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開始超頻之旅!

開始超頻之旅!

灣灣在2016年發過一個教你超頻的視頻(av5453870),今天就再開一篇教學文,教大家一個最簡單的超頻調教過程,也是我日常用的超頻調教方式。希望大家看得懂~

相比以前x58,p55,還有775時代的超頻調節,現在需要調的東西真的少很多,很簡單,最簡單的超頻模式,調下CPU倍頻,電壓和防掉壓,只要完成這三大項,就完成了最簡單的超頻操作。

操作平台

CPU:i7 8700K

主板:華碩M10A

內存:影馳 OC LAB DDR4-4133 8G*2

顯卡:EVGA 1080Ti KingPin

電源:振華2000w

散熱:恩傑X52

小弟用的這張M10A,隸屬於ASUS家的ROG系列,所有ASUS家的板子基本可以照搬調教內容,但或多或少會有不同。

至於其他家的板子,大致方向相同,具體細節可能會略有不同。

開機的時候,狂按Del鍵,然後看到這個界面,這就是這張主板的BIOS超頻的主頁面。

然後第一項則是超頻模式的選擇,有自動,有手動,有讀取內存xmp。

小弟今日就來一個全手動調教,本來想用漢化之後的bios的,結果發現ASUS家的漢化bios有點不倫不類,外加習慣英文bios了,所以還是用英文bios了。

既然全手動了,這裡肯定選擇manual咯,這個英文單詞就是「手動」的意思。

首先,先進行CPU倍頻的選擇,CPU Ratio就是倍頻,我們這裡選擇sync all cores,也就是全部核心倍頻調節。考慮到我們的目標是5G,BCLK(外頻)是100,用5G/100得到的倍頻是50,所以這裡設置50。

其次進行內存頻率的調節,根據自己的內存顆粒特性去調節內存頻率。

再往下則是CPU Cache頻率的調整,這個頻率呢,則是我們日常所說的雙50中的另外一個頻率,也就是CPU 緩存頻率,這個頻率對CPU的效能影響也是挺大的,不亞於主頻頻率。

繼續往下看,這裡的話則是CPU核心電壓調節的地方,通常而言,小弟會選擇manual mode(手動模式)。

CPU電壓的調整,需要每一位OCer根據自己CPU體質的了解去進行調整。有的人單5g,1.15v或許就可以了,有的OCer甚至1.35v都無法過test(說的就是飄哥)。這就是大家所說的CPU體質了。

至於SA等這些電壓的調節,需要自己對CPU的體質進行摸索,這裡就不做詳細描述了。基本上放auto就好。

我們再看看CPU供電的一些設定。

默認都是auto。

第一個CPU load-line那個就是防掉壓的選項。通常ASUS rog的板子我會選擇5-6就足夠日常用了。

至於其他的設定么,當然是選擇火力全開。讓供電全速工作。畢竟超頻之後,已經和節能這個字眼扯不上太大關係了。

看完了防掉壓及供電設定,再來看看內存參數的調節。

內存參數呢,很多人問我,魚,這個參數怎麼設啊,我通常都會說,自己試,畢竟不是我的內存,我也不知道它用的是什麼顆粒,對不對。內存小參這裡真的是需要靠自己反覆調教才可以的。

在rog的主板內存參數這裡,有兩個選項,分別是mode1和mode2,mode1會提升一些效能,mode2會提升一些穩定性。比如說在跑分的時候,我們可以設定為mode1,這樣跑的分會更高一些,日常用的時候,我們為了增加一些穩定性,可以設定為mode2.

下面的界面里,可以看到小弟把參數設置成了16-16-36-2N,第一個16則是傳統的CL值,這裡具體的參數設定,需要根據每一位ocer的內存體質去決定,不要強行效仿,不然很有可能開不了機。

可以看到這裡有一個1T或者2T的模式。

這個模式自古以來就有,1T是效能更強,2T則是參數寬鬆了許多,自然而然,效能就會有所下滑,不過在Ryzen超頻和IntelDDR4平台當中這個參數的影響不算很大,為了能衝上更高頻率可以考慮2T。

另外,有一個值,小弟設置到了300,熟悉超頻的ocer可能知道,B-die的tRFC值可以設定到很小,當然,內存電壓也是需要++++++的,畢竟這顆粒相當吃壓。但在風冷日常用的情況下,DDR4的條子不要超過1.45V。

好了,簡單的BIOS超頻調教到此告一段落。希望對每一位對超頻感興趣的盆友們有所一定的幫助~

最後,祝願每一位關注極客灣的OCer們,每人都擁有一顆自己心儀的大雕體質CPU!!!爽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灣 的精彩文章:

簡述PCI-E通道對M.2設備的影響
谷歌租下6000平米辦公室,404回歸中國的第N種方式

TAG:極客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