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陝北,體驗窯洞文化
最新
03-09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日頭從坡上走過照著我的窯洞曬著我的胳膊還有我的牛跟著我」。這首歌真實反映了陝北人生活的日常寫照。人們住的是窯洞,每天在這黃土高坡上風吹日晒,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勞作,形成一幅和諧生動的勞作畫面。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現在的陝北人已經不像原來那麼艱苦度日。不少年輕人出去打工掙錢,回來之後翻新自己的窯洞。現在的陝北窯洞已經不像原來那樣破爛不堪,人們紛紛將自己的窯洞裝修的精緻美觀。
陝北土窯洞
從前的陝北人經常遊走在饑寒的邊緣,能夠吃飽穿暖已經是件很奢侈的事情。至於裝修自家的住房,那簡直是天方夜譚。聽老一輩的人講,有一些人甚至都沒有自己家的房子。所以,那時候的窯洞,大多都是土窯洞。這些土窯洞大多是在天然土壁內開鑿橫洞,數洞相連,或上下數層,有的在洞內加砌磚或者石頭,以防止泥土崩潰,或在洞外砌磚牆,以保護崖面。規模較大的在崖外建房屋,組成院落,成為靠崖窯院。這樣的土窯一般在農村比較多見。
陝北石窯洞
而今,人們的生活改善了,手裡富裕點的人家就會翻新自己的家。箍一孔孔嶄新的窯洞,而這時的窯洞也已經不是原來的土窯洞,而是磚窯洞或者是石窯洞。這樣的窯洞不僅結實而很美觀。這些窯洞大多在陽坡,每家還會帶個小院,院子里種瓜果蔬菜。偶爾有一家院子里還會按著石磨來磨糧食。由於機械化的普及,這些就是工具已經逐漸淡出了人們生活。
來源:塗鴉飛白


※俄羅斯畫家——德米特里·尤里耶維奇·瓦西里耶夫筆下的陝北鄉村
※大師素描——列賓
TAG:陝北藝術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