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演員李艾佳去世,心臟病為何成為年輕人的無形殺手?

演員李艾佳去世,心臟病為何成為年輕人的無形殺手?

3月7日晚,工作室發表訃告證實演員李艾佳於3月6日,因突發病徵於北京家中去世,年僅36歲。據了解,李艾佳除了在演員道路上努力為大家貢獻經典形象之外,她還曾擔任製片、編劇、出品人等職位,多次走進電影幕後團隊中參與制作,也正是一直給自己高強度的工作,因此李艾佳身體不堪重負,最終不幸去世。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到2020年,我國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將可能達到400萬.近年來,心臟病發病癒趨年輕化,而青年人患心肌梗死增多的原因多為工作生活節奏快、生存和心理壓力增大,使人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體力勞動減少、膳食結構的變化及環境污染,也易於引起血管、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等生理機能紊亂。

大部分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不良飲食習慣、缺乏運動和吸煙等危險因素引致,但因居民認識疾病和風險不足,加上某些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病早期多無臨床癥狀,被稱為「無形殺手」,往往被人忽視,耽誤病情。宏雅榮邦提醒:年輕人一旦發生心梗往往會比老年人更危重,發生猝死的幾率也比老年人更高,他們一般自視身體健康,即便出現不適也容易被忽視,延遲就醫,從而錯過急救的最佳時機。

過度疲勞跟猝死密有一定的關聯,但導致患者死亡真正的原因是心腦血管疾病。很多年輕人身體出現問題,都以為可能是太疲勞了,卻忽視了可能是高血壓、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年輕人忍耐疾病,而且每年不做體檢,身體的隱患也就難以發現,以致猝死之後檢查病因,家人才發現患者生前有嚴重的心臟病等疾病。

胸悶、心慌、容易疲勞是心臟病發作的先兆,如出現以上癥狀一定要到醫院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患者尤其要多加註意。當心臟處於脆弱狀態下,應該注意休息,如果年輕人沒有警惕意識,仍然加班熬夜,過度勞累,更容易導致猝死的發生。因此,年輕人在熬夜、過度疲勞後,一旦出現典型心肌梗死的表現,如持續胸痛、胸悶、出冷汗等,應高度警惕,儘快就診。

同時,即使是年輕人,也要重視每年一次的體檢,這是預防疾病的關鍵。體檢能及早發現是否存在高血壓、糖尿病或高血脂等問題,及時治療,才能降低心肌梗塞等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風險。

對於生活壓力大,經常熬夜、過度疲勞的年輕人來說,宏雅榮邦建議進行心腦血管疾病易感基因檢測,這可以幫助受檢者預知自己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從而通過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或達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宏雅榮邦心腦血管疾病易感基因檢測,依託多年的成功案例積累,提供精準化的治療,為您和家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臟 的精彩文章:

基於心臟團隊模式的多學科診療實施現狀及思考
心臟病發作的前12個警告信號,不能忽視

TAG:心臟 |