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興漢城市展覽館,建築還是中式美

興漢城市展覽館,建築還是中式美

作者 | 小樹

編輯 | 小樹

攝影 | 暴豹

梁思成說:「中國建築既是延續了兩千餘年的一種工程技術,本身已造成一個藝術系統,許多建築物便是我們文化的表現、藝術的大宗遺產。」

中式建築之美,在幾千年的歷史演繹下,呈現了中國建築各具地方特色之美,與西方建築崇尚以巨大的體量和超然的尺度強調建築藝術的永恆與崇高不同,中式建築的做工繁複,細節要求高,既有大空間的挺拔、高昂,又有細節處的小而精。建築主張"天人合一、渾然一體",居住講究"靜"和"凈",達到環境的平和與建築的含蓄。

興漢城市展覽館是興漢新區的漢文化建設項目,作為興漢勝境漢文化主題景區的核心建築之一,它集城市歷史新貌與未來展陳於一體,集中體現漢中在整個漢文化的重要地位。其建築總體也採取自然、現代的設計手法詮釋並體現漢文化色彩及地方風格。

整個城市展覽館,依託基地條件,藉助景觀和綠化適當的「遮」、「藏」、「隱」,利用其錯落有致、水平延展的形體來表達依山就勢,又和周邊環境融為一體。

外立面建築以石材為主,形象壯麗,格局嚴謹,給人強烈的精神感染,體現建築的穩重大氣。上部採用深褐色的木飾面窗及欄杆等裝飾,帶有濃濃的漢文化氣息,屋頂以灰色陶板瓦為主,檐部則為仿木架構,既具有中國傳統建築之感,又不失現代感。

而橫卧、寬廣的建築格局又給人以舒展的情緒,寧靜深遠。

室內的建築結構,借鑒漢鳳基台、牆身、屋頂等元素關係,提煉「殿」、「廊」、「台」、「基」等中國傳統建築中各要素,使其以新的面貌新的功能出現在人們的眼中。

興漢城市展覽館的內飾,將古代建築外立面的裝飾複製移動到內室,以新的形態進行提煉與演化,增加了牆體與屋頂的表現力,豐富了藝術性,使其弘揚漢文化精神之餘且能體現新時代的特徵。

金屬、木、石材的組合,突出展現拙樸至精美的過渡,使建築在平凡與樸素之間呈現其內在品質與韻味,營造恢宏大氣之勢。

另外,在庭院、地下室的處理中,也吸納了更多現代生活流線的創新之筆,如外庭院、下沉庭院、內游廊等,讓中式建築以一種更自然、更現代、更具生命力的品相出現。

目前,興漢城市展覽館所在的建築群落仍在繼續建設中,未來,我們翹首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興漢新區 的精彩文章:

講堂 何為講堂?

TAG:興漢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