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減負」讓教育發生了什麼變化

「減負」讓教育發生了什麼變化

只要提到「減負」話題,總會引起社會上不少人的爭論,他們或支持或質疑,支持的人認為「減負」能給孩子一點自由的空間和時間,讓孩子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能鍛煉孩子學習以外的能力,並培養高尚的情操;質疑的人擔心在學習成績作為升學主要參考標準的當下,盲目「減負」會不會降低孩子學業上的競爭力,畢竟優質教育資源有限,如果想在升學考試中擊敗對手,就必須在學習上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付出更多的努力。

人們各執一詞、莫衷一是,每個人都能說出自己的道理,但每個人都無法說服對方。其實「減負」問題真的有些複雜,一方面現在的孩子學習任務普遍很很重,有數據顯示,近幾年,中小學生在校時間越來越長,2015年與2010年相比,中學生在校時間增幅超過40%,另外,中小學生假日作業超標率都在8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這麼多年一直喊著的「減負」並沒有起到太大的實際效果。另一方面就算學校減掉了一些負擔,很多家長又在校外「幫」孩子補了回來。為了不讓孩子在升學考試中「吃虧」,家長自願把錢送給校外輔導機構,就是為了提升孩子學習成績。簡單的說,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讀重點高中、上重點大學。

雖然減輕孩子的學業負擔實施起來相當困難,但很多地區仍然在努力推行,效果或許不明顯,不過,換個角度看,至少起到了三個方面的積極作用。

第一,教育思想有了一定的轉變

在「減負」這個說法沒有出現之前,讀書人目標唯一且明確:考大學。所以,當時的教學內容幾乎都是以應付考試為目的,分數第一。經過一段時間,人們發現這樣的教育與社會的發展有些不適應,一是學生的學習負擔日益加重,二是過於重視應試而忽略了學生素質的培養。「減負」就在那樣的情況下應運而生,它改變了人們的「唯分觀」,不少學校和家庭也開始重視起孩子的全面發展,注重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教育從育才轉變為育人。

第二,重視孩子的興趣培養

記得媒體曾報道過一個六歲女孩,她的媽媽給她報名了七個課外輔導班,有文化課輔導,也有鋼琴興趣班、舞蹈班和繪畫班,雖然這種做法並不妥當,但從另一個方面看,說明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興趣培養,只是培養方式需要改進。因為重視培養孩子的興趣,所以我們身邊有了大量多才多藝的孩子,這本身就是一種進步。

第三,促進課堂教學效率提升

「減負」是減輕中小學生不合理、不必要的學業和心理負擔,是為了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並不是降低課業標準。為了實現這個目的,學校必須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必須提升課堂效率、學生必須保持思維集中並積极參与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很多地區中小學都為此進行了大量課堂教學創新實踐,探索出很多新穎、高效的教學模式。不可否認,如今中小學課堂效率明顯提升了。

綜上,「減負」政策的確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只是後期還需要做出一定的調整和改進。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教育是社會之根之本,同時,「如何讓教育變得更好?」也是世界性的難題,每個國家的教育都不十分完美,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問題,所以,不要過分擔憂現在教育中所出現的一些弊端。當然,問題一定要正視,「減負」和「增效」也需要一起抓,這樣學生才能學到知識、鍛造品質,各種能力得到全面發展,才能真正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創新人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軼工坊 的精彩文章:

「可怕」的應試教育!該取消了嗎?

TAG:軼工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