開的內在聯繫。

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直接涵蓋所有了。致中和和致良知應該是一體兩面,致中和為體,致良知為用。致中和是內在修為,致良知是外在功用。

中和本身就是一體兩面,中為本,和為用。現在回憶傳習錄全篇,發現基本可以用致中和去解釋。很遺憾,大學中庸還沒弄懂,不敢看陽明先生全書之類的書。但拜讀了陽明先生的《大學問》,闡述的很明白。如果能有「中庸問」,那對這個問題應該有解讀。終於理解那句話:生也有涯也,學也無涯。就中庸大學這兩篇我都看了倆三月都沒看完呢。

朱熹先生說不變是庸,南懷瑾先生說萬變是庸,該怎麼理解?中字的理解基本沒有異義,不偏不倚之謂中。中是不變之庸,和是萬變之庸。中是道,和是教。我感覺:為人根本上不變即是庸,處世之中萬變即是庸。這樣理解才合乎庸,以不變應萬變,做到不動心,我覺得要致良知應該先做到七證:知,止,定,靜,安,慮,得。

欲肯定是克不完的,但我們能做到止,就好辦了。一味克欲反而違反人性,欲出現能用中去看待,用和去解決。有句詩說:離恨恰如春草,漸行漸遠還生。欲估計是永遠克不完的,克完的時候也是人完蛋的時候。就像朱熹先生說格物,陽明先生說那麼物你啥時候才能格的完。欲難道不是一樣,人是有七情六慾的動物,沒欲的時候你想想會是什麼概念?

克欲沒有致中和來的更便捷可行。有欲不可怕,讓他的出現符合公序良俗就好子。就好像看到街上一美女,誰都想多看兩眼,這就是欲。沒必要克,別動手就行。不動手就是和,動手摸一下,那就不和了,要挨打了。曾經有個典故說曾國藩先生做個春夢,早上趕快反醒。試問誰沒做過春夢,甚至意淫過,只要不付諸行動就行了。沒有丁點慾望不是草木了。當初陽明先生格竹七天,累倒,估計我等凡夫俗子克欲一輩子都不一定成功。過與不及就在這一念之間。

我讀大中中庸至始至欲沒見有欲字,更沒見有克欲(淺見)。只有朱熹先生的注:存天理,去人慾。陽明先生初讀大中也應該是四書集注,他的思想應該也源於此,這從他竭盡全力和朱熹先生做對比可以看出。去人慾這一概念,他二人都是一樣,解釋也無本質不同。

所謂勿忘勿助,卻恰恰又忘又助。以上是個人淺見,僅供參考,既然是交流,無所謂對錯。絲毫不影響對先生的尊重,反而能對先生的思想有更深的理解。

此為心友分享選編第20

請心友將修習中的問題和困惑、

感悟發至以下郵箱,我們請老師為您解答

與心友一起互動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學實修者艾庭 的精彩文章:

正己正人,從小事做起
王陽明天泉證道傳心訣

TAG:心學實修者艾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