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陽明先生一生思想的精髓—「致良知」

陽明先生一生思想的精髓—「致良知」

陽明先生一生思想的精髓—「致良知」那麼是究竟什麼是良知?

王陽明心學說到:心即理,致良知。心外無物,心外無理。這很容易讓人想起禪宗的經典之語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人的本心是無善無惡的,之所以有善有惡的體現,都是行為選擇的結果;而良知在每個人心裡,如一面鏡子,能知善惡辨善惡,不讓這面鏡子蒙塵才算是真的做到了致良知;而格物的真諦是去做出善的實踐行動,摒棄過多的人慾(惡)。

有個典故,王陽明抓住一個小偷,他不是簡單粗暴地「打」與「罰」來懲治教育,而是想以德服人,於是他大吼一聲:把你的良知交出來!小偷有點懵,摸了摸前胸後背,很誠實地說,這個真木有。王陽明說,這個可以有。然後,他就像個某些惡霸似的,讓小偷脫衣服。小偷不敢不從,脫,脫,脫……一直脫到僅僅只是內褲時,有點小羞澀、小猶豫了,不知道這個官到底要幹什麼,有神馬取向啊?!

王陽明這是才對小偷說,看,這就是你的良知!

這個故事不僅有內褲,還有內涵。我們如果停留在理性的概念層面,去與之爭論什麼是良知,是不是人人有良知,就是磨嘴皮子,就是比賽話術的辯論,沒有「知行」層面的意義,不能夠接受其深刻的內涵。

反之,如果我們找到自己的「內褲」,找到自己內心明知道不對卻還在做的事,去一點點改,去一點點「致良知」,那我們的所有行為、思想是不是得到了凈化。

所以,「致良知」的魅力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理論體系,而是知行合一。是讓一個立志向上、追求進步的人,去堅持做對的事,改掉做錯的事,所有的出發點都是以真、善、美為基礎。王陽明認為良知是先天純善人人都有的,不需要通過思考學習而得到。另外它也是可以被直覺到的。

而致良知即是致知格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的天空下 的精彩文章:

傳奇人物,王陽明的一生

TAG:歷史的天空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