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感冒了,一開始加倍服藥,就能更快藥到病除?

感冒了,一開始加倍服藥,就能更快藥到病除?

作者:鄭堃(急診科副主任醫師)

今天接診了一位患者。他昨天晚上感覺感冒了,連吃了4顆感冒藥,希望能把感冒給壓制住。結果不僅今天感冒癥狀沒有控制好,反而還感覺頭昏不舒服加重了,不得不跑到醫院來檢查。

相信不少人跟這位患者有著相同的看法——在感冒的早期下藥猛一點,就能夠好得快一點。但這種觀點有道理嗎?

一、感冒藥並不能殺死感冒病毒

大概很多人現在都知道了,大多數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而真正對抗感冒病毒有特效的藥物,目前還沒有被研製出來。那麼醫生都是如何治療感冒的呢?

對抗病毒的最有效的武器其實是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當免疫系統初次遇到感冒病毒時,免疫因子所扮演的角色只是「偵察兵」,其抵禦能力並不強,但是它能識別出特定病毒的特徵,並且能記憶這些特徵,把這些信息傳遞給「總部」。

GIF

當「總部」收到這些情報後,就開始開足馬力生產針對該種特定病毒的「武器」,大量的免疫細胞被動員組織起來,攜帶著這些特效武器開始衝上戰場了。因為這個過程需要一定時間,所以在感冒的頭幾天,癥狀還可能會繼續加重。等到免疫系統開始「反擊」了,癥狀就開始一天天減輕。到一周左右的時間,感冒就基本上自愈了。

基於人體免疫系統的工作原理,醫學工作者們研製出了疫苗,提前把失去活性的病毒片段注射到人體內,讓人體事先就做好了戰鬥準備,這樣就不容易被感染了。或者即使被感染,癥狀也會大大減輕。

二、感冒藥只能緩解感冒癥狀

既然感冒基本都是靠自己扛,那麼感冒發病期間,醫生為什麼還會給我們開感冒藥?

其實,感冒期間醫生使用的藥物基本都是針對感冒出現的癥狀,而不是感冒病毒本身。

比如說,發熱、頭痛、肌肉酸痛,可以使用解熱鎮痛葯;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可以使用減輕鼻粘膜充血葯和抗過敏葯;咳嗽有痰,可以使用化痰葯;乾咳為主,可以使用中樞性鎮咳葯和抗過敏葯。

感冒癥狀減輕了,人會感覺更舒適,休息得更好,體力更充沛,也就能好得更快。

GIF

感冒用藥雖然看起來很複雜,但其實我們常用的藥物無非就那麼幾種:

解熱鎮痛葯: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雙氯芬酸鈉

減輕鼻粘膜充血: 偽麻黃鹼

抗過敏葯:馬來酸氯苯那敏(撲爾敏),苯海拉明

中樞性鎮咳葯:氫溴酸右美沙芬,可待因

而市場上我們經常能夠買到的感冒藥,大多都是復方製劑,基本上都是由以上這些成分組合而成的,如果你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藥物成分」一欄,就能找到這些熟悉的名字了。

三、加量或加倍服用感冒藥,能好得更快嗎?

首先,正因為感冒藥基本都是用來控制感冒癥狀,而不是針對感冒病毒本身,加倍服用感冒藥並不能起到讓感冒快速好轉的作用,反而可能會因為藥物劑量過大,而增加發生嚴重副作用的風險。

那麼有人會問,我比說明書推薦的劑量多服用一些,只要不超出說明書規定的最大劑量,是不是就算安全呢?

實際上也無此必要。感冒早期,一般癥狀都不嚴重,不服藥也是可以的,能用較小劑量控制住癥狀,就無需加量。雖然不超過最大劑量,一般都在安全範圍內,但是藥物發生副作用的幾率,還是會隨服藥劑量的增加而增加的。

有些人可能還會問:那我加倍服用一些中成藥感冒藥會不會有問題呢?請你一定也要謹慎。相當一部分中成藥的感冒藥,也添加了以上我提到的這些成分。比如

維C銀翹片含有對乙醯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

三九感冒靈含有對乙醯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咖啡因;

強力感冒片(中聯強效)含有對乙醯氨基酚。

這些藥物既不要擅自加倍服用,也不要隨意和其它感冒藥合用,尤其是老人、兒童和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過量的對乙醯氨基酚可能會造成肝臟損害,攝入劑量越大,風險越高。

即使是純中藥製劑,很多說明書上也會標明禁忌症和注意事項,可見沒有專業醫師指導,擅自加量是不對的。

GIF

四、有沒有需要首次劑量加倍的藥物?

說了這麼多,那我們服藥時有沒有需要首次劑量加倍的藥物呢?其實也是有的。

這些藥物大多是一些抗微生物藥物,比如抗細菌葯、抗真菌葯、抗瘧疾葯等等。為了快速達到有效的治療濃度,首次用藥可能需要的劑量較大,其後可以用相對小的劑量,維持它們在血液中的濃度。

這些藥物的首劑加倍也並非適合所有人。老人、兒童或者肝腎功能衰退患者仍然應該特別慎重。由於抗菌藥物的選擇和使用是門複雜的學問,其用法用量要求也特別多,普通患者不應該濫用,而應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來服用。

題圖來源:123RF圖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感冒 的精彩文章:

冬天經常感冒?多吃這三樣東西在冬季都不容易感冒經濟實惠效果還好

TAG:感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