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喬:畫家葉文夫的閒情逸緻
最新
03-09

高山流水
古箏
於秋旋
00:00/05:32
葉文夫1951年12月生於上海,浙江慈溪人,1992年就讀於中國美術學院人物畫高研班,受業於劉國輝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浙江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寧波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畫院特聘畫師、浙江文史館館員。自1984年《晚福圖》入選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起,至2009年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連續六屆有作品入選畫展。另有不少作品參加全國性的各種主題畫展。他擅長畫鴻篇巨作,也喜歡放鬆心境隨意畫些體現閒情逸緻的小品畫。以下為近年來我收藏的葉文夫老師的小品畫。
毗盧精舍石譜
毗盧精舍為葉文夫老師書齋名稱,毗盧度娘解釋為佛光普照的意思,葉文夫老師還自稱為半僧,半僧者心出家而身末出家,我印象中葉老師對藝術的追求確如苦行僧一般的執著,幾十年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此冊得自藏友處,當時見之令我耳目一新竟愛不釋手,奪人之好不可私藏,今日與君共賞。此石譜作於壬辰年(2012年)
石譜之一 玉龍碎屑~由肆中得碎石十枚,案頭把玩耳。
石譜之二 獅吼峰~磊磊落落,峩眉(嵋)一角。藏諸室中,煙雲滿屋。貌陋而丑,腹豁而空。一拳雖小,勢匹華嵩。此石上林坊購得。半僧。
石譜之三 林泉之態,樹石而已。是以古人於居室中,置奇石賞之,乃作卧逰之想。谷筠吾小弟贈予湖石二塊,予每日歡喜,自不待言。壬辰年。僧。
石譜之四 巧將岩壑筆頭拈,宛欲生雲可避炎。昨接寄來鄉信道,敬亭山失一峰尖。
石譜之五 獨出
石譜之六 女媧所遺~此石於雲南怒江邊拾來,與吾三千年前有約。六庫江邊亂石頭,留傳八陣武鄉候,世人只曉 歌陳跡, 無限雄心翻客愁。半僧。
石譜之七 石娟 石女嫁得蒲家郎,朝朝飲水還休糧。能享堯年千萬歲,一生綠髮無秋霜。
石譜之八 風~雲南六庫縣離城三十里,名澡堂餘里,乃傈僳族之男女沐浴之地。吾偶於怒江畔撿得頑石六塊,其中三塊真乃精品耳。
石譜之九 此石置吾之畫案上,日日與之語耶。毗盧。上之授予,天道難諍。
石譜之十 僧
石譜之十一 此石吾家孫女稱之為沙發,兒童之觀賞彌真也。
石譜之十二 牛心石~江西之婺源得此一石,狀如小兒手臂,甚有趣耳。
石譜之十三 米公拜石石立笑,袍笏紛披真老顛,夢慰海岳庵中路。八十一拳(拳拳)小洞天。壬辰正月半僧。
以下十幅團扇面我妄加題為《閒情逸緻冊》。
其筆墨之精妙,構圖之奇特,畫面之清新,詩情畫意令人賞心悅目。作於乙未年(2015年)。
閒情逸緻冊 之一 龍井問茶圖 乙未年冬至後三日,毗盧寫於南窗下。
閒情逸緻冊之二 茶禪一味 ~於乙未冬至,毗盧。
閒情逸緻冊之三 毗盧
閒情逸緻冊 之四 夏蟬 ~乙未歲末,毗盧。
閒情逸緻冊 之五 計白當黑,以虛為實,禿筆乃得渾厚也。毗盧精舍主人。
閒情逸緻冊之六 水榭閑遐圖~乙未年天欲降雪,新筆鋒穎甚利,余抅、勒、點、染無不如意也。畫興至而連作六幅,未見倦意耳。毗盧。
閒情逸緻冊之七 劉海嬉蟾~乙未隆冬,氣候驟寒,臨帖有餘墨,一時畫興至。毗盧寫意。筆未至而意至乃精品也。
閒情逸緻冊之八 鶴鳴九皋~乙未毗盧。
閒情逸緻冊之九 高士圖~乙未年冬至日天欲雪,乃作此高土圖遣懷而已。半僧於毗盧精舍。
閒情逸緻冊之十 不慎落墨點於紙面,而隨手補款乃權變之計。半僧。
餘下四幅為金箋冊頁,有一股晉唐高古氣息撲面而來。遂名《晉唐高古冊》,頁數雖少,以後可請葉老師再補畫幾幅。癸巳年(2013年)
晉唐高古冊之一 北魏人物造像~氣質大為高古耳。半僧。
晉唐高古冊之二 比丘尼~癸巳年四月廿五日。弟子僧。
晉唐高古冊之三 忽然開花吾亦無一語。
晉唐高古冊之四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半僧。
編者語:一曲陽關三疊,千年餘音不絕。葉老師用無聲的筆墨,再現當年陽關送別之情景,令人感概不已。
作者簡介:沈建喬,書畫筆名溪山劍橋,1963年出生於慈溪滸山。自幼愛好繪畫,擅長用國畫形式體現越窯紋飾,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現為浙江收藏家協會會員,寧波美術家協會會員,慈溪畫院畫師,作品多次入選省內各級畫展。
如果您想轉載溪上文化傳播的文章,我們非常歡迎,只需註明: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溪上文化傳播,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即可。


TAG:溪上文化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